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新闻线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新闻线索的特点:①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细节,新闻五要素不全;②相对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信息是不完整的;③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④新闻线索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⑤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其可靠性待记者进一步去核实。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A、来自发布新闻的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B、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C、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D、参加各类会议,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上寻找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特性

  新闻线索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片段性。新闻线索通常比较简略,完整性差。从新闻要素来看更是残缺不全。

  梗概性。新闻线索提供的信息只是事实的大概,并不具体。线索不等于事件,更不等于新闻。记者需要对具体内容深入采访,才能将线索背后打动人心、具有价值的内容挖掘出来。

  不确定性即“真假未定”。这一特性常引起新闻炒作的发生。所以记者在对待新闻线索时,既要积极主动,不轻易放过,更要仔细考察。不为别有用心的线索提供者所利用

新闻线索的获取方式

  通过关注党和政府的各类会议.从会议文件、领导讲话、相关工作报告上寻找新闻线索。这是时政新闻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线索的渠道。这类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记者应当主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新闻新索。

  通过热线获取新闻线索。这是民生新闻获得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记者作为个体.其活动范围和时间、精力很有限,不可能随时在事件发生的现场等新闻出现,建立热线。在受众与媒体间搭建沟通的平台,获取新闻线索,才能真正使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贴近民生。

  通过记者自己的发现、寻找和挖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记者发挥主动性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常见的有这样几种: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构建自己的职业“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关注特别的节日、纪念日,在它们到来之前寻找相关的人、相关的事进行采访报道。

  通过互联网搜寻。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壮大.利用网络搜寻逐渐成为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且通过此渠道获取的新闻,一般是第一手的。具有独家性。笔者现就此种渠道扩展说明:

  1.通过网络个人传播渠道获取。网络个人传播是指个人通过个人网站、网页、BBS或者博客等工具在网络上传播信息的方式。2.通过网络人际传播渠道获取。网络人际传播就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网上聊天工具来传输信息、沟通交流。一些媒体和记者有意开通一些如QQ、邮箱等人际传播渠道,以便得到更多的新闻线索,有时也会把交流的信息通过媒体公之于众。现在如火如荼的“微博”结合了聊天工具与个人博客的优势.正成为记者获取线索的又一重要渠道。3.通过网络群体传播渠道获取。网络群体传播是通过网络在一些非正式群体中传播信息。群体传播的主要载体有论坛、贴吧等。4.通过网络组织传播渠道搜集新闻线索。网络组织传播是一些固定的组织,比如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行为。很多单位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近期动向和消息.留心这些单位的网站。一方面可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规.同时单位有重大举措时,也可提前联系报道。

新闻线索的利用

  新闻线索不能等同于新闻.因为线索往往会缺乏新闻要素,或是一家之言.并且还会有为炒作而主动爆料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记者对线索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找寻合理的切人点和报道方式,在采访进行中灵活机动,不断调整采访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一条线索的新闻价值.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采访前——多问多问是多问当事人。问事件的具体情况。经验不足的记者在接到热线线索时,往往会因为事件表面的司空见惯而放过了有价值的新闻。比如车祸、抢劫、打架这类事件,基本上天天会接到几起,但同样是车祸,差别却很大。2006年青岛发生的“马六车祸案”,热线里目击者的叙述仅是~件肇事逃逸案,接线记者通过进一步询问车祸的详细情况,才挖出是女司机酒后与酒店保安冲突并挂着人逃跑。路上又撞死过斑马线的一对夫妇.并继续逃逸又撞车被迫停下这一恶劣经过的。多问的另一层含义是询问相关主管部门,了解相关行业规范。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但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对相关行业政策、规范有所了解.就草率听信当事人的言辞进行报道,容易扭曲真相,甚至新闻所产生的舆论压力会阻碍事件的发展进程。

  采访中——多留心。多留心就是时刻保持理智和戒心。如今媒体提倡贴近民生,以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为己任,而有些人正是利用此点.刻意掩盖、扭曲、夸大事实真相,妄图通过报道满足自身利益。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警惕,不能被心存不轨的人利用。多留心的另一层含义是在采访临近结束时。仔细梳理采访过程,留心那些可能忽视的采访对象.即使在自认为采访周全时,也要对一直在你身边但你一直没有采访、或者是在你身边出现过但悄悄地躲到一边去的人进行采访.有些时候可能就此发掘出事件背后的新闻,引发深度报道

  采访后——多关注对那些带有争议性或具有发展性的事件,不能一报了之,可对报道后产生的社会反响、争论,或有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态度和进展,展开连续追踪报道。不仅能对事件的发展有一定推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媒体自身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 王春梅.新闻线索的获取与利用[J].采·写·编,201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苏青荇,LuyinT,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闻线索"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