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啃老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啃老族

  啃老族主要是指那些到了就业年龄而不愿工作,或者在就业与失业之间不断游走,经济上完全依赖或半依赖父母的年轻人,其中也包括少部分中年人。啃老一族又被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这类人群是躺在父母襁褓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长期闲呆在家里吃老人的、用老人的、要老人的,过着悠然、轻松、安逸的生活,甚至还显得乐此不疲。[1]

新型啃老族

  “上进型”啃老族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千禧年前,拥有一份大学文凭,很轻松便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数量也是越来越多,预计将在今年突破千万大关,本科文凭的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不少年轻人都会选择考研,博取一份更高的学历,以从本科大学中脱颖而出。

  据统计,2022年,全国考研人数达到创纪录的454万,但最终只有约30%的人能够顺利上岸,换言之,约有300万人落榜。而这些落榜的考生之中,只有少数会选择放弃考研,绝大部分则会继续二战、三站甚至是连年征战,直至上岸为止。长此以往,也导致每年参考人数越来越多,落榜人数也是年年攀升,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备考的年轻人,往往都没有工作,一心扑在学习之上,也自然要继续依靠父母供养。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年轻人为了避免参加工作,不断地向上学习,从本到研,从研到博,从单学位到双学位,甚至到多学位,只要不工作,就能一直读下去。

  而从父母的角度来看,非但没有觉得子女在啃老,反而还认为子女上进,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并向他人炫耀。但事实上,有上进心固然值得提倡,这样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但也应当给自己设定一定的期限与目标,在达到期限或是完成目标后便参加工作,或是真正参与学术研究,为社会作贡献,回归正常的人生轨道。否则一味如此的话,不仅会导致自己的人生缺失了一段重要的经历,还会导致父母供养压力加大,无法安养晚年。同理,还有部分常年考公务员的人群,也应给自己设立一定的期限与目标,避免陷入恶性循环。

  “孝顺型”啃老族

  所谓“孝顺型”啃老族,是指那些成年后拒绝独立,甚至在成家后依然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并且还要靠父母供养的人群。在外人眼中,这类人群可以说是孝顺的代表,不仅带给了父母更多的陪伴,并且帮助父母分担家务,降低了生活压力。

  但实际上,也有不少人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让父母照顾自己,不仅要在经济层面上予以帮助,甚至连家族、照顾孩子这些琐事都要由父母承担。退休之后,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成为了子女的“保姆”,拖着奋斗了几十年的疲惫身躯来照顾子孙后代,足以想象他们的辛苦。即便是很多老人乐在其中,但从身体方面考虑,也不应让父母过度操劳。

  显而易见,这两类新型啃老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外表看似优秀,实则却是在正大光明的啃老。而“被啃”的父母们,同样也乐在其中,并对子女称赞有加,甚至向他人炫耀。

啃老族的心理状态[1]

  1.择业怕苦的心理。在啃老一族中,绝大部分都是到工作的年龄且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的成年人。当问及啃老的原因,得到的回答很多都是:“好工作不好找”,找到的工作自己“不喜欢”、“太辛苦”,“不愿干伺候人的活”等等。当代的年轻人普遍的缺少吃苦的精神,这与生长的时代背景、家庭条件、教育观念都有很直接的关系。但究其根本,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主要原因。

  2.攀比的心理。在对一位已在家待业半年的当事人的访谈中,当问及啃老的原因时,他说:“我同学都找到了轻松的好工作,工资高、待遇好。而我之前找到的工作都不能和他们比。索性不干了。我这是在等待好工作,并不是想啃老。”从这位当事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直接促成了他待业在家的原因。这样的“啃老族”所占的比例并不少。

  3.求利的心理。求利的心理状态也是现阶段“啃老族”群体普遍存在的。我们承认,人要生存是离不开物质的保证的,求利的心理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我们所讲的求利是建立在正当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取的收益。而“啃老族”们的求利心理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求利心理是脱离现实的,建立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对于金钱的追求。

  4.依赖的心理。在我国现阶段的“啃老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群体。他们之所以选择“啃老”是认为父母有这个经济实力。现存的啃老族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通过“啃钱财”来啃老的。而对于那些本来经济就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啃老族便啃上了父母的劳力。一旦子女婚后有了孩子,当父母的便成了义务保姆和不计报酬的厨师,一天到晚围着子女转。有的子女在婚后“赖”在父母身边与他们吃住在一起,无形之中就将所有家务活儿都推给了老人。

啃老族形成的原因分析[2]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以夫妻子女为基本成员、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与传统社会家庭相比,现代社会家庭的部分功能(如生产功能)已经丧失,但教育功能一直存在。家庭在儿童社会化方面具有其他社会单位不能替代的作用。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个体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啃老族”的出现,反映出本应成为子女第一大课堂的家庭在教育功能上出现了偏差。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年轻人,是我国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也是“啃老族”的主要人员。这些独生子女往往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处处有家长呵护,而变得任性、缺乏责任感,而这又使得他们更加依赖父母,形成了恶性循环。据调查发现,这部分溺爱子女的父母大多经历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几个大事件:改革开放企业改制等。这些经历使得他们在抚养子女过程中,渴望给子女一个安定温馨的环境。他们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再让孩子受罪”,因而格外重视和关注子女身体衣着是否避寒保暖,身体是否健康等的“养身”。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给子女提供优越的条件是父母应尽的责任。这种家庭教育往往忽视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

