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模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CPS模式(Creative Problem-solving;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
目錄 |
CPS模式是利用一種系統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策劃技術。它與一般策劃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CPS特別強調策劃者在選擇或執行解決方案之前,應儘可能地想出各種可能的方法。同時,策劃者在思考與選擇解決方案時,不要急於判斷,以免更好的創意被抹煞。CPS策劃模式是一種重要的策劃技術,與一般策劃模式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策劃模式通常針對一個現有的問題來尋找解決方案,而CPS策劃模式強調“無中生有”,即創造一個問題,然後解決它。因此,CPS策劃模式特別適合新產品策劃等創新策劃。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的運作原則有以下幾個:
1.不滿原則:對於現狀或處理方法保持不滿意的態度,並力求改進。
2.開放原則:占除心理障礙,自由運作,入論是問題發現或概念構思開放為首要原則。
3.流暢原則:將腦力激蕩貫穿於整個CPS活動的運作過程,力求產生大量構思,以量取質,求得創造性想法。
4.延緩判斷原則:對知覺的認知善加利用,不妨礙思考的流楊性,進而促進更好的解決方案產生。
5.聯想原則:保持思考的多樣性,由一個引出一連串相關的想法,並利用檢索表與其他工具的協助,來產生類推或隱喻的認知能力。
6.客觀評價原則:通過客觀的評價標準而不是主觀偏見,客觀地判斷想法的價值與可行性。
7.增加知識原則:通過不斷地積累經驗,力求豐富知識,尤其是創造活動的相關知識。
CPS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不少學者都在不斷地對CPS進行完善和調整,逐步發展其問題解決的程式和階段。
(一)五階段CPS流程
帕尼斯在1966年開發出五階段CPS流程:
1、發現事實(Fact Finding,FF);
2、發現問題(Prblem Finding,PF);
3、尋求構想(Idea Finding,IF);
4、發現解答(Solution Finding,SF);
5、尋求可被接受的點子(Acceptance Findlng,AF)。
1967年,帕尼斯和其合作伙伴露絲在CPS特有的發散式與聚斂式思考的基礎上,以圖示法展示出CPS模式的過程.如圖l所示。
(二)六階段CPS流程
1985年,埃薩克森為了讓CPS模式更易學習及運用,作了以下三個修訂:
1.新增一個階段:發現挑戰(Mess Finding,MF)。
2.重新定義FF為發現數據(Data Finding,DF)。它主張有效地解決問題不僅要考慮簡單的事實,更要想到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相關的信息,認為感覺、印象、觀察問題也同樣重要。
3.發展了聚放式思考的指導綱領和技術,以平衡早巳創立完善的發散式思考。聚斂思考可以幫助發散思考“找出重點”。
(三)三成分六階段CPS流程
1987年,埃薩克森進一步修訂了CPS,他發現人們在應用CPS解決問題時,並不會嚴格按著順序使用CPS流程的六個階段,而是會自然地將之組合。埃薩克森註意到人們在進行解決問題時會傾向於把這六個階段組合成三個成分,即準備問題、激發點子、行動計劃,於是他進一步區分出了三個成分的不同,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