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4个条目

后喻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青年文化)

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亦称“青年文化”

目录

什么是后喻文化

  后喻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提出。在现代通讯、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米德认为后喻文化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

后喻文化的来源

  1970年,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在《代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要而言之,前喻文化指的是年轻的要向年长的学习,后喻文化则倒过来,年长的需要向年轻的请教,并喻文化是指不管什么年纪都要一起学习。 [1]

  米德博士通过对当时西方社会现实的分析,意识到人类正处在发展一种与前喻和互喻文化不同类型的新文化的边缘。她在书中大声疾呼,“我相信,我们将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这一文化相异于并喻文化,正如并喻文化经过有序或无序的变化异于前喻文化一样。我将这种新型的文化称之为后喻文化。”对于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来说,后喻文化是前辈向后辈学习的文化模式。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后辈所创造的新文化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导文化。[2]

后喻文化里的代际关系[2]

  米德揭示了后喻文化所具的独特性。代际关系是一种文化关系。代际问的相互认同、理解,只能以共同文化归属感为基础,而这种共同感的取得又有赖于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有赖于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效地传递给下代。一旦传递失效,代际问就会出现文化差异。

  因此,所谓“代沟”,正是由于时代剧变而必然造成的非同代人之问的裂痕。它实际反映的是历史剧变中正在死去的旧文明和尚待分娩中的新文化问的断裂和真空。同时米德也指出了更为尖锐的一面,后喻文化中的代际关系将具有全球化扩散的普遍性。她指出,“在以往的历史中没有任何能有与之比拟,而在我们目今的生活中又十分醒目的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的代沟的产生。”

  也就是说,由迅猛发展的科技引起的文化迅速变迁以及由无所不至的大众传播媒介沟通的多元化世界,使代际差异成为现代世界与生俱来的文化现象。它迫使人们接纳代际间的普遍冲突以及前后代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不同,同时也说明,现今社会的代际冲突己完全不同于互喻文化中初露端倪的局部性冲突。接受代际差异的现实对一些老人来说是痛苦的,也是困难的,意味着要调整自己去重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和文化。米德写道,“长辈是不可思议的孤立的一代,这一事实造成了老一代和新一辈的隔阂”,同时她也强调了当代际冲突的尖锐程度,“今天的长辈比以往任何一代经历的变化都多得多,并因此而竭力地限制、反对年轻的一代,和年轻一代格格不入而年轻人则凭着自己天生的察赋和青春的优势,激烈地反对长辈的过去。”

  在米德看来,无论人们持何种态度,代际冲突总不可避免,而如何达到同一社会中几代人的相互沟通,米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一种对话,老年人应与和未来关系最密切的人,即那些诞生在新世界中的青年进行文流,并强调这种交流不是恢复老人对新一代教化的手段,而是一种“反向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1725亿元交易!微软收购领英LinkedIn.网易新闻.2016-6-14
  2. 2.0 2.1 薛雪. 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中的代际关系[D]. 山东大学, 2010.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后喻文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