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井植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创始人——被誉为“三洋之魂”

目录

人物简介

  井植薰,日本著名跨国集团三洋电机公司的创始人,1911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淡路岛,一个撑船运货的船夫家庭。他幼年丧父。饱受生活艰辛,1950年,创办三洋机电公司。他未满4岁,父亲就因病逝世,母亲带着八个儿女饱受生活的煎熬。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三洋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一百多家从事制造或销售的子公司及孙公司三洋电机外企业的直接生产销售总额为5000亿日元,雄居全日本榜首。整个三洋集团的年销售额也高达195万亿日元,约合110亿美元以上。现在的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横跨三大洋的跨国集团公司。现在的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横跨三大洋的跨国集团公司。

人物经历[1]

  1925年夏天,14岁的井植薰高小毕业的第二天,就离开家乡来到大阪,进入姐夫松下幸之助的"松下电器制作所"当学徒。井植熏在松下公司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从学徒到三等职员,从分厂厂长到公司常务董事兼制造部长,成了松下公司内不可或缺的人物。但是,雄心勃勃的他遏制不住埋在内心多年的欲望,一心想追求属于他自己的事业。1949年底,他向"大老板"松下幸之助提出了辞呈,这对姐夫松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时,收音机已有普及的趋势,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政府对收音机征收30%的高税,售价偏高,老百姓宁愿自己买零件装配,也不买成品,反而造成收音机销售数量下降。

  1950年,井植薰和大哥用积蓄2000万日元办起了三洋机电公司,从一个常务董事到一个小经理,有许多人在旁边笑话他,但井植薰却很开心,因为是第一次为自己而忙碌。

  三洋制造的反光板

  开始的时候,井植薰被大哥任命为材料设备部长,一天黄昏,他骑自行车上街,因为没有车尾反光板被警察捉住,说违反了交通规则。“啊!这么说这是法律规定的?要是真的这样的话,这可是一桩好买卖。”井植熏脑子转得飞快,嘴里不停地嘀咕:“全国大概有1000万辆自行车,这可是个大市场。”他想到公司里有一大批铜片的边角料,以前都是当废品卖掉,如今正好用来做反光板的底板和连框,这样就能把反光板的成本降低,完全能够以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很快,三洋制造的反光板就打倒了松下等老牌子,几乎独占了全部市场。虽然这是小东西,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洋公司就是这样逐步壮大起来的。

  生产收音机

  接着,三洋要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经过深思熟虑,井植熏决定生产收音机。

  当时收音机已有普及的趋势,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政府对收音机征收30%的高税,售价偏高,老百姓宁愿自己买零件装配,也不买成品,从而形成收音机销售数量下降的奇怪现象。井植熏认为,只要在如何降低成本上做文章,生产出质量上乘而又价格低廉的收音机来,销路肯定会打开。

  当时,在日本市场上,一台5灯收音机的零售价格约在1万元以上。在同行业中还算小弟弟的三洋电机,要想战胜老牌厂商和杂牌产品,就必须把价格严格控制在1万元以下。这是三洋电机能否在电器行业中站稳脚根的举足轻重的一步。如果价格能够得到控制,那么接下来的一个要求就是性能的提高和外观设计改善

  他先走访了著名的零部件生产厂家,目的是想购入质量上乘的零部件,但著名的厂商不愿同无名小卒打交道。于是他马上调整了自己的采购立场,不求名牌,只求质高。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那些尚未被列入名牌的零部件,按照自己的标准来选择制造商,解决了货源问题。

  接下来的一道难题是收音机的心脏——真空管,它的价格一般约占收音机成品批发价的8%左右。真空管的价格是否合理,供货是否及时,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跟几家厂商洽谈失败后,他访问了新日本电气公司的片冈总裁。这次,他采取了迂回作战的策略。但片冈也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接受了井植薰的条件,但也提出了不能把收音机价格定得太低的条件,并以真空管每套价格不得低于600元为限,这样双方才得以达成协议,真空管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最后一个难点是外壳设计。当时的收音机,都是清一色的木制外壳。由于制作复杂,大部分为手工操作,一年内要生产出7、8万个木壳,难度相当大,且成本也很高。这时恰逢塑料工业在日本突然间崛起,逢了天时、地利的井植熏灵机一动,用塑料做外壳,不是又漂亮又便宜吗?他迫不及待地找到积水化学公司商量,经过多次试制,第一台用塑料外壳装配的收音机终于制造出来了。

  1952年3月,三洋公司生产的SS-52型收音机上市了,商店的零售价为8950元,大大低于国内同类型收音机的价格,而且塑料外壳非常新潮。这种“价廉物美”的收音机很快就赢得顾客的青睐,三洋电机由此一鸣惊人,三洋新型收音机的销售直线上升,当年就达7.7万台,第二年又猛增一倍,达15.8万台,市场占有率跃居日本第二,仅次于松下公司。

人物成长[2]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总经理井植薰告诉人们:如果以每秒钟赚1日元计算,那么,赚1兆日元则需要用31710年的时间;如果将厚宽约1毫米的1日元铝币一个个叠加起来,长度可达10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25圈。井植薰为什么算得这么清楚?因为“三洋”集团在他的领导下,从1979年开始,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兆日元。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也只有像本田索尼丰田等几家大企业能够达到。而“三洋”是在1946年底才起步的企业,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井植薰,从松下公司的董事到自己独立开创“三洋”,井植薰在不停地开拓新的自我

