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料所有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消费资料所有制是通过对消费资料的关系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消费资料归属、占有和使用关系。消费资料所有制是决定整个消费活动性质和特征的带根本性的经济条件。消费资料所有制是反映消费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范畴。消费资料所有制不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概念,而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的本质反映,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抽象。
(一)消费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化形式
消贷资料所有制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密切联系着的。从根本上说,消费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创的转化形式或派生形式。消典资料所有制依附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存在,它不能离开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孤立存在和发展。离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消费资料所有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1.生产资料所有者必定是消费资料所有者
任何社会生产,首先是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的生产。生产资料所有者是一定经济关系的承担者、经济利益的享有者。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都是按照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特定目的进行生产的过程。生产资料所有者享有一定经济利益,是一种经济必然性。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全部内涵来看,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且还包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列宁、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生产资料所有制伪基本内容是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谁的问题。推拥有生产资料,谁的经济利益就有物质保证。生产资料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夫人必然享有占有、支配和使用权。在“四权”的相互关系中,所有权是基础,是决定所有制性质的最根本的因素。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以适当分离,无论所有权与经营权采取何种组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者都能凭借所有权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生产资料所有制本身就包含着所有者享有生产资料的使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权利,即收益权,从而获得消费资料,成为消费资料所有者。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决定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关系。
2)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来看,生产资料所有者亦必定是消费资料所有者。—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仅决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主体、性质和形式,而且必须通过四个环节获得实现,其中消费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尤其有最终决定性意义。消费的社会性质和形式,归根到底也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消费与生产、交换有着紧密联系,尤其与分配有着直接联系。一般说来,先有生产,经过分配,才有消费。只有通过分配,人们才能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资料,从而形成一定调费资料所有肋。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的经济形式。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地租占有时指出:“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助经济形式”。分配是如此,一定生产、交换和消费都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很显然,直接依据分配而形成的一定消费资料所有制,当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消费领域实现的形态。
2.生产资料的归属、占有和使用关系引起消费资料采取相应的归属;占有和使用关系
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私有者便有了获得消费资料的经济条件。私有者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私有者占有消。费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十领本家垄断下生产资料,有巨额货币收入,必然用于购买高档次、豪华型的消费资料如别墅、高级住宅。消费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是生产资解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消费领域中的转化形式。而雇佣工人的唯一财产是劳动力;只有出卖了劳动力,才对能有货币收入,从而才有可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资料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由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决定的。一旦丧失劳动能力,便断绝了生活的来源。雇佣劳动者获得的消费资料量,是由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就是雇庸劳动者占有消费资料数量的最高界限。劳动力之所以成为商品,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可见,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资料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最终还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转化形式。
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引起消费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必然产生一定消费资料所有制形式。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被废除后,在该种少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某种消费资料所有制,必然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被消灭,消费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也就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全体人民已成为生产资料主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与此同时,消费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代替了消费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消费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都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亡产生的派生形式。
(二)消费资料所有制是消费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创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消资资料所有制是消费关系的基础,它是社会消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消费资料所有制是人们进行消费活动的先决条件
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消费,是专指消耗,使用人们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而言的经济现象。产品不同于自然对象。劳动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得以最后完成。但劳动产品进入消费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它必须以人们对产品的占有为前提。虽然产品是由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但劳动者没有取得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之前,不可能直接消耗、使用它,即不可能发生现实的消费行为和过程,从而不可能使人们的消费需要得到满足。可见,一定的消费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消费过程得以进行的前提。只有消费资料所有制的首先存在,然后才有人们现实的消费,才有消费关系的各个方面。
2.消费资料所有制宣接决定消费关系的性质
任何社会的消费,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决不是个人的孤立行为。因而社会生产关系不同。与此相联系的消费的性质也就不一样。消费的社会性质,首先是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不过,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直接决定,而是最终决定消费的性质。直接决定消费性质的是消费资料所有制。因为人们有无消费资料,以及拥有的消费资料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体现着消费的社会性质。
3.消费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消费的社会方式
不同的消费资料所有制形式,必然有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必然出现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必然采取个体及家庭消费的方式。消费资料集体所有制,必然采取集体消费方式。随着消费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变化,消费方式也必然跟着发展、变化。
4.消费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是消费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消费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消费需求、稍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消费资料所有制内涵的变化,必定会在消费关系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反映。比如,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在社会消费资料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社会消费格局的变化,从而使消费的社会化程度以及具体形式发生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