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莫森悖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簡·莫森(Jan Mossin)是最早研究保險需求的主流經濟學家,1968年他在《政治經濟學雜誌》(JPE)上發表的《理性保險購買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以下兩個非常有名的觀點:

  第一,當保費是在保單精算價值(純保費)的基礎上加上一個正比例的附加費用而形成時,對於規避風險的個體來說,最優的選擇是購買部分保險(不足額保險);

  第二,如果該個體具有遞減的絕對風險規避繫數,那麼,保險就是一種“劣質品”。這一結論是建立在兩個暗含的假設基礎上的,即個體只面對一種風險,並且處於風險中的風險標的數量是固定的(與財富或者收入無關)。

  然而,莫森的結論顯然與現實不相符。對經濟生活的實際觀察表明,個人在投保時並不總是購買不足額保險,而且保險也不是一種劣質品。因為,如果說保險是一種劣質品的話,那麼保險在貧窮國家應該更加繁榮,在發達國家則應當相對蕭條,而現實並不是這樣。由此不難看出,莫森這篇論文提出了兩個悖論。那麼後人是怎樣解釋這兩個悖論的呢?

  第一個悖論(最優選擇是否為不足額保險)吸引了眾多學者的研究興趣。有人指出,如果改變保費的定價假設,這一結論將難以得出。比如,假定保費的附加費用是一次性支付(類似總量稅),那麼足額保險將是最優選擇①。還有一些學者指出,如果改變一下個人的行為假設,那麼,莫森的結論將會被弱化甚至完全不成立。不過,最有意義的突破還是分析範圍的擴大。這一突破發生在 80年代初期,它是人們通過把保險作為一種財務上的賠償請求權這一觀察事實納入分析框架而取得的。其實,早在1959年馬克維茨就已經認識到,對金融資產的需求是針對一組證券組合,因此必須考慮各種資產的隨機收益率之間不完全的相關性(Markowitz,1959)。Mayers和Smith(1983)等人最先將這一分析邏輯應用到保險業。根據證券組合的分析邏輯,對一種風險的保險需求不應與決策者面對的其它風險割裂開來而孤立地分析。也就是說,即使各種風險能夠相互獨立,保險需求也是不可分的。當一個人考慮對某種風險的需求時,他必須考慮所面對的其它風險,考慮該種風險與這些其它風險的相關性,考慮這些其它風險是否可保以及在什麼條件下可保,而且還要考慮某些保險是不是強制性的或者是否可以享受補貼,等等。因此,當一種風險與其它風險存在負相關性時,對此種風險購買部分保險(不足額保險)就有可能是最優選擇;相反,如果此種風險與另外一種不可保風險呈現正相關關係,那麼,不管該保險的定價是否公平,足額保險都將可能是最優選擇。在考慮證券組合的情況下,對可保風險購買足額保險的理由在於保險市場本身的不完備。這樣,在不改變莫森分析模型本身(期望效用模型)的情況下,人們通過拓展分析的視野解決了莫森的悖論。

  對於第二個悖論來說,曾有一部分學者認為保險不僅是一種劣質品,而且還是一種吉芬品。但總起來看,人們對這個悖論的興趣不大,這有兩個原因。首先,人們很快就認識到,保險是一種財務上的賠償請求權,它並不適合於我們從一般消費品中總結出來的產品概念;其次,莫森的結論所賴以成立的前提條件在現實中基本上不存在。因為莫森假定:個人的財富可以增加,但其中處於風險中(有可能遭受損失)部分的財富數量保持不變。而在實際經濟生活中,財富數量變化通常意味著有可能受損部分的財富數量(風險標的數量)也在變化,這對解決第二個悖論已經足夠。

①很明顯,如果引入信息不完全此悖論也可解快。如假定被保險人對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數量)發生高估,那麼即使附加費用是按照一固定比例確定,被保險人的最優選擇還是足額保險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山林,Kuxiaoxue,Cabbage,Dan,Yixi,HEHE林,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莫森悖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