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費森尤斯集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fresenius.de/
目錄 |
費森尤斯集團創立於1912年,總部設立在德國的巴登洪堡。費森尤斯是一家提供透析、醫院和患者家庭醫療護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醫療保健公司。
費森尤斯集團旗下有三大分支:費森尤斯醫療(Fresenius Medical Care)、費森尤斯卡比(Fresenius Kabi)和費森尤斯醫療工程(Fresenius ProServe),分別在全球獨立運營。
費森尤斯醫療是透析產品和服務方面的世界領先者。該公司通過其遍及美國、歐洲、拉美和亞太的1,590個透析中心,向全球122,000名病人提供服務。
費森尤斯卡比是一家為重症和慢性患者提供臨床營養和液體治療的跨國公司。它在所從事的領域居歐洲首位,在亞太和拉丁美洲市場也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
費森尤斯醫療工程專註於國際醫療服務和集團內部設施的管理。
費森尤斯集團經過近一個世紀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型跨國企業,業務涉及藥品、營養、醫療器械、醫院管理等多項與醫療衛生事業相關的產業,在全球擁有近6萬員工,在世界各地設有分支機構、分公司和辦事處。
費森尤斯卡比公司專註於輸液和營養領域,具備獨特而豐富的產品線。公司的願景是致力於成為全球輸液、治療藥物和營養領域的專家。在2003年公司取得了十四億六千歐元的銷售額,一萬一千名員工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
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生產輸液和輸血技術產品, 是歐洲臨床監護輸液泵和輸血技術的先導。所有產品已經獲得了ISO9001、EN46001、IEC601-1或EN60601-1的認證。
費森尤斯卡比公司是歐洲醫療市場在臨床輸液領域的領導者,尤其在註射泵市場,公司擁有大約47%的市場份額。 如此大的市場份額主要歸功於公司具有代表性的臨床監護產品和能夠為臨床提供完整互動式輸液數據管理系統――協奏曲工作站。
1994年費森尤斯與北京製藥企業合資,建立了北京費森尤斯公司,1999年因外方的股權合併,更名為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通過專業化的服務和技術領先的產品,北京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發展迅速,在麻醉和ICU治療領域創立了優異的品牌形象,為該領域的產品線拓展和業務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更好的發揮費森尤斯公司的技術優勢,為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提供更多更優質、更先進的產品和服務,2004年3月費森尤斯卡比亞太有限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辦事處,旨在推動輸液和輸血領域的技術發展,提供用於危重疾病、手術期間的輸血、輸液管理的系列設備和器械,這些設備和器械都擁有最先進的德國技術和馳名歐洲的品牌優勢。
費森尤斯卡比致力於成為全球臨床控制性輸液管理領域的主導者。
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是德國費森尤斯集團與北京製藥廠於1994年合資創建的製藥企業。公司是德國費森尤斯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中方是北京製藥廠(北京萬輝藥業集團 )。註冊資本從1340萬美金增加到現在的2060萬美金,德國費森尤斯目前占65%股份。而且公司與雙鶴藥業是中國的姐妹公司。
公司先進的生產中心擁有一流的技術設備,嚴格高效的管理和具有多年輸液生產製造經驗的高素質員工,確保了公司的產品不僅符合GMP標準,而且沿襲了德國精益求精的質量管理,為醫生和病人提供了全球劃一的高品質產品。
公司目前在中國經營的主要產品有:
賀斯:新一代中分子低取代極羥乙基澱粉,是臨床血液替代產品及容量治療產品中的佼佼者,1999年4月上市,目前在國內高端代血漿產品中銷售額占第一位;今年公司將使賀斯在休克和搶救腦中風的臨床治療中發揮作用。產品口號是:節約用血。
開同:復方a酮酸片,應用於慢性腎衰患者的營養,延緩腎衰進展,糾正代謝紊亂,1996年上市,目前國際市場中尚無同類產品;產品口號是:撥慢腎衰進展的時鐘。
靜安:丙泊酚,用於靜脈麻醉;2000年3月上市。其優秀的產品質量與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是立足市場的重要武器。
此外,還有17種、18種氨基酸,常規輸液等品種。
快速是公司的特點。公司自成立以來,在市場中取得了快速增長。雖經2年業務轉移的打擊,仍保持著向上增長的勢頭。這是公司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打拚出來的結果。去年公司的銷售額已達到1.76億元人民幣。
領先是公司的戰略目標。就是在市場上領先、在成本節約上領先、在技術上領先、在創新上領先。
關愛生命是公司的宗旨。公司不只是生產、銷售藥品的生意人,公司是在救死扶傷。因為沒有公司的產品,有些人可能會失去生命。
費森尤斯卡比亞太區總部設於香港,分支機構遍佈亞太各地。公司在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南韓、印度、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斯裡蘭卡和孟加拉在內的13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其中中國、南韓和印度還設有生產工廠。
中國是費森尤斯卡比亞太區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有兩家合資企業:華瑞製藥和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此外,在北京和無錫還有兩個生產基地。無錫的生產基地通過了歐盟的GMP認證,除供應中國市場外,該工廠還向歐洲國家出口產品。北京的新工廠,除了提供本地之需外,還具備出口全球的潛能。