  家电市场的开拓

  初试成功的三洋更是鼓足干劲往前冲,1952年,在兄长的建议之下,三洋又开始了洗衣机的研制和生产。就在他们的实验品即将推出的时候,英国胡佛公司的新型洗衣机面世了,可以说,三洋的一切心血都付诸流水,但井植薰没有泄气,他权且把已经投入的几十万当作学费,再次投入了洗衣机的研制中。

  1953年春,日本第一台喷流洗衣机试制成功,同年8月投入生产,被命名为SW-53型,定价28500元,是传统搅拌型洗衣机售价的一半。它第二次让世人为之惊叹。经济评论学家大宅壮一甚至将这一年称作“电气化元年”,三洋的成绩让当时的松下幸之助都为之赞叹,这个曾经的属下已经越来越能干了。

  1955年,再接再厉的三洋公司推出14英寸电视机,同样是以价格便宜大受顾客的欢迎。当时,日本电视机价格一般为每英寸1万日元,三洋14英寸电视机以不到10万日元的价格出售,售价下降1/3之多,很快便占领了市场。

  到了50年代中期,日本社会形成一股仿效美国式文化生活的浪潮,家庭生活追求丰富多彩、便利充足。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被称之为“三大神器”。因此,三洋电机如果要成为第一流的家电制造商,还必须把目标瞄准到电冰箱上。

  1957年4月,生产冰箱的三洋淀川工厂开始开工。他们突破了当时电冰箱的插销拉门,而改用磁性门封,从而避免了小孩子贪玩被闷死在电冰箱的惨剧,再一次风靡整个日本,从此三洋真正跨入了日本综合家电制造业

  1961年夏天,日本掀起了一股空调机热。三洋公司及时推出了独创的分体式空调。后来又推出了冷暖两用空调,一改以往空调只有制冷功能的观念,使空调机几乎成了一年四季都在使用的生活必需品

  在建立后短短10年内,三洋敏锐地把握市场的脉搏,不断创新,出奇制胜,为“创造新生活”连续走出蜚声全社会的4步妙棋,生产出新型的收音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机,从而奠定了在全日本家电行业中领先的地位。

  面向世界

  正如“三洋”的含义是面向三个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井植薰在香港、台湾、加拿大、巴西、美国等地建立了分公司。到80年代末,三洋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101家从事制造或销售的子公司及孙公司。三洋电机海外企业的直接生产销售总额为5000亿日元,雄踞全日本榜首。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横跨三大洋的跨国集团公司。

对待员工的艺术

  井植薰在他的著名著作《成功源于探索》一书中,第一句话就说:“何谓经营之本?我认为是造就人。”重视人的作用,本是松下公司经营思想。井植薰从“松下”出来时将这一思想带到了“三洋”,并加以发展完善。他认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造人”是比造产品更重要的事。只有“制造”出优秀的企业人才,才能由这批优秀人才去开发、制造、推销优质的产品。

  要想造就他人,先得塑造自己。井植薰响亮地提出“制造社长”、“制造总经理”的口号。因为一个劣质的总经理是不可能塑造出优秀的员工。只有严于律己才能纠正别人。在自己的公司,他必须做得比每个人都好。井植薰每天上午去公司上班的时间可以精确到秒的程度。天长日久,公司大楼的门卫竟然把他当成了标准时钟,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公司大门前,门卫就会有意无意地伸手看自己的表,有时嘴里还会说“今天我的表怎么慢了一分钟”。他这种持之以恒地严格遵守公司纪律的做法,为全体员工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

  “24-16-8”工作制,是他喊出的又一个口号。他认为,董事以上的干部要具备24小时都为公司工作着想的觉悟,对工作一定要“走火入魔”,时时刻刻为公司操心,甚至晚上做梦也要做公司的梦。对一般管理干部,则要求每天为公司干16小时,除了晚上睡觉做梦可以悉听尊便外,其他时间都必须思考公司的工作。至于一般职工,则要求工作8小时,只要上班时间考虑工作就可以了。

  在三洋公司,井植薰还有一个长长的外号,叫“一个月出差48次的人”。为了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他常常一天之内走访几个国家,连休息都谈不上了,更别说去这些国家观光、旅游、购物了。

  井植薰的“欲善人,先律己”的观念,已被三洋全体员工所接受。一位领导人员只有“塑造自己”,才有资格去“造就别人”,造就部下,并由他们去造出优秀的产品。只有当部下都成为优秀的人才时,他才会懂得如何造就自己,才能去造就他们的部下和周围的人。这样下去,就有更多的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产品被造出来,企业才能迅速发展壮大。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三洋才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这么多的奇迹。

人物的竞争关键理论

  冷峻无情,以打败老师为快。

  先律己,再律人。

井植薰语录

  何谓经营之根本?我认为是“造就人”。

  先制造“优质人”,再由“优质人”制造“优质商品”,因为是“优质商品”,因而“销路畅通”。

  人应当像蚯蚓那样,永远不知辛劳地在漆黑的泥土中探索,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耕耘的事业,为后人留下一片片松软的沃土。

参考文献

  1. 三洋总裁井植薰.红商网.2015.6.22
  2. 井植薰.我和三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井植薰"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