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生態效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Eco-efficiency)

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

目錄

什麼是生態效益

  生態效益是指人們在生產中依據生態平衡規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統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條件產生的有益影響和有利效果,它關係到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生態效益的基礎是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的良性、高效迴圈。農業生產中講究生態效益,就是要使農業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在物質與能量輸出輸入的數量上、結構功能上,經常處於相互適應、相互協調的平衡狀態,使農業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1]

  人們進行經濟活動是以取得最大限度經濟效益為目的。不產生經濟效益的經濟活動,不僅會造成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中斷,而且會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生態效益是指生態環境中諸物質要素,在滿足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經濟效益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所取得的結果,而經濟活動的生產環節又是整個經濟活動的基礎,決定著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的是勞動者,處於客體地位的是生態環境提供的陽光、空氣、水、土地、動植物、礦石等物質要素。在單位時間內的主客體相結合轉化過程中,如果在勞動者耗費的勞動量和科技水平一定的條件下,生態環境提供的物質要素質量好、數量多,既可產生好的生態效益又可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反之,生態環境提供的物質要素質次量少,不僅會使勞動者數量減少、能力下降,所耗費的勞動量銳減,而且會直接影響生產的產品質量和數量,進而使經濟效益下降。經濟效益所受生態效益的制約表明,人們的經濟活動不能脫離一定質量和數量的生態環境物質要素的支持,經濟效益必須以生態效益為基礎。

  生態環境之所以能產生生態效益,這是由構成生態環境諸多物質要素的功能決定的。人們以什麼方法充分利用生態環境諸物質要素的功能,又採用何種方式使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這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與之相適應的經濟條件決定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人類一方面不斷利用科學技術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中諸物質要素的功能,另一方面則通過商品交換的方式,把生態環境中物質要素的使用價值轉化為價值,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據測算,一顆生長50年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為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的價值為62500美元,涵養水源的價值為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棲息繁衍場所的價值為31250美元,生產蛋白質的價值為2500美元;扣除花果和木材的價值,各項經濟效益的總和達到196000美元。

  生態環境中的諸多物質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統一整體。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雖然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運用不同的手段,主要利用生態環境中的部分物質要素功能,但也會引起其他物質要素的變化,使生態平衡狀況處於不斷地變動之中。毀林墾荒、圍湖造田、亂排“三廢”、過量使用化學製品、捕殺野生動物,雖然可給人類帶來經濟效益,但也僅是眼前的、局部的、短期的經濟利益得以滿足;而由上述行為造成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環境污染、食物鏈中斷、物種減少、資源短缺、使生態失衡災害不斷,給人類全局的、長遠的、持久的經濟利益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是可以統一的。只要在生產經營者和生態環境相結合進行經營活動中,突出其三個特征,就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是突出其社會性,要從微觀入手嚴格巨集觀調控。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事情,可以說生態經濟是全民經濟。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一方面要求人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從自身做起保護和促進生態平衡,使社會再生產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發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要求國家密切關註微觀經濟動態,及時採取有力措施,嚴格調控人們的利益關係,預防和制止某些利益群體在謀求自身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出現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二是突出其歷史性,要在發展生態經濟過程中,繼承前人優秀成果,探索新的辦法註重不斷創新。人類已積累了不少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經驗,我們應該認真借鑒和利用;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又必須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解決當代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善於創新才能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

  三是突出其科學性,充分利用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綜合作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人類的社會再生產活動,是以生態環境為載體以取得經濟效益為目的。因而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要求,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這兩個規律雖然發揮作用的領域和形式不同,但都共同影響著人們生產的物質成果的質量和數量。因此,人們在進行經濟活動中決不可忽視這兩個規律的共同作用,只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而忽視長遠的生態效益。人類在總結無數次自然界的懲罰中,終於在20世紀七十年代,找到了符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要求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從而使世界各國掌握瞭如何發展經濟的科學依據。目前,各國正結合本國以及全球生態變化的實際,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此,人類將在新的認識指導下,去創造全面、持久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治海.生態效益是經濟效益的基礎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Dan,鲈鱼,wasd,泡芙小姐,连晓雾,y桑,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態效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