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公共决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公共决算

  公共决算是对公共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它与公共预算首尾相应,既可反映预算活动的实施程度和管理绩效,又可为新的预算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教训。

公共决算的组成[1]

  公共决算与公共预算的体系构成相同,也是按照国家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来划分。根据我国宪法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具体规定,有一级政权,便建立一级预算。凡是编制预算的地区、部门、单位都要编制决算。公共决算由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组成。其中,中央级决算由中央主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国库年报和税收年报等汇总而成;地方总决算由省(市、自治区)总决算汇总组成。各种决算按其隶属关系汇总,下级决算包括在上级总决算中,地方总决算包括在全国总决算中。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其所属没区的市、自治州的总决算汇总组成;设区的市、自治州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其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总决算汇总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总央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其所属乡、民族乡、镇总决算汇总而成。各级政府的本级决算由同级主管部门汇总的直属单位的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建财务决算等汇总组成。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由执行单位预算的国家机关.工交商、农林水利、文教科卫等单位编制。企业财务决算和基本建设财务决算由国有企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编制。实行差额预算管理或实行自收自支的单位,也要编制单位决算。参加组织预算执行,经办预算资金收缴和拨款的机构,如国家金库、税务部门,企业利润监缴机关、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也要编制年报和决算。各级财政部门还要编制由财政部门监督、管理预算外收支决算。这些机构、单位和部门编制的各种年报或决算,都是各级总决算和全国总决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决算的意义和作用[2]

  (1)通过公共决算的编制,可以掌握公共预算国民经济规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了解政府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年度内财政资金运动的流量和流向。由此可见,公共决算反映了公告预算实际执行的结果。其中,公共决算收入反映年度预算内预算收入的规模、来源和构成,体现政府集中资金的程度和政府资金积累的水平;公共决算支出反映年度预算支出的规模、方向、构成,以及各种重要比例关系,体现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算中的有关基本数据,体现着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财政制度改革的成就.

  (2)通过公共决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从资金积累和资金分配的角度总结一年来各项经济活动在贯彻执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方面的情况,为政府研究经济问题、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和资料。可见,公共决算是研究和修订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3)通过公共决算的编制,可以系统地整理反映预算执行的最终实际数字,这是财政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总结一年来预算编制、执行、管理、平衡和财政监督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可以提高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并为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提供数据基础。

  (4)通过公共决算可以公告预算、决算信息,促进民主理财。在公共财政体制中,预算编制和执行都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由于运用纳税人的资金提供公共物品,所以纳税人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拥有知情权。这对财政部门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制约机制。正因为如此,我国每年都要在国内重要报刊上公布预算、决算数字,这不仅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内部监督,而且能增加政府资金运作的透明度,解决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纳税人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推动民主理财,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公共决算的编制和审查[2]

  公共决算的编制涉及财务、会计、税收金库统计等各部门的核算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为了提高公共决算的质量,各国政府决算的编制都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根据预算法的规定,编制公共决算的原则是:

  (1)合法性原则。编制公共决算,必须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这是决算得以审查和批准的前提条件。

  (2)真实性原则。公共决算要做到收支数额准确无误,不能以领代报,以付代编。

  (3)完整性原则。决算的内容要系统、全面、综合地反应出预算执行中各具体收支项目和指标完成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

  (4)及时性原则。要把握好编制决算工作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进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决算。

  我国政府公共决算编制,是从执行预算的基本单位开始,在进行年终清理,搞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决算编报办法和决算表格的内容,自下而上编制、审核和汇总。

  1.单位决算编制方法

  单位决算,是执行预算的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是构成各级总决算的基础。编制好单位决算是保证政府决算质量的关键。单位决算报表填报的数字,按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预算数字。它是用以考核预算执行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的依据,按照年终清理核对无误后的年度预算数填列。二是会计数字。它是反映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决算数,根据预算会计有关账薄产生的数字填列。三是基本数字。它是反映事业、行政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以及事业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用以考核事业规模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根据有关财务统计资料填入基本数字表的有关栏目。单位决算编制完成后,连同单位决算说明书一并送交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再正式报送上级单位。上级单位连同本单位决算汇总报送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汇编整个部门各单位的决算,成为部门决算,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部门汇编本级政府总决算的依据。

  2.各级政府决算的编制方法

  各级政府决算,作为各级政府公共预算最终结果的报告文件,是由各级财政部门编制的。各级财政部门在收到同级主管部门报送的汇总单位决算后,连同总预算会计账簿的有关数字,根据决算报表内容的要求,进行汇总编制本级政府决算。各级政府决算报表的数字,按其内容性质也分为三类:一是预算数字。它是考核各级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据,按照年终清理核对无误的数字,分别填人“上级核定预算数”和“本级调整预算数”。其中,前者根据上级下达的预算数填报,包括年初下达数和预算执行中经上级批准的追加追减和预算划转数字;后者根据本级政府在上级核定预算数的基础上,加上动用本级机动财力以及预算收支科目之间进行调剂后的数字填列。二是决算数字。它是反映各级预算执行结果的数字,分为决算收入和决算支出两部分。决算收入数字根据预算会计预算收入明细账的全年累计数填列;决算支出数根据主管部门报送的汇总单位决算和财政部门直接经办的支出数填列。总会计预算支出明细账的全年累计数,应同主管部门汇总的单位决算报表数字、建设银行决算的全年基建支出数字相一致。三是基本数字。它是反映各部门或某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及效果的数字,财政部门应根据各主管部门、各地区编报的基本数字表汇总填列。

