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資產管理理論又稱流動性管理理論,是最傳統的商業銀行管理理論。早期商業銀行家認為銀行的負債主要取決於客戶的存款,銀行對此沒有決定權,是被動的。而商業銀行可以主動安排自己的資金運用,合理安排資產結構,通過資產業務獲得儘量高的利潤,並保證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銀行管理關鍵在資產管理,在既定負債所決定的資產規模前提下,實現資產結構的最優化。
根據資產管理理論的分類,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商業貸款理論,又叫真實票據理論。商業貸款理論認為,銀行的資金,來源於客戶的存款,而這些存款是要經常提取的。銀行只能將資金短期使用,而不能發放長期貸款或進行長期投資。其次,只有商業貸款能滿足銀行的既能保持安全性,又有收益,並具有短期貸款性質的要求。
可轉換理論認為:銀行的貸款不能僅依賴於短期和自償性。只要銀行的資產能在存款人提現時隨時轉換為現金,維持銀行的流動性,就是安全的,這樣的資產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不管是否有自償性,都可以持有。
預期收入理論認為:商業銀行的貸款,應當根據借款人的預期收入或現金而制定的還款計劃為基礎。只要借款人的預期收入有保證,即使它是長期貸款,或是不能很快轉換的資產,也不會給銀行帶來流動性問題。
資產管理理論的局限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認為人是純粹的“經濟人”,工人最關心的是自己的金錢收入;
- 偏重管理技術因素,忽視人的社會因素;
通俗易懂,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