2005年3月23日晚,雙鶴藥業與費森尤斯卡比(中國)投資公司正式簽署協議,由費森尤斯卡比方面收購雙鶴藥業在雙方合資公司(即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中所擁有的35%股權,收購金額2.5億元人民幣。
對費森尤斯卡比集團來說,收購完成以後,它將獨資經營這家公司;而對雙鶴來說,這一賣,不僅是賣掉了它手中最優質的資產,也等於賣掉了前任董事長喬俊峰的“大輸液帝國”之夢。
在國內製藥行業里,外方為了達到獨資的目的出資數億元人民幣收購合資公司中中方的股份,這還是第一次。業內人士認為,收購事件昭示著製藥行業內外資投資方式的改變:外方獨資將成為趨勢。
“雖然雙鶴的董事會已經批准了收購計劃,但是收購還需要得到股東大會和國有股權監管部門的批准,在批准之前,我們許多東西還不好說。”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儘管如此,該公司殷曉峰總經理還是抽空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別無選擇的聯姻
費森尤斯卡比集團全球年銷售額約70億歐元。該集團在中國有兩家公司,一家是1994年在北京建立的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另一家是由於國際兼併而將外方股份納入集團的華瑞製藥有限公司。
進入中國時,費森尤斯(費森尤斯卡比集團前身)沒有選擇像日本大冢製藥、美國百特這樣經營常規輸液產品,而是選擇經營利潤豐厚的腸外營養靜脈註射藥品。但是,當時這種產品在國內尚無銷售,市場需要從頭開拓。一些專家認為,在這種嚴峻環境下獨資可能更容易掌控公司的經營。但是在當時,費森尤斯只能選擇合資。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政策規定外資製藥企業只能選擇合資,且外方股份不得高於49%,中方股份不得低於51%。時至90年代,政策鬆動,允許外方控股公司。當時費森尤斯找到國內輸液領域的龍頭企業北京雙鶴作為合資對象,1994年工廠建成時,外方持股75%,中方持股25%。公司註冊資金1340萬美元,費森尤斯實際投入2500萬美元。
“當時我們對中國市場一無所知,也希望找一個有經驗的人來領路,一來分享經驗,二來承擔風險。”在費森尤斯卡比集團有著近10年工作經歷的殷曉峰解釋。
早在費森尤斯進入中國之前,日本大冢、美國百特等輸液企業已經進入了國內,但它們早期的經營非常艱難。“我在這兩家企業也都待過。當時輸液的市場還沒有形成,外資企業的經營幾乎處於一種掙扎的狀態。”殷曉峰說。
不僅費森尤斯等輸液企業是這樣,就是後來在中國經歷了輝煌的西安楊森、中美史克也都經歷了一段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因為對外資企業來說,瞭解中國市場的人太少。
分手伏筆
費森尤斯進入中國,看中的是中國市場潛力大,製造成本低。在原料的生產上,費森尤斯有自己的基地,因此在中國生產的藥品原料都採用進口,但是這些原料在中國被混合製成產品,然後才進行包裝,這點不同於一些跨國製藥企業在中國只乾藥品分裝的“活”。
既然是中外合資,合資雙方在經營過程中就會產生爭論,往往會影響到決策的效率。“董事會上雙方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殷曉峰承認,但他不願舉出這方面的例子。
“合資時,雙方所抱的目的顯然是不同的。”殷曉峰說。1994年時,雙鶴雖然是國內重要的輸液產品生產廠家,但並不知道腸外營養靜脈註射液這種高端產品怎樣生產,市場在哪裡,因此,雙鶴是抱著濃厚的興趣來學習經驗的。而費森尤斯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在中國開拓出一片市場,並獲得主導地位。
儘管合資雙方目的不同,但在創業的前幾個階段,雙方的目標還是吻合的,就是都希望企業站穩腳跟,取得成功。但是,正如一位業內專家指出的那樣,“學習總有出師的那一天,而利用拐棍練習走路也必然會有拋開拐棍的一天”。
殷曉峰指出,雖然雙鶴並沒有自己建立與費森尤斯卡比集團產品相衝突的生產企業,但是經過學習,雙鶴完全有能力獨立生產這種產品,而出於在輸液領域擴張的需要,雙鶴的戰略不時與外方發生衝突。
“雙方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獨資,顯然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否則,任何一方不同意,這個合資模式都是不可改變的。”殷曉峰說。
他同時強調,費森尤斯卡比旗下另一家企業華瑞製藥的情況與此不同。華瑞製藥中方股東是中國醫葯集團,該集團主要是以藥品分銷為主的企業,與費森尤斯卡比雙方產品只有互補,不會產生競爭。而雙鶴和費森尤斯卡比集團都是生產藥品的企業,發展到最後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外資製藥企業在中國的難處
“對政策的調整吃不透,是外資製藥企業在中國經營的一大難處。”殷曉峰說。
中國的經濟在迅速發展,而各項政策、有關制度也在不斷調整之中。在製藥領域,有關藥品的定價問題就是關乎所有廠商生死的問題。
3月19日,由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中國醫師協會等部門,集中各方專家啟動聯合編纂《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項目,這標志著我國在頗多爭議的藥品定價方面有可能第一次形成一套行業標準。
“我們非常關心這方面的消息,外資企業非常希望藥品定價過程更公開、更透明。”殷說。
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外資製藥企業在中國經營遇到的另一個頭疼問題。
“實際上,在中國我們已經投入了很多資金進行研發(R&D),我們把研發工作外包給一家中資研究機構,具體名字我不好透露給你。結果知識產權保護讓人很不滿意。”殷顯得無可奈何。
雙方的合同沒有得到嚴格執行,但由於有關法律條文模糊,事情只能不了了之。殷表示,今後在中國的研發計劃還是要進行下去,但是要更加謹慎。
希望提供電子報給予參考謝謝惠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