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内循环、经济内循环
目录 |
内循环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从理念上讲,内循环是通过国产替代,完善技术和产业供应链,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减轻外部需求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1]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了“两个循环”概念,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5月23日,两会期间,总书记就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6月18日,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2020年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谈到: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7月30日,“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涉及“四大环节”:生产环节补短板,分配环节重公平,流通环节提效率,消费环节扩内需。内循环促进要素与资源在四个流程中运转通畅、减少摩擦、激发活力,最终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内循环”围绕“五大要素”:
华创证券认为,当下恰逢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启的交接处,资本市场想要跟着中央政策思路,就必须也要“看的远,想的长”。高层的表述,一直在引导往“远”看——“经济行稳致远”、“加强前瞻性思考”、“持久战”、“宏观调控跨期设计和调节”、“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广发证券认为,“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政策指引,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在“内循环”的政策基调之下,在新冠疫情进一步催化全球政经环境变化之后,本轮股市慢牛的主线更为清晰:泛化的自主可控“内循环”。
广发证券进一步指出,所谓泛化的内循环,大概包含如下:
- 消费内循环——关注内循环下国内消费升级和新消费模式带来的投资机会(免税、国潮、电商、游戏);
- 制造内循环——产业升级和高端制造带来制造业ROE的抬升机会(军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
- 科技内循环——科技补短板中的自主安可具备更强的爆发力(半导体、生物医药、云计算);
- 投资内循环——“两新一重”扩大有效内需(新基建:5G/IDC/工业互联网,老基建:建材/机械);
- 服务内循环——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利润率,实现服务内循环(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物业、快递);
- 金融内循环——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金融IT、头部券商)。
- 房地产与内循环[2]
当下有一种非常盛行且受欢迎的观点:不把房价打压下去,中国就无法启动消费,因此也就无法运转内循环。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在一个经济体中,内需式消费不仅包括个人端的消费,也包括企业端消费和政府端消费。那么房价与内循环之间的有何关系?
房企上涨过快,当然会压制个人端消费,但是房价下跌,也会抑制个人端消费。首先,房价上涨过快,楼市必成老百姓资金的吸血鬼,从而抑制了非房地产端的个人消费。其次,房产已是中国老百姓资产配置的最大类产品,因此房价下跌,必会导致老百姓资产缩水和家庭收入预期下降,从而抑制消费,让老百姓更不敢花钱。
但是,央行课题组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从家庭总资产来看,住房+商铺等房产合计占比接近7成。
一个占据家庭资产端近七成的房产,一旦房价下跌,必会让老百姓的预期变差,从而压缩消费欲望。内循环之下,如果房价下跌,必会引发房产投资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产业的收缩,这与内循环下稳经济和稳就业的讲政治并不相符。
经济内循环的影响[3]
既然是内循环为主,那么就意味着出口可能会减少。原来很多商品是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现在可能要开始出口转内销,未来整体的进出口额、外贸占国家经济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出口少了很大一块,可能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国内消化不掉最终产品的情况,这样一些外贸型企业就会出现生存困难,甚至降低用工需求,影响普通人的就业。
当然这也有好的一方面,过去我们的企业,一般出口的商品质量,好于内销的,现在转为内销,国内消费者就有了一批质优价好的商品供选择,在同样的名义消费金额的基础上,生活变的更好了,选择更多了。
此外,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内循环,有利于国内经济向精细化方向的转型,过去我们以“粗放式”的经营为主,有胆量做企业,做出来了,上了正轨就发财了,产品也能销售出去。以后可能就不行了,任何一个细分的行业和领域,都需要走精细化管理和经营的路子,未来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恰恰与日本这么多年精细化运营,精细化产品的路子有相通之处。发现需求,制造需求,满足需求,注重细节和以人为本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要求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升上来。拿日本游戏企业任天堂来说,每一次产品的更新,往往是由“匠人”发现和挖掘,再经过公司投入和运作,最终成为爆款产品。日本的匠人,往往一生只做一件事,社会地位很高,也很受人尊敬,他们打造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代表了当时条件下的最高水准。
未来,在内循环为主的情况下,匠人精神就会被更多的提及,中国也需要这种精神。不会再有东南飞的打工仔、打工妹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普通人行稳致远,家庭幸福美满的必备条件。
强国,强我大中华,大大英明,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