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依存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场依存性是指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这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在二战期间对空军飞行员进行研究时提出,通常借助隐蔽图形来测验。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具有明显差异。
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依存性的理论研究[1]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最初是为了解释知觉过程中个体差异而提出,2O世纪4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威特金及其他研究者在研究知觉问题(个体空间垂直定位)时提出的;后来研究人员通常使用棒框测验(RFT)或镶嵌图形测验EFT)来测量人的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在棒框实验中,主试在实验室里面会向被试呈现一个倾斜的框,框里有一个倾斜但是发光的棒,被试在暗室里把亮棒调垂直(与地面垂直)才算操作成功,该研究发现,场依存性个体往往把亮棒调来与亮框看齐,证明了他们主要以视野中的亮框作为参照物;而场独立者主要以自身的身体经验为线索来完成操作任务”嘲。然而,棒框实验很难考察知觉上的个体差异及这些差异与总体人格的关系。后来就出现了镶嵌图形测验,该测验要求被试在一个较大的复杂图形或场中找出隐蔽的简单图形。结果表明,场独立型个体比场依存型个体能较不受环境影响。总之,镶嵌图形测验相对较简单,又可以进行团测和个测,应用较广泛。后来陆梦菊在其研究中认为,“该测验缺乏独立的场依存测量工具,不能满足人们灵活变换风格的需要,对测量什么(认知风格、认知能力及其他)存在争议等缺陷”。
威特金等人为了解释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研究方向和个体差异,根据其实验研究和现场观察得出了大量证据,1962年提出了心理分化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分化,指个体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中的表现,而个体可以通过构析式的方式进一步分化为场依存和场独立的认知方式。
在认知方面,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程度主要表现为场依存和场独立的认知方式。自我与非我如果在分化程度上比较高,则属于场独立的认知方式,反之属于场依存的认知方式。“场独立者在知觉外界信息时变通能力较强,能通过对所要完成的认知方面的部分信息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完成;场依存者变通能力相对较差,对所要加工的信息直接接受并以此作为参照物,在此基础上直接加工所要完成认知任务的信息”。
心理分化的首要标志是其机能的分裂。它主要通过控制的方式和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表现出来。例如: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个体的知、情、意、行等活动尚未分化;所以行为一般较冲动,难以控制;但随着年龄增长,其知、情、意等受各方面因素的干扰逐渐减少;场独立者分化程度较高,习惯用投射、孤立等特殊化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场依存者则习惯用压抑、否认等相对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神经生理机能的分化是心理分化的另一个指标。这是因为神经的各种生理活动体现了个体心理的各项机能。以往有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负责个体左右侧不同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些功能进一步体现了个体生理机能具有分化性的特点,因此,与场依存者相比,场独立者表现出较大的技能特殊化,并且该预测有大量的实验证据。
场依存性的应用[1]
1.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认知方式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是否能够相匹配。很多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的认知方式能够很好地和学生的认知方式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反之,如果教师的认知方式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认知方式相结合,就不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方式能够部分的达到匹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适应处于中等水平。如柯洪霞、王惠萍在其文章中指出,“场依存和场独立者在学习材料、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不同学科、学习语言的效果及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偏好和侧重点不同。”这一结果表明,认知方式影响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观察及分析学生学习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创设出有利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提供新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调整整个教学计划和课程以适应认知方式的不匹配,也不可能按不同认知方式给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在遵守整体教学规则的前提下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
2.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威特金及后来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场依存及场独立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会采取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相应影响,场独立者一般通过运用升华、补偿、利他和孤立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其活动在积极理智的状态下完成,以免受潜意识活动的影响;但场依存性者更倾向于使用压抑、否认等心理防御机制,并运用其较强的社会交往技能进行相关的认知活动。但不同场依存性方式的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以往研究表明,场依存性者倾向于患抑郁症,且更易焦虑。如刘聚红在其研究中“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考试焦虑的各个水平上(高、中、低),场依存型个体的焦虑程度要高于场独立型个体,但是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场依存个体对消极线索更敏感”。
综合以往研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和心理健康,特别是与心理治疗及治疗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而言,具有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个体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一般很少主动寻求专门的心理咨询门诊或心理治疗机构,而倾向于自身去解决问题或坚决否认自身有心理问题或疾病;具有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个体一旦遇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他们依据自身的优势,能很好地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并能接受其建议,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的独立性及焦虑性的特点,希望治疗师能够适当延长咨询或治疗的时间,以便自身的问题及疾病能更好地得到治疗。
第二。“不同认知方式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病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会采用不同的咨询或治疗方式。场依存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由于善于人际交往的特点,所以在治疗病人时首先会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病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场独立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在其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直接对其进行指导或者通过观察的方式找到问题及疾病的根源,最终解决问题或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
第三,不同认知方式的患者与心理咨询师或医生是否能够很好地配合也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时,如果两者的认知方式能够很好地结合,则更容易交流,最终也能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反之,在较短时间内,来访者或患者更倾向于结束心理咨询或治疗。但这并不能说明认知方式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要求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一因素的话,治疗效果会更佳。
3.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很多研究者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父母采用偏爱型及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场独立型认知风格;而父母采用管制严厉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则更有利于孩子向场依存型方向发展”。刘辉在其研究中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表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初中生在镶嵌图形测验上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教养方式的得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儿童更容易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也更易形成场独立型认知方式;而在专制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缺少自主性、灵活性,容易对环境产生依赖及不信任感,对外界怀有敌意,甚至逃避;也就更易形成场依存型认知方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个体认知方式的形成,除此之外,父母的文化程度、所从事的职业、家庭成员数都有可能是影响个体将来认知方式的因素,这些都有待于后来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无论在学校、家庭或其他领域,针对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才能使个体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认知风格对个体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情绪、行为等各方面。对于认知风格的研究,如,认知风格和人际交往、职业适应、创造力等,只有少数研究者在考虑这些问题,这也需要后续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