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沃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霍華德·沃德(Howard Ward)——世界著名領導力專家,西方管理學教育引入中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目錄 |
霍華德·沃德教授是世界著名領導力專家,西方管理學教育引入中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曾任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始教授。現為北歐國際管理學院創始院長,名譽院長,在北歐國際管理學院長期任教。
霍華德教授是北歐國際管理學院創始院長。他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及中歐前身(CEMI,China-EC Management Institute)的創始教授。他1984年開始在中國執教,迄今29年,是把西方管理學教育引入中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霍華德教授也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EDP,The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創始人之一。他的教學活動主要涉及變革管理、組織行為、領導藝術、跨文化團隊建設和人力資源。
霍華德教授具有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曾在英國、法國和愛爾蘭的米其林輪胎公司工作了9年。在此期間,他先是進入商務部工作,然後又在人力資源部工作了5年。離開米其林公司之前,他曾是米其林北愛爾蘭巴利米納工廠的人力資源經理。
霍華德教授曾指導過的中、外企業將近500家,其中包括許多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知名的中國企業,如華為技術、平安保險、網易、阿裡巴巴、淘寶、諾華諾德、東勝油田、聯想、歐萊雅、雀巢、東方國際集團、阿托菲納、施耐德、諾維信、羅氏、賽諾菲-安萬特、諾華、禮來、美聯社穆勒、步步高、OPPO、諾和諾德、中海油、上藥集團、賽達、光明乳業、四環製藥、柯達、中智和恆源祥等。此外,霍華德教授還為多家中資企業開展了許多咨詢項目,如1996年光明乳業的企業文化建立項目。
霍華德·沃德的投資事例[1]
價值投資崇尚買入價格被低估的公司,也就是說,以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好的“商品”。而在霍華德·沃德看來,“物美價廉”的背後通常會有風險潛伏。對於自己認為“物有所值”的好企業,霍華德願意支付自己認為合理但也許並不便宜的價格。
1995年3月,霍華德·沃德接手了名噪一時的加貝利基金,當時,前任基金經理伊拉莎白·巴拉威爾在和老闆馬利奧·加貝利大吵一架後拂袖而去,給霍華德留下的不僅是加貝利基金優異的投資業績,還有明星光環下的巨大壓力。從明星基金經理手中接管明星基金,在明星的光環和壓力下,帶領明星基金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這對於任何一個基金管理人來說,挑戰和壓力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彼時的霍華德卻是在業界尚屬無名之輩,質疑之聲撲面而來,不過,霍華德·沃德做到了。
“當時有記者採訪我,我的回答與今天我給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多年以後霍華德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果你確實想在這個行業中表現出色,自己就有了壓力,這是一種表現出色的內心愿望,它並非來自外部”,“必須排除新聞界或者這個行業中的噪音,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讓閑言碎語隨風飄散吧。”霍華德的這份淡定,也使得他在與以難以相處而出名的老闆——馬利奧的合作變得愉快而輕鬆。
跟絕大多數投資管理人一樣,在投資時,霍華德把自下而上的個股精選和至上而下的行業配置結合在一起,但霍華德獨到之處是儘量避開那些從統計學角度看上去超級便宜的股票,“當某隻股票超級便宜時,一般都有很好的理由,讓你掏錢買一樣好得不像真實的東西,你就得三思而後行了。”
霍華德建立一套自己的盈利評估標準,“它可以向我顯示,一隻股票在5年時間跨度內可使用的合乎邏輯的價格”,在精選公司的時候,他格外註重企業的競爭優勢,比如是否有專利產品;是否具有主導地位的品牌;比如是否有“特許權”,這也意味著該企業沒有多少競爭對手;再比如CEO的才幹和品質,霍華德舉了一個例子,AT&T原本日益萎縮的業務,在更換一任新領導後,僅僅用了18個月,就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公司,“幾乎是一夜之間,他成為全美最大的電纜電視營運商。”而另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史蒂夫·喬布斯和他的“蘋果”。
霍華德篤定地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投資,“我認為,華爾街的分析師可以提供很好的信息,但是按照他們的打分購進是很危險的,他們的工作是產生支持企業的交易和債券,沒有必要告訴你進出股票的最佳時機,評價公司時,你必須是獨立的,你必須依賴你的理念和經驗來做。”不過,霍華德也知道,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花很多年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才不會因為沒照著華爾街那群人說的去做而忐忑不安。”
這個人對我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