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一个孩子成长为成年人之后,便需要自立、挑起生活的重担。而由于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残酷倾轧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心理上也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行事带有孩子气。这种心态往往会使人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由此而造成的心理状态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此概念为美国心理学家丹·凯利在其1983年的著作《彼得潘综合征:不曾长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中提出,但未被心理医学所正式承认,因此是否为一种心理疾病以及病理的具体表现尚存争议。
以ACG二次元来说,也就是“御姐身萝莉心、大叔身正太心”。
公主病实际上就是彼得·潘综合征的女版表现。她们从小娇生惯养,普遍自信心过盛,在任何场合都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她们心理年龄小,有显著的自恋倾向,超过现实的放大自己的优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经常归外因,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或抱怨。
病症名称中的“彼得·潘”是取自苏格兰小说家、剧作家詹姆斯·巴里的童话故事《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Peter Pan: 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的主人公的名字。
童话中的彼得·潘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拥有“彼得·潘综合征”的人就拥有与彼得·潘同样的心理状态。
1.不负责任
表现任性、散漫,过于自我中心,出了差错老爱怪罪别人。
2.缺乏自信
恐惧失败,不敢勇于任事,面对挑战会找借口逃避。
3.依赖心强
害怕孤单、寂寞,希望随时有人可以帮忙,满足任何需求。
4.难于坚持
5.关系障碍
与异性交往到需给予承诺时,便会临阵脱逃,故不时更换伴侣,且对象越来越年轻,藉以缓解被要求结婚组织家庭的压力。
6.其他
穿着打扮如青少年,与本身年纪有所出入;好奇心强,爱尝试新奇事物,喜欢热闹气氛等。 患有该综合征者,或许习惯随心所欲,在职场或人际互动上易受挫,总觉得遭到团体排斥,凡事格格不入,故换工作如家常便饭。即使成家立业,事不关己的特质也常让配偶负担沉重,仿佛在照顾另一个孩子般,造成彼此关系恶化。
帮助患者摆脱“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好办法是迫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因为这类人本身想要自由,觉得周围的人不信任他,但是他自己幼稚的做法无法让人放心,所以需要长时间建立责任感。有些患者已经意识到了,也表示不喜欢目前和过去的一些依赖行为模式,但苦于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促其自问:有无改变这些行为的计划或具体方法。有无为自己制定幸福生活的一份清单。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思维变成现实中的行为。如果能努力将这些积极的思维变成自身的行为,就有可能调动身上沉睡已久的积极力量和能力,从心理问题中解放出来。若总是停留在心有所动却没有实际行动状态,则永远无法改变依赖者的命运。
由此可见,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综合征”惟一的途径。
- 豆包.彼得潘综合症[J].电影世界,201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