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評價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預評價是指被評價者進行的自我評價,也叫預備性評價,通常是被評價對象的自我評價。預評價不僅可以為後續的再評價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也可以促使被評價對象自我診斷、自我整改。
預評價的作用[1]
能否形成準確的價值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全面地收集關於被評對象的有關信息。由於時間和條件上的限制,完全由來自被評單位外部的專家組很難掌握被評對象的全面情況。尤其是關於被評對象的某些失誤與教訓,由於心理和利益上的原因,一些被評單位往往不情願全面地向專家組提供。但在預評價的情況下,因不存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結果就會大不一樣,被評者對自己的情況最熟悉,而且在自評過程中揭露自身工作的失誤和教訓時,心理上的障礙也易於消除,因而能提供比較全面而客觀的評價信息。這些評價信息不僅是搞好預評價的必要條件,而且是搞好後續正式評價的重要基礎。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預評價活動深入的程度,決定了正式評價時信息的足夠程度。
有利於充分發揮評價活動促進改革、推動工作的作用。
教學質量評價具有診斷問題、促進被評對象深化改革、提高工作質量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能否得到真正的發揮,歸根到底,還得看被評對象自身的積極性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調動。由於預評價是被評單位的自我評價,因而有利於充分發揮被評對象均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預評價中,被評單位對自身的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和分析,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節,從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由於在預評價過程中要做層層發動工作,是教職員工思想最活躍、註意力最集中的階段,因而也是推動改進工作最為有利的時機。
有利於大大減輕評價組織者的工作負擔,提高正式評價工作的效率。
預評價作為一種自我評價,它並不完全等同於被評單位內部自行組織的自我評價。一方面它具有後者的一般功能,另一方面它還具有為正式評價提供詳實、必要的文字和數據資料等基礎材料的功能。在正式評價時,評價專家組只需根據評價標準對被評單位的自評材料逐一核實,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鑒別和篩選,就可以作出評價結論。這就在工作量上大大減輕了評價組織者和評價者的負擔,從而有利於提高評價工作的效率。
- ↑ 梁明義,王本強,馬越.職業教育知識實用手冊:職業教育基本概念與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內涵.蘭州大學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