  3.决算说明书的编写决算

  说明书是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管理工作的书面总结,是研究预算政策,分析经济效益和改进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整个决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分为单位决算说明书和各级政府决算说明书两种。单位决算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单位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收入超收或短收,支出超支或节余的原因;

  (2)各项生产事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各项事业发展的成果和费用开支水平,定员定额的分析比较;

  (4)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提高管理水平而提出的改进意见等。

  各级政府决算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有:

  (1)收入方面。结合年度预算安排和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分析收入超收或短收的原因,分析成本费用水平,资金积累水平,分析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

  (2)支出方面。结合年度预算安排和基本建设计划、各项事业计划、定员定额等,分析各种主要支出的节余或超支的主要原因,说明决算支出数字的编制基础所涉及主要经济事业的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节余方面。分析全年预算收支节余的情况、原因,以及决算收支平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经验教训总结方面。总结一年来执行贯彻各项财政方针政策、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今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的意见。

  (5)其他方面。如工资和物价的调整、制度办法的变动对预算收支的影响等。

  (6)决算工作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决算说明书的编写,找出决算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属于主观原因的,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属于客观原因的,建议上级或有关部门解决。

  4.公共决算的审查为维护财经纪律和国家法律,保证决算数字准确无误,必须对公共决算进行审查。公共决算审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审查,主要是从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改革措施、财经纪律等方面进行审查,检查决算有无违法违纪情况;二是技术性审查,主要是对决算报表的数字关系和编报要求进行审查;三是预算管理审查,主要是对预算管理体钳规定的收支划分,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的收入留成比例的执行,以及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的情况进行审查。这三个方面的审查虽各有侧重,但应该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因为政策性或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时是从技术性的数字关系中发现的,数字关系上反映的技术性问题有时又是从审查的政策性或预算管理问题中发现的。在我国公共决算审查的实际工作中,决算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审查。决算所列的预算数,是否与核对后的上级核定数一致;上年节余数和上年决算的年终节余是否一致;属于本年的预算收入,是否按照国家政策、预算管理体制和有关交款办法,及时足额地缴入各级国库,编入本年预算;各级总决算之间的分成收入划分是否符合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划分是否清楚;收入退库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决算收入数与12月份预算会计报表所列全年累计收入数是否一致。

  (2)支出审查。列在决算中的预算支出数是否与上级核定的预算支出数相一致;地方预算调整数与上级核定的预算数之间的差额与调入资金和上年节余是否一致;本年支出决算是否符合收支期限划分的规定;预算支出是否符合正常规律,年终有无突击花钱的现象;决算支出数与12月份会计报表所列全年累计支出数是否一致;如有较大增加,原因何在;公共决算支出,地方财政预算外支出以及各单位的预算内外支出是否划分清楚,有无将不应列入公共决算的支出挤入预算内报销的现象;根据决算和预算的对比差距,审查节余和超支的主要原因;决算支出是否已编列齐全,有无该报未报的情况;已报决算支出是否逐级汇总,有无估列代编等等。

  (3)节余审查。未实行预算包干的单位预算拨款节余,是否已如数缴回财政总预算;有无将节余列入决算报销,转作单位“其他存款”的情况;在总决算节余中,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资金是否符合规定;结转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审核总决算的金库存款开户情况,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等。

  (4)运用资金审查。审查单位决算银行支取未报数是否正常;库存资金是否符合规定额度;库存材料有无积压损失;暂付款是否清理完毕以及未结清的原因;固定资产是否记账。对财政总决算,审核各级总决算之间、总预算与单位预算之间的拨借款项,是否决算清楚及未决算的借垫款项的原因;审核暂存、暂付等其他各项往来款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应清未清或应作本年决算收入、支出的款项。

  (5)数字关系审查。审核决算报表之间的有关数字是否一致;上下年度有关数字是否一致;上下级财政总决算之间、财政总决算与单位决算之间的有关上解、补助、拨借款项数字是否一致;各业务部门的统计年报与财政总决算的有关数字是否一致等等。

  (6)决算完整性和及时性审查。审查规定的各种决算报表是否填报齐全,有无缺报漏报;已报的决算各表的栏次、科目、项目填报是否准确完整,计算口径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决算说明书,编写的质量如何;决算是否经过法定程序审核签章;决算报送时间是否超过期限等等。

参考文献

  1. 张弘力.公共预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05月第1版.
  2. 2.0 2.1 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jane409,KAER,方小莉,Mis铭,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公共决算"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