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直观性原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直观性原则[1]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为学生智力发展、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

直观性原则的起源[2]

  教学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特点制约,直观性原则正是根据这一教学规律提出的。从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年龄越小,形象思维越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需要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从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特点看,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容易犯空洞、脱离实际的毛病,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很难理解,这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当然直观教学还能够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视听的结合,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另一类是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幻灯片、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电视和电影片等。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论使用哪种直观教具都要注意其典型性、代表性,符合教学要求,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直观教学是手段,它是为帮助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理论、发展思维能力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要直观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为直观而直观。通常如果所学内容是教材的重点或难点,学生又缺少这方面的感性经验,需要通过直观教学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如果所教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常识或经验不一致,这种常识或经验在学生头脑中又很牢固,需要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突破旧有观念。

  2.直观要与讲解结合

  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随便“知觉”,而是包括教师的积极启发指导和学生的注意观察、细致思考这两个方面的活动。因此直观要与讲解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把握事物的特征,获得全面的感性认识,提高观察力和思考力。要注意用语言指导观察,提示学生不注意的地方,指导学生用语言进行概括。

  3.重视运用语言的直观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起学生的想象,也能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条件的限制,使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随着教材进行想象,有时能起到实物与模象直观起不到的效果。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司晓宏,张立昌主编.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8.
  2. 2.0 2.1 马凤芹,杨国欣主编. 教育学. 北京市: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2.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直观性原则"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