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綜合徵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一個孩子成長為成年人之後,便需要自立、挑起生活的重擔。而由於面對社會的劇烈競爭、殘酷傾軋和生存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裝嫩”,心理上也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行事帶有孩子氣。這種心態往往會使人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由此而造成的心理狀態被稱為彼得潘綜合徵,此概念為美國心理學家丹·凱利在其1983年的著作《彼得潘綜合徵:不曾長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中提出,但未被心理醫學所正式承認,因此是否為一種心理疾病以及病理的具體表現尚存爭議。
以ACG二次元來說,也就是“御姐身蘿莉心、大叔身正太心”。
公主病實際上就是彼得·潘綜合徵的女版表現。她們從小嬌生慣養,普遍自信心過盛,在任何場合都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她們心理年齡小,有顯著的自戀傾向,超過現實的放大自己的優勢。通常以自我為中心,遇到問題經常歸外因,遇到困難往往選擇逃避或抱怨。
病癥名稱中的“彼得·潘”是取自蘇格蘭小說家、劇作家詹姆斯·巴裡的童話故事《彼得·潘:不會長大的男孩》(Peter Pan: 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的主人公的名字。
童話中的彼得·潘永遠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里,永遠也不想長大。而擁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就擁有與彼得·潘同樣的心理狀態。
1.不負責任
表現任性、散漫,過於自我中心,出了差錯老愛怪罪別人。
2.缺乏自信
恐懼失敗,不敢勇於任事,面對挑戰會找藉口逃避。
3.依賴心強
害怕孤單、寂寞,希望隨時有人可以幫忙,滿足任何需求。
4.難於堅持
5.關係障礙
與異性交往到需給予承諾時,便會臨陣脫逃,故不時更換伴侶,且對象越來越年輕,藉以緩解被要求結婚組織家庭的壓力。
6.其他
穿著打扮如青少年,與本身年紀有所出入;好奇心強,愛嘗試新奇事物,喜歡熱鬧氣氛等。 患有該綜合徵者,或許習慣隨心所欲,在職場或人際互動上易受挫,總覺得遭到團體排斥,凡事格格不入,故換工作如家常便飯。即使成家立業,事不關己的特質也常讓配偶負擔沉重,仿佛在照顧另一個孩子般,造成彼此關係惡化。
幫助患者擺脫“彼得·潘綜合徵”的最好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因為這類人本身想要自由,覺得周圍的人不信任他,但是他自己幼稚的做法無法讓人放心,所以需要長時間建立責任感。有些患者已經意識到了,也表示不喜歡目前和過去的一些依賴行為模式,但苦於無法改變。我們可以促其自問:有無改變這些行為的計劃或具體方法。有無為自己制定幸福生活的一份清單。如何將這種積極的思維變成現實中的行為。如果能努力將這些積極的思維變成自身的行為,就有可能調動身上沉睡已久的積極力量和能力,從心理問題中解放出來。若總是停留在心有所動卻沒有實際行動狀態,則永遠無法改變依賴者的命運。
由此可見,走出依賴、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綜合徵”惟一的途徑。
- 豆包.彼得潘綜合症[J].電影世界,201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