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丧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丧文化

  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

  “丧文化”是指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

丧文化背景

  一张来自1993年的照片,就这样毫无预警地在国内社交网络上爆红。图片上的葛优还有头发,但一样削瘦。他嘴边续着胡渣,穿着奶奶花衬衫,嘴角微张宛如灵魂出窍,一脸生无可恋,瘫躺在舒适松软的大沙发上。这张图出自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这集说的是葛优所饰演的季春生,在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

  季春生,这个男人不仅在个人仪表糟糕,而且行为举止也惹人鄙夷。这个角色的传递出来的形象,就是个每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想自我奋斗,获不获得成功也没有关系,希望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 —— 一个90年代的社会废物。

  这样的形象跟所有年代所提倡的积极、健康、向上主流精神相悖,但却在此时此刻,恰好跟这个时代青年文化无缝切合。他的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

丧文化形成原因

  网络媒体分析:

  关于90后的研究我们也看过不少。他们所身处的成长环境,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经历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就业困难、经济转型等种种压力,他们通过互联网得知全球范围的动态,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风险社会。跟其他年代寻求外部扩张不同,90 后知道外部扩张是要承担风险的。并且,他们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为扁平的家庭和就业关系,对他们来说外部扩张不是必须的。他们更经常谈论的是“我”,是“成为我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互联网工具成为他们情绪的宣泄口。有一部分人通过互联网释放自己的里人格(在这里,里人格指内心想法),他们把负面情绪、犬儒的理想释放在网上,而在日常生活的这个“我”,似乎跟互联网上的那个“我”没有半点关系,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共用一具躯体的两个不同灵魂。但更多的是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内外统一的青年人 —— 我就是我,我是一个完整、独立,并勇于为自己发声的个体。

  这批内外统一的年轻人乐于做自己,不需要扮演别人心目中三好青年的完美形象,所以承认自己是垃圾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与自己和解

  像葛优躺这有带有负面情绪的形象在微博走红,是青年人勇于去转发、去分享、去倾述、去再创作,去告诉别人“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我觉得躺着什么都不用做的状态挺棒的”。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在以前,内心迫切希望当一个不劳而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也会羞于开口吧。

  先前我已经说了,葛优一躺表现出来的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压力大很容易理解,但为何压力大导致的不想努力会成为全民狂欢?是什么导致了他们选择了葛优躺来传递内心的渴望?

  我认为,这是因为传统努力已经难以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上升了。在这个国家,由于社会成本高居不下,下层通到上层的空间逐渐已经堵塞。我们都知道“不努力就去死”、“越努力越幸运”诸如此类的励志名言,但是更有把握的是“努力未必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

  这样绝望特质的发言,是青年人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的“丧(sàng)文化”的崛起。

  学术界分析:

  青年"丧文化"产生与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虚拟网络的现实"拟构性"、青年自我的"主动污名化"、集体和社会的"无意识"和"有意识"、"微时代"的情绪感染:从"微"到"大"等四点。应当采用"理性与谨慎并行"的方式对待青年"丧文化",应当运用优势视角对青年"丧文化"展开研究,应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丧文化真的丧吗

  照常人的理解,“丧”是社会压力与日俱增下年轻人对于环境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放弃生活的精神状态。那么相对应的,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安守本分,听父母安排,对于自己的理想和命运不会抱有太大的期望。可有趣的是,在很多的社会事件中,我们发现喊着“逃离北上广”的人和留在北上广“漂”的人是同一拨人,他们一面嘴里含着“丧”、哭诉着生活艰难,但另一面却扔坚持留在大城市打拼。加班加点的是他们,熬夜赶作业的是他们,贷款买房买车奶娃的还是他们。他们丧丧迷迷地躲在谷底,一点一点地咬着牙往上蹬,似乎谁都没有真正放弃。

  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行为自相矛盾?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丧”文化并不“丧”,它是一种自嘲,是一种宣泄,也是为了得到一种社会认同,本质上是为了迎接更好的生活。

  为便于理解,我们结合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在前几年,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会在交谈时发出感叹“唉,我老了,怎么怎么样了”,徐静蕾那时正当年轻貌美,也在博客自称“老徐”。据那时的京报网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年轻人中,竟有80%以上说自己老了。其实这就是一种自嘲,表达的意思是:我老了,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不太懂你,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跟不上节奏了。在这个例子中自嘲作为一种幽默的方式,更便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为自己找了一个台阶。这对于“丧”文化同样适用,自嘲“我很丧”一部分是幽默,渴望借此来拉进彼此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自身情绪的一种宣泄。

  这两年同样很火的负能量段子,殊途同归

  终于把当前火热的“丧营销”与“丧文化”说透彻了

  除了通过表达“我很丧”来自嘲、来宣泄之外,同样也为了一种融入群体归属感。人是群居动物,天生害怕孤独。你为什么会不停地看微信微博?为什么爱表达爱分享?都是因为你渴望得到认同,渴望一种归属感。“丧”文化就是很好的桥梁——再没有什么能够比我们是一类人更令人高兴的了。

  这是属于中下层阶级的狂欢。

  所以回头来看,既然“丧”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心理防御手段,而不是真正失去希望,那么我们便能看到隐藏在“丧”中的“不丧”,那就是对于未来的期望——当下的自嘲、宣泄都只不过为了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去迎接未来。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陶朱公.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丧文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