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于传统的企业能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而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企业内部成长论可以说是该理论的雏形,企业内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与技能相关,这种知识与技能就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能力。
马歇尔后门人艾迪斯·潘罗斯 (Edith Penrose) 于1959年发表了《企业成长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内部存在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而且这种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从而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
马歇尔的另一位传人乔治·理查德森(George B .Richardson)则在20世纪机60-70 年代从企业与市场间的协调制度入手提出了组织经济活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成长论。1957年社会学家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mck)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首先用独特竞争能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在某方面做得更好的情况。
随后,又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拥有独特竞争能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的结论。另外,飞利浦·萨尔尼科(Philip Selnic)在对领导行为的分析中指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这些理论的不断提出和发展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石。
1982年理查德·尼尔森 (Richard Nelson)和西蒂尼·温特 (Sidney Winter)合作出版了《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该书明确肯定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能力观的重要意义,书中不再依据规模对企业进行分类,而是赋予拥有不同智力资本的企业不同的类别名称。同样在1982年,尼尔森和温特的著述得到了史蒂芬·里普曼 (Stephen Lippman) 和理查德·罗曼尔特 (Richard Rumelt)的支持和发展,通过“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模仿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这些论述开创了把企业经营战略作为由于企业内在的固有效率差异而积累和保持的、用以产生超额利润的来源来进行精确的经济分析。
1984年随着伯格·沃纳菲尔特 (Birger Wernerfelt)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一文,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的观点对对整个80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此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其中一派是资源学派,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懂得《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经过里普曼、罗曼尔特温特、巴尼(Jay B. Barney)、申德尔(Dan E. Schendal)、库尔(Karel Cool)、迪瑞克斯(Ingemar Dierickx)、德姆塞茨 (Harold Demsetz)、库勒(Kathleen R. Conner)、皮特瑞夫(Margaret A. Peteraf)、柯利斯 (David J. Collies)、蒙哥马利(Cynthia A. Montgomery)等人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派继续称为能力学派,这一派以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经过斯多克(George Stalk)、伊万斯(Philip Evans)、舒尔曼 (Lawrence E. Shulman)、蒂斯(David J. Teece)、匹萨若(G.Pisano) 、苏安(A. Shuen)、福斯(N. J. Fosse) 、兰柯路易斯(R.N. Langlois)、贺尼(A. Heene)等人的发展,也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Intel、Microsoft、Cisco、DELL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GE、IBM、 SONY等一大批老牌企业不断更新,颇具发展后劲的现实,也愈加清晰地使管理学家捕捉到了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即使是一部分)。在理论上,以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风靡一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范式的基础上,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因此波特提出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1)产业结构分析 ——“五力竞争模型,即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结构及其赢利能力。
(2)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的基本竞争战略: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3) 实施选定的战略,取得竞争优势,获得经营业绩。
但是,波特的理论仍然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侧重点是产业的特性、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内外相关企业的相互关系和力量对比,对企业内部重视不够,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这对企业短期战略是适用,对中长期战略则明显存在缺陷。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这已是当今各国战略管理专家学者的共识。
同时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探讨也不但在发展,以科斯为代表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主流的现代企业理论将最小分析单元扩展到企业中的个人,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及个人在经济中的相互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其理论来源的交叉性和多样性,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也千差万别。因此这一理论还不成体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会对企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能力理论可以分为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两大理论派别,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1)资源基础学派的主要观点
该学派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同外部资源相比,对获取竞争优势更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内部,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的、非常难以模仿的、效率高的专有资源:并且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不断的形成、利用这些专有的优势资源。企业在实施企业战略的时候,首先是确定公司的独特专有资源;而后,确定在何种市场上可使这些资源获得最优效益;最后,确认实施的方法,进入该领域或是出售这些专有资源给该领域的相关企业。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沃纳非尔特、里普曼、罗曼尔特、巴尼、柯林斯、福克纳和皮特瑞夫等人。
(2)能力学派的主要观点
该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广度和深度。核心能力来自于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
企业能力理论的提出为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对波特的产业竞争战略理论的超越。在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方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也超脱了企业所在行业的局限。企业能力理论把注意力从关注企业外在的产业机会和市场吸引力,转向了企业内在的自身资源与能力,该理论强调了企业内部因素的差异性,尤其是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影响,明确了对企业能力的分析在企业战略制订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能力理论为企业多元化提供了新解释。企 业核心竞争力可使得其各种表面上不相关的业务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为理解企业多元化的相关性提供了新视角。
企业能力理论虽然是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进展.也存在着许多理论上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能力理论尚未形成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对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观点众多,由于研究思路的不同至今尚无统一的理论分析范式;
(2)企业能力理论的应用性不强,对企业核心能力如何识别、评价、保持、积累和更新等方面都没有给出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该理论目前还过多停留于核心能力的性质和特征方面的研究;
(3)企业能力理论非常强调技术、资源、知识等客观显现因素的作用,对作为主观性的人的因素涉及较少;
(4)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立足内部能力积累和运用的同时。对企业在外部环境的适应上的分析有些单一。
4种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比较表
理论类别 | 企业能力理论 | 动态能力理论 | 复杂理论 | 合作竞争理论 |
---|---|---|---|---|
对市场条件的认识 | 相对稳定、线性可测 | 无序、突变、不可预测 | 混沌、非线性、周期性 | 互动性、系统性 |
对竞争优势 | 难于模仿的、 | 不断创新的能力 | 进化的商业生态 | 有效地合作竞争的能力 |
对资源的认识 | 持久的核心能力 | 系统和合作能力 | ||
分析单元 | 企业内部 | 企业与企业经营环境 | 商业生态系统 | 博弈参与者构成的价值链 |
战略重点 | 培养、利用和提升核心 | 快速、敏捷地打破均势 | 保持商业生态系统进 | PARTS模式分析, |
能力 | 发挥其杠杆作用 | 创造不连续的创新 | 优化和关系网络管理 | 保持合作竞争关系 |
合作的态度 | 机会主义的合作 | 短期的合作 | 共生的周期合作 | 竞争的合作 |
战略的特性 | 长期性、稳定性 | 短期性、不定性 | 周期性、互动性 | 动态性、互动性、适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