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溫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鮑溫模型是指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鮑溫(H.Bowen)在論文《經濟資源配置中投票的解釋》中通過局部均衡分析,比較了私人產品和純公共產品提供之間的差異,給出的公共產品提供的均衡條件。
假定一個社會中有A和B兩個人,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兩種商品。如圖3-2所示,A對私人產品的需求曲線是DA,B對私人產品的需求曲線是DB,那麼市場需求D = Da + DB,用市場需求曲線DD表示。私人產品的供給曲線為SS。SS和DD相交,決定了市場均衡價格P和數量Q。在市場上,個人A和B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在價格為P的前提下,A消費的私人產品數量為QA,B的數量為QB,且Q = QA + QB。對於價格而言,它等於邊際成本,即P=MC。
2、公共產品的需求和供給
公共產品的需求和供給如圖3-3所示。個人A對公共產品的需求曲線為D_A,B對公共產品的需求曲線是DB,那麼市場需求D = DA + DB。需求曲線DD與公共產品的供給曲線SS相交於一點,並決定了市場均衡價格P和數量Q。在公共產品需求和供給中,母個人都是數量的接受者,這樣,A和B所消費的公共產品數量都是Q,但A所支付的價格是PA, B支付的是PB,且P = PA + PB。
對於公共產品的價格而言,它等於邊際成本,但這個邊際成本是A和B所支付的價格之和,即P = MC = PA + PB。
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私人產晶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的橫向相加,而公共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的縱向相加。之所以出現這種差異,是由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征的差異,即私人消費性與共同消費性的差異所決定的。個人A和B所消費的公共產品數量之所以一樣,是因為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
與私人產品的需求曲線不同的是,公共產品的需求曲線是虛擬的。消費者購買私人產品所支付的貨幣數量,會反映其對私人產品的實際需求,但市場無法直接提供公共產品的實際需求信息。這裡所假定的某人對公共產品的需求曲線。只是模擬市場作出的。這種假定的意義在於突出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需求上存在的差異。
圖3-3中向下傾斜的虛擬需求曲線,表明個人的公共產品的邊際效用也是遞減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純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所必須滿足的條件:①個人價格=邊際成本;②邊際替代率=邊際成本;③邊際評價=邊際成本。
為什麼兩個圖像的需求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