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裡斯悖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公元前5世紀,芝諾為了捍衛他老師巴門尼德的學說,用他關於無限、連續及部分和等知識,提出了著名的運動悖論和多悖論,以表明運動和多是不可能的。他的結論在常人看來當然很荒謬,但他居然給出了乍看起來頗令人信服的論證,故人們常常稱這些論證構成了悖論或佯謬。他的悖論在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里被概括為以下四個:二分法、阿喀琉斯、飛矢不動、運動場。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基裡斯和飛矢不動。
悖論:若慢跑者在快跑者前一段,則快跑者永遠趕不上慢跑者,因為追趕者必須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發點,而當他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發點在等著它,有無限個這樣的出發點。
阿基裡斯是希臘傳說中跑得最快的人。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發現在他前面100米遠的地方有一隻大烏龜正在慢慢地向前爬。 烏龜說:“阿基裡斯! 誰說你跑得最快?你連我都追不上!”阿基裡斯回答說:“胡說!我的速度比你快何止百倍!就算剛好是你的10倍,我也馬上就可以超過你!”烏龜說:“就照你說的,我們來試一試吧!當你跑到我現在這個地方,我已經向前爬了10米。當你再向前跑過10米時,我又爬到前面去了。
每次你追到我剛剛經過的地方,我都又向前爬了一段距離。你只能離我越來越近,卻永遠也追不上我!”阿基裡斯說:“哎呀!我明明知道能追上你,可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有趣的悖論,是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來的。在2 000多年的時間里,它使數學家和哲學家傷透了腦筋。先看下麵的圖:
阿基裡斯在A點時,烏龜在B點;他追到B,它爬到C;他追到C,它爬到D,……我們看到,阿基裡斯離烏龜越來越近,也就是,AB,BC,CD,……這些線段越來越短,每個都只有前一個的1/10,但是每一個線段的長度都不會是0,這就是說,當阿基裡斯按上面的過程去追烏龜時,在任何有限次之內他都追不上烏龜。 那麼,阿基裡斯真的追不上烏龜了嗎? 當然不是。所以會產生上述困難,是因為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由於那些線段越來越短,阿基裡斯跑完那些線段所用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下一次只相當於上一次的1/10。芝諾悖論的關鍵是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時間測度。原來,我們用來測量時間的任何一種“鐘”都是依靠一種周期性的過程作標準的。如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月亮的圓缺變化,一年四季的推移,鐘擺的運動等等。人們正是利用它們迴圈或重覆的次數作為時間的測量標準的。芝諾悖論中除了普通的鐘以外,還有另一種很特別的“鐘”,就是用阿基裡斯每次到達上次烏龜到達的位置作為一個迴圈。
用這種重覆性過程測得的時間稱為“芝諾時”。例如,當阿基裡斯在第n次到達烏龜在第n次的起始點時,芝諾時記為n,這樣,在芝諾時為有限的時刻,阿基裡斯總是落在烏龜後面。但是在我們的鐘錶上,假如阿基裡斯跑完AB(即100米)用了1分鐘,那麼他跑完BC只要6秒鐘,跑完CD只需 0.6秒,實際上,他只需要1 又1/9分鐘就可以追上烏龜了。
因此,芝諾悖論的產生原因,是在於“芝諾時”不可能度量阿基裡斯追上烏龜後的現象。在芝諾時達到無限後,正常計時仍可以進行,只不過芝諾的“鐘”已經無法度量它們了。 這個悖論實際上是反映時空並不是無限可分的,運動也不是連續的。
很像一個關於繩子的故事,先取其半,其半再取其半,迴圈復之,無窮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