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BM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BM效應(BM Effect)或稱B/M效應賬面市值比效應(book-to-market effect)

目錄

什麼是BM效應

  所謂BM效應,指賬面市值比效應,指BM值較高的公司平均月收益率高於BM值較低的公司。關於BM效應,國內外學者已做了許多研究。Fama和French(1992)研究了1963到1990年所有在NYSEAMEXNASDAQ上市股票,發現BM值最高的組合(價值組合)月均收益率超過BM值最低的組合(魅力組合)達1.53%。肖軍,徐信忠(2004)以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滬深股市A股股票為樣本,計算持有一年、兩年、三年的收益率數據,認為BM效應存在。

BM效應產生的原因

  近年來大量實證研究表明 ,股票橫截面收益上市公司的相關特征有關 ,如規模 (SIZE) 、權益賬面市值比(BM) 、杠桿比例股利收益率盈餘價格比和過去收益慣性。由於 CAPM 難以解釋這類關係 ,因此稱之“異象”。學術界對於各種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於“BM 效應”產生的原因 ,即為什麼高 BM 的股票比低 BM 的股票具有更高的收益。目前 ,主要有如下四種觀點 :

  1.Black(1993) ,Mackinlay(1995) 認為 ,BM 效應只是特定樣本在特定檢驗期內才存在 ,是數據挖掘的結果。Kothari 等(1995) 也認為 ,是構造 BM 組合過程中出現的選擇性偏差 (selection bias) 造成BM 效應的存在。但 Chan 等(1991) ,Davis(1994) ,Fama 和 French(1998) 等人通過檢驗美國之外的股市或拉長檢驗期後 ,仍發現 BM 效應顯著存在 ,從而否定了 Black 等人的解釋。

  2. 第二種觀點 (Fama 和 French ,1992 ,1993 ,1996) 認為 ,BM 代表的是一種風險因素 ———財務困境風險。具有困境的公司對商業周期因素如信貸條件的改變更加敏感 ,而高 BM 公司通常是盈利和銷售等基本面表現不佳的公司 ,財務狀況較脆弱 ,因此比低 BM 公司具有更高風險。可見 ,高 BM公司所獲得的高收益只是對其本身高風險的補償 ,並非所謂不可解釋的“異象”。

  3. 第三種觀點(DeBont 和 Thaler ,1987 ;Lakonishok 等 ,1994) 認為 ,BM 效應的出現是由於投資者對公司基本面過度反應造成的。高 BM 公司通常是基本面不佳的公司 ,因此投資者對高 BM 公司的股票價值非理性地低估 ;低 BM 公司則是基本面較好的公司 ,因此投資者對低 BM 公司的股票價值非理性地高估。可見 ,投資者通常對基本面不佳的公司過度悲觀 ,對基本面優良的公司過度樂觀。當過度反應得到糾正後 ,高 BM 公司將比低 BM 公司具有更高的收益。

  4. 第四種觀點(Daniel 和 Titman ,1997) 也認為 BM 和 SIZE 不是風險因素 ,收益並非由風險決定的。實際上 ,BM 和 SIZE 代表的是公司的特征 ,簡稱“特征因素”,其代表投資者偏好 ,並決定收益的高低。高 BM 公司由於基本面較差而價值被低估 ,故稱“價值股”;反之 ,低 BM 公司由於基本面較好而價值被高估 ,故稱“成長股”。由於投資者偏好於持有基本面較好的成長股 ,而厭惡持有基本面不佳的價值股 ,結果導致高 BM 公司具有較高收益。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Vulture,鲈鱼,y桑.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BM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3.232.100.* 在 2010年4月3日 17:17 發表

數據果然不是全部

回複評論
134.155.203.* 在 2014年6月1日 01:11 發表

第一行最後一個詞少打了一個f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