  当然,这当中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家长有实力有条件满足子女的消费,子女能够得到的非劳动收入比较高,而这种非劳动的增加会使个人不参加工作的愿望增强,因而对个人的劳动供给行为引起强烈的抑制作用,客观上促使他们不会努力或者根本不会去寻找工作,宁愿闲在家里。

  (二)学校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啃老族”,在学校接受的多是应试教育,学校往往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升学率、考试分数是学生、家长和社会衡量学校的重要指标,生源、为了名声,学校不得不注重应试教育,而人格完善、道德教育等这些不可量化的、不被家长们作为评价指标的内容往往难以引入教学中。

  在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中,即使部分人有幸升人高校,但高校很多课程的设置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课程设置没有紧扣该学科的前沿动态。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优势(现在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积极措施,如加强学生技能培训,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很多本科生处于就业尴尬的境地,学历不如研究生、博士生,技能方面又不如职高生,加上自身心态没有调整好,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这类人群既是“啃老一族”又是“待业贵族”。

  (三)社会根源

  就业较难是“啃老族”存在的又一个重要根源。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就业较难的问题开始突出,部分人职场屡受挫折,这容易引起习得性无助感,从而造成自暴自弃。详细分析有如下原因:

  1.就业环境的不公平性。社会是由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关系而联结成的网络。农业社会里,乡土关系和血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导,工业社会里,地缘、业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本身所包含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日益被经济关系所取代。物质利益因素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些人通过血缘关系、裙带关系、乡土关系等获得就业机会,这就给没有“人脉”资源的人群造成了不公平。

  2.社会竞争激烈化。社会竞争的激烈导致了部分人由于学历不高,或者没有技能而无法就业,使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对于部分已经就业的人而言,他们也被迫成为了“啃老族”。已经就业的这类人有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并不低,应该不再“啃老”,但实际却不然。例如,据笔者调查所知,一对夫妻都是高校教师,但是因为科研、教学加上兼职的行政工作,使其无法顾及家中事务,于是双方老人轮流来照顾家庭。事实上,老人集采购员、炊事员、卫生员等为一身,如果小两口以后有了小孩,老人还得兼任保育员。可见,这类人虽然在经济上完全独立(甚至可以包揽老人的全部花费),但是他们仍然是在“啃老”,不同之处在于物质和精神的差别而已。家务劳动社会化虽然已经走进不少家庭,但如果要请长期住家型的劳务人员,很多家庭仍然存在顾忌。

  3.职业分类“贵贱化”。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受观念意识的影响,人们选择工作的时候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职业划分为三流九等。比如服务行业,虽然已经被国家和社会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行业社会地位低。其次,许多人就业往往看中地位、收入、地域等。这些观念导致人们就业的选择面大大缩小,一方面是某些单位需要用人,一方面是某些人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找不到工作。

  4.用人单位的盲目性。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其实有些工种并不需要这样高的学历。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设置经验障碍,如两三年的行业经验,这就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

  (四)“啃老族”自身

  1.自我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部分“啃老族”有明确的个人定位,但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之前,宁愿不工作,这并不是他们的工作能力差,而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轻易就业,于是不得不“啃老”。事实上,虽然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但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还是可以的。这部分人应当注意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一步一步实现愿望。

  2.心理不成熟。部分“啃老族”主观上并没有工作的愿望,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采取逃避方式,完全依赖父母。这类人遇到困难容易采取逃避策略,不能勇敢面对困难。这样的情况可能与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挫折有关,也可能与家庭过分溺爱有关。

针对啃老族的立法

  《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已经实施15年,对其进行“大修”,其中,“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这一特别禁止成年子女“啃老”的条款,把这部条例的“大修”工作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认为,父母对于是否继续资助成年子女本身就有决定权,立法实在没有必要;有人认为,针对“啃老”立法有助于弥补法律空白,对“啃老族”起到警示作用。

啃老族解决方式

  啃老族是没有就业,大部分都是失业人群,政府国有企业倒闭淘汰,私人企业崛起更多创业问题,也不是利用极端问题用法律约束道德绑架解决问题是可不行的,近日出现老年化,应该要老中青三结合解决问题,创造更多就业,未结婚人士成为视为所谓单身消费收入是没有被国家承认的,所以会拖国家经济发展,成为了社会中的亚健康,如果社会大部分人不想生孩子,或者是失去劳动力,劳动就有果实的,应该就业完成问题。

参考文献

  1. 1.0 1.1 马越,蔡红霞.啃老族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A).人文社会研究.2009,4
  2. 张科.“啃老族”的形成原因探析(A).广西社会科学.2008,9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Lin,LuyinT,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啃老族"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