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繩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風險繩理論是一根鉸繩,它由若幹股子繩鉸結而成。這根繩能吊起多重的水桶,並不由其中負載能力最小的子繩決定,它取決於所有影響因素的協同作用,取決於繩子的整體負荷能力。
風險繩理論說明改變組織內部要素的關係就能夠改變整體能力水平,整體能力大於個體能力之和,目標結果依賴於合力。置身於“風險社會”尋求最佳目標,最好的辦法是最大發揮自身優勢,同時,重組要素關係,彌補自己的弱項和不足,運用整體合力使系統整體能力最大。
不放棄薄弱子繩動態改善的使命,也不拋棄優勢子繩的現實作用,緊盯目標,揚長避短,促長補短,合力負載。這就是風險繩定律的真正涵義。
在一個成功因素多樣,又沒有唯一的前後工序關係,,能力有長短,水平有高低,成功因素無法強求一致的狀況下,又期望在這樣“不完美”的風險世界里實現目標。
只要具有這種特征,凡是擁有目標壓力或願景憧憬,無論是組織形態還是自然個人,風險繩理論都在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會引發人們對組織成功學和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深入思考。無疑,它不同於木桶理論\瓶頸理論,是與木桶理論並存的成功理論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