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貨幣流動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貨幣流動性(Money Liquidity)

目錄

什麼是貨幣流動性?

  當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時,整個經濟中所有的人都預期利率將上升,從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貨幣而不願持有債券,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將趨於無窮大,若央行繼續增加貨幣供給,將如數被人們無窮大的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所吸收,從而利率不再下降,這種極端情況即所謂的“流動性陷阱”。

  貨幣流動性過剩,指貨幣數量遠遠超出貨幣需求,過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商品,同時在貨幣數量劇增狀況下,貨幣資金為追求高額利潤必然脫離實際生產體系,瘋狂操作大宗商品

  而對金融市場來說,流動性有更廣闊的含義:對各國央行而言,它指對“基礎貨幣”發行和市場流動量的管理,流動性過剩就是指基礎貨幣發行過多,超過了實體經濟的承載力;對商業銀行來說,它是指存款大於貸款的比例,若是存款遠遠地大於貸款,就是流動性過剩;而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流動性是指帳面資產的變現能力,凡是容易變現的資產都屬於流動性資產,而所謂流動性過剩,通常是指可變現資產的過剩。

貨幣流動性的指標

  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是一個關於貨幣需求(或者說 貨幣供應量)的結構指標,其作用在於考察M1和M2之間的協調關係。這一結構指標近年來在我國的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許多關於研究貨幣政策的研究報告中頻頻出現,成為反映貨幣流動性強弱的結構變化、分析社會即期資金狀況、加強金融監測、制定與實施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反映的是企業和居民貨幣需求的不同動機,與居民資產結構變化和經濟市場化發展程度相適應,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從長期趨勢來看,我國的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在1978—1995年呈急劇下降,但是從1996年至今我國的M1/M2則基本保持平穩,這主要體現了這體現了1996年前後我國貨幣化速度和貨幣需求特征的差異。然而,伴隨著貨幣流動性變動長期趨勢的還有其周期性的波動,它主要受到經濟波動、通貨膨脹、利率變動的影響。因為當經濟增長速度加快、通貨膨脹率升高,消費和投資支出相對比較旺盛,個人和企業對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需 求就會升高,於是微觀主體趨向於較多持有流動性強的貨幣,即M1,那麼貨幣流動性指標M1/M2就升高;另外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利率下降時,持有現金與活期存款機會成本就會降低,因此將會導致居民和企業較多持有現金與活期存款,從而導致MI/M2升高。

  M0、M1、M2是貨幣供應量的範疇。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鬆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0、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貨幣流動性主要表現

  目前貨幣流動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 一) 貨幣超額供給

  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衝擊, 人民銀行採取一系列寬鬆的貨幣政策, 但效果遠不盡如人意, 出現了“寬鬆貨幣政策下的通貨緊縮”, 造成貨幣的長期超額供給。1998-2005 年間, 我國貨幣供給增長率遠遠大於經濟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和.

  ( 二) 銀行業存貸差不斷擴大

  自2003年最新一輪巨集觀調控以來, 金融機構的貸款餘額增速逐漸低於存款餘額增速, 而且二者的差距不斷擴大, 出現明顯背離。隨著貸款餘額增速的不斷放緩, 金融機構的存差持續擴大, 貸存比大幅下降。2005 年商業銀行每吸收100 元存款, 大約只有53元轉化為貸款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近一半的資金滯留在金融體系進行體內迴圈。

  ( 三) 超額準備金居高不下

  由於貨幣流動性過剩, 銀行業只能將過剩的流動性以超額準備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銀行超額準備金由2000年末的4000億元增長到2004年末的12650億元, 年均增長率高達32.9%。2005年3月, 人民銀行雖然下調超額準備金率0.63 個百分點, 但金融機構上存人民銀行的超額準備金依然是只升不降, 到9月末, 該數值高達12600多億元。截至2005 年底, 全部金融機構超額儲備率達4.17%。

