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库存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分布式库存管理(Distributed Inventory Management)
目录 |
分布式库存系统是一个由多个仓库组成的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系统,各个仓库在地理位置上可以位于同一个地点,也可以分布在不同地点,但大多将库存建立在地区市场附近,便于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协调中心根据需求和各仓库库存情况,指定相应的仓库为其供货。
如模型所示,在分布式库存系统中,新建立了虚拟协调调拨中心(简称协调中心)专门负责协调调拨业务。而各中心库只负责接受指令然后进行相应操作。该协调中心只是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因此是虚拟的。
在该系统下,仓库不再向企业申请产品,而是改为直接向协调中心申请。当协调中心接到请求,就同时对虚拟中心的信息系统对三个仓库进行查询并立刻得到所有仓库的实时库存信息。协调中心选择库存数量足够且离该缺货仓库最近的仓库,对其发出调拨指令。
显然,基于信息系统的分布式库存系统解决了实时性问题,进而将分布式的库存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原系统只能以单个仓库为单位进行局部优化,而新系统可以在整体范围内进行全局优化。由于分布式系统是用一个虚拟配送中心——协调中心,来代替集中式库存系统中配送中心的决策规划功能,在这个系统中物流和信息流是分开的,决策和作业也是分开的,所以寻找到一些科学的决策规划工具是系统高效运转的保障。
(1)市场反应较快
分布式的库存管理方法大多是将库存建立在消费市场附近,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及消费者的喜好做出反应,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减少牛鞭效益对需求信息造成的扭曲。
(2)库存成本降低
采用分布式库存管理策略,不要求所有仓库的库存均在安全库存以上,只要总库存量保存在系统的安全库存以上,允许个别仓库的库存量降至订货点,从而减少订货次数。这种策略能有效的降低库存的保持成本和订货成本,以及因订货引起的采购费用等成本,从而使整个库存系统管理成本降低。
(3)供应链整体优化
采用分布式库存管理策略,由于各仓库之间可在虚拟协调中心的协调控制下进行调拨,能降低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协调及配送成本;同时由于分布式库存系统的仓库大多靠近市场,向分销商配送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从而能够使整个供应链的配送成本降低,达到多级优化的效果。
(1)控制管理难度提高
由于分布式库存系统基于虚拟的协调中心,协调中心需要复杂做出何时联合订货、订货量大小以及何时进行仓库间的调拨、如何调拨等决策,在整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协调中心的作用一旦不能正常发挥,可能导致部分仓库断货,降低商品的可得性,造成成本反而升高的局面。
(2)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
系统中的协调中心是虚拟存在的,需要先进的信息网络将各个库存点连接在一起,且各种协调的决策基于各库存点的即时信息。只要各分布式的库存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程度时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另外,实施信息系统的总体投入费用较高。
(3)不能体现规模经济
分布式库存系统的仓库若建立在不同的地点,库存较分散,各个仓库的库存量有限,不能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
一.确定供需管理协调机制
在整个系统建立之初,首先要确定的是供应商与企业的供需管理协调机制。确定诸如企业应该向哪些供应商订货,订货的种类、批次等前提信息。供需双方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用户满意度、利润的共同增长点和风险的减少等。
尽可能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合作关系能够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用户满意度以及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供应链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二.仓储规划
(1)仓库选址: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加强企业竞争力。仓库选址作为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战略决策,需要企业决策者综合考虑地理条件、顾客、管理等因素后迅速做出判断。分布式库存系统由于在某些条件下需要彼此之间相互调拨,其仓库的选址更决定的调拨的运输成本已经响应时间,因此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根据Edn Hoover提出的传统的分类方法,仓库选址可划分为以市场定位,以制造定位或中间定位等。
(2)以市场定位的仓库:以市场定位的仓库定位于接近主要的需求市场,可获得最大的长距离的从供应商到仓库的集中运输,而向 客户的第二程运输则相对较短。该类仓库通常用来作为从不同源地和不同供应商那里获取商品并集中装配商品的地点。仓库位于邻近被服务的市场,可以以最低成本方法迅速补充库存。
(3)以制造定位的仓库:以制造定位的仓库通常坐落在邻近生产工厂,以作为装配与集运被生产的物件的地点。这些仓库存在的基本原因是便于向客户运输各类产品。该类仓库的优点在于它能跨越一个类别的全部产品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如果一个制造商能够以单一的订货单集运的费率将所有交售的商品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竞争差别优势。
(4)中间定位仓库:坐落在客户与制造厂之间的仓库是“中间定位”仓库,这些仓库与“以制造定位”的仓库相似,为广泛的库存品种提供集运,从而减少物流成本。为了实现竞争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公司面临着地区化生产的需要。当两个或更多工厂的产品被卖给一个客户时,最小总成本的物流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中间的集运及分类仓库。
总之,仓库选址需要根据企业的状况以及所生产产品的情况等进行科学的远瞻规划,采用合适的决策方法,选择具有合理的租赁成本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的地点。
仓库规模和数量由其所服务的市场区域的地理面积的大小、被要求的送货的速度、平均订货多少,以及每个单位当地发送的成本等决定。在确定仓库的规模大小和数量之前,应该先对当地的消费市场进行分析,预测需求量等信息,还要对仓库用地价格或仓库租金、当地运输情况等进行分析,以做出最终的综合决策。
三.构建信息沟通网络
对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是分布式库存的特色之一,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需要实现各库存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成立虚拟协调中心,对库存状况联合监管,充分利用Intemet,EDI等手段,使库存各方能够通畅的沟通。
1.优化控制
虚拟协调中心担负着协调各个仓库的角色,起着协调器的作用。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仓库之间调节和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
2.基于成本的优化控制
供应链的库存成本结构包括:维持库存费用(Hold—ing Cost)、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缺货损失成本(Shortage Cost)。总库存成本为三者库存成本之和。分布式库存控制的目标就是优化总库存成本,使其达到最小。分布式的库存系统中,既有上述基本的库存成本,又有各仓库之间互相调拨所产生的调拨成本。基于成本优化的控制策略需要综合包括调拨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使其达到整体优化。而要取得整体的供应链优化效果,既要保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又要保证供应链的协调配合。
3.基于时间的优化控制
目前,在相当的范围内,市场竞争已从传统的、简单的成本优先的竞争模式转为时间优先的竞争模式。这就是敏捷制造的思想。因此,库存优化不能简单地仅优化成本。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优化还应该考虑对时间的优化,比如库存周转率的优化、供应提前期的优化、平均上市时间的优化等。库存时间过长对于产品的竞争力不利,缩短库存时间,既有利于减少库存,又有利于控制库存。因此,分布式库存系统应从提高用户响应速度的角度,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水平。
现有的对分布式库存管理和协调的研究更多地从理论和模型层次探讨各种优化控制方法,而从实际运作角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步骤:确定供需管理协调机制、仓储规划、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库存优化控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整合第三方物流。流程的几个方面属于渐进的关系,只有前面的步骤实现后才能保证后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这几个步骤的实现要求现有的库存管理协调研究除在理论和模型层次上研究之外,更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构建较为完善的分布式库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