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選擇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貨幣選擇法就是在對匯率變化進行正確預測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計價和結算貨幣以規避風險[1]。
該方法是經濟主體通過涉外業務中計價貨幣的選擇來減少外匯風險的一種管理手段。在國際收支中,所使用的計價貨幣不外乎有兩類:硬貨幣和軟貨幣。所謂“硬”貨幣指的是匯率保持穩定,且有上浮趨勢的貨幣;而所謂“軟”貨幣,指的是匯率不穩定,且有下浮趨勢的貨幣[2]。
在實際的交易中,選擇哪種貨幣作為計價貨幣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它涉及到交易雙方的實力和一些國際慣例。例如,如果以本幣作為計價貨幣,外匯風險則轉移到交易對手一方,出口以本幣計價的比例高,說明海外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強烈。從國際慣例來說,目前使用國際關鍵貨幣——美元的情況較多,特別是各種原材料和原油的交易;而對於工業製成品來說,如果出口國的貨幣為可自由兌換貨幣,則以出口國貨幣為計價貨幣的機會較多[2]。
貨幣選擇法的做法[1]
通常做法是合理選擇軟幣、硬幣。所謂軟幣是指匯充疲軟且有貶值趨勢的貨幣;所謂硬幣則是匯率堅挺且有升值趨勢的貨幣。
一般而言,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當對方國家貨幣是硬幣時,向對方國家出口商品應力爭使用對方貨幣結算,從對方國家進口商品應力爭作用本國貨幣或軟幣結處。而當對方國家貨幣是軟幣時,向對方國家出口商品應力爭使用本國貨幣或硬幣結算,從對方國家進口商品應力爭使用對方貨幣結算。
同時,採用由多種貨幣組成的組合貨幣或一攬子貨幣進行計價和結算,也可以十分有效的分散風險。但由於各貨幣的軟硬並不是絕對的,軟硬有時會出現轉變,交易雙方都想爭取到對自己有利的合同貨幣是不可能的。因此,貨幣選擇法有時做不到或做到了也並不能保證經濟主體避免交易風險的損失。
經濟主體在外匯風險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