  ( 四) 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市場流動性出現過剩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大量的資金涌入貨幣市場債券市場, 導致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2005年以來, 由於資金的充裕。銀行間市場發行和交易利率不斷下行,市場收益率不斷降低。

流動性過剩的成因

  從全球背景來說,從2001年開始,美聯儲日本央行持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資金出現了大規模跨境流動,大量資金流入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這是形成流動性過剩的外因;從中國經濟運行的內部環境看,我國的流動性過剩又有著特殊的形成機理,與獨特的金融制度和市場環境密切相關。

  外匯占款的增加

  目前我國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出現“雙順差”,加上2002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引發大量境外套利資金內流,外匯儲備大幅度增長,總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強制性結售匯制度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增加將直接導致外匯占款規模的不斷擴大。

  不合理的儲蓄和投資結構

  儲蓄率高是我國一個非常明顯的經濟現象。企業和居民過高的儲蓄率支持了高投資率的存在。另外,中國銀行業整體產品單一,中間業務很不發達,大量貨幣以儲蓄形式停留在銀行體系中。與之相對應,中國企業的外部融資大量依賴於銀行貸款,供求力量的互應與聯動,最終表現為巨集觀流動性過剩,轉化成信貸和投資的高增長。

  有限的金融資產的供給

  我國日前的流動性過剩有別於全球流動性過剩,主要表現為銀行體系出現流動性過剩。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金融資產的選擇十分有限,供給嚴重不足,資金缺乏出路。

解決流動性過剩的對策

  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市場發展

  解決流動性過剩的一個好的途徑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基金等,提供大量優質的金融資產來滿足資金出路的需求。在美國,基金所持有的資產已經超過了銀行資產。這和我國目前的情況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

  巨集觀貨幣政策方面

  實行更為靈活的匯率制度,抑制投機壓力。人民幣匯率改革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有利於抑制投機壓力。因為在一個較大的浮動空間內,匯率存在雙向走勢,這會給投機資金帶來一定壓力和風險,從而抑制投機。

  進一步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我國的外匯管理長期以來“寬進嚴出”,對內外資企業實行差別待遇,相應放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弱化了對外匯流入的監 控,並加劇了金融體系脆弱性。因此必須逐步建立調節國際收支市場機制管理體制,尤其是發揮利率、匯率等價格杠桿的作用。

  加強國際貨幣合作。流動性過剩問題是全球經濟失衡的一個具體表現,因此還需要通過國際貨幣合作和協調機制的建立來完成。目前,區域經濟一體化迅猛發展,因 此可以先在亞洲地區推進一定程度的匯率政策合作,建立不同經濟體外匯市場的協調機制和各國貨幣之間的穩定機制。

  從長遠看應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降低匯率風險,擴大貿易投資人民幣國際化可降低貿易的匯率風險,增加成員國之間貿易量以及國民收入;降低或取消貨幣兌換的交易成 本,使貿易與資本流動增加;人民幣作為東亞地區的支點貨幣,將會在貿易對價上起到關鍵性作用;相當部分貿易可以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從而大大降低結算風險,擴 大國際貿易交易。

  人民幣國際化還可以節約我國外匯儲備貨幣國際化後,由於貿易結算都使用本國貨幣,不需要過多的外匯儲備,而且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是本國制定,更減少了需要應對貿易赤字、貨幣投機所需要的外匯儲備。我國外匯儲備增長迅猛,高國際儲備對穩定人民幣匯率,體現中國對 外清償能力有很重要作用,但相應儲備成本也很高。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的清償能力可以用人民幣去實現,外匯儲備將會大幅減少。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流動性"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6.52.155.* 在 2008年7月9日 16:37 發表

僅依靠用資本市場來解決流動性過大問題,會不會使流動性變得更無法想像; 我覺得要從整個巨集觀經濟上來著手,創造好的投資環境.

學習中,不知道是否正確

回複評論
邹华跃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2月16日 19:19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