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治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双边治理(Bilateral Governance)
目录 |
什么是双边治理[1]
双边治理指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进步,是动态升级中的。公司最初常态治理结构是由物质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进行治理的,也就是资本拥有者即治理者的单边治理。随后由于公司经济行为的逐渐升级变得复杂,专业技能和知识成了对生产经营拥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物质资本不得不与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这就是所有者与经理人共同发挥各自能力对企业进行影响的双边治理。随着社会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治理形态会朝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平衡的多边治理的方向发展。
双边治理的拓展[2]
到了20世纪中叶,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双边治理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古典企业的单边治理格局。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专业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治理在英美等国又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
一个新变化是股权的多元化导致越来越多的股东对于“用手投票”来实际行使控制权不甚感兴趣,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当个“消极投资者”,满足于获得较为稳定的(不低于基准利率)的股即“满意利润”。虽然满意利润难以事先合同化,但其概率是易于预期的——发达的“用脚投票”机制和普及的投资组合理论可以较好地保证这一点。从而股权投资逐渐具有了部分债权投资的性质,所谓纯粹财务资本的相对重要性和专用性趋于下降,即退化为“消极货币”。
另一个更为醒目的新变化是不仅管理者的专用性进一步加强,一般工人在人力资本方面的专用化投资也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急剧上升,专用化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现代公司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布莱尔不厌其烦地强调了这一新变化:
在美国经济中,公司专用化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对于财富创造来说是决定性的……绝大多数现代公司创造财富的能量都主要是以职工技能与知识和组织能力为基础的,而这些技能则是在他们将这些技能服务于消费者与顾客时产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技术密集或定向服务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价值的增加来自于创新、形成新的消费或特定的服务。
以上这些变化的直接体现,就是现代公司中的双边治理特征表现得更加显著,并且得到了实质性的拓展。不仅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公司员工也开始拥有了企业所有权的谈判力基础。从现实来看,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所有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双边治理的适用对象[3]
双边治理适合于重复发生的由混合和高度专用性投资支持的交易。由于交易是重复进行的,因此能够收回专用性治理结构的成本。在双边治理结构中,交易各方保存了各自的自主权。所有有关合约治理的问题均由交易双方协调解决,不借助第三方裁决。双边治理是一种对长期合作的治理方式,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