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延滯損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滞留损失)

延滯損失(damage for detention)

目錄

什麼是延滯損失[1]

  延滯損失又稱為“滯留損失”、“滯期損失”、“超滯期”等,是指因某些原因使船舶滯留在港口而使船舶出租人遭受損失,由承租人賠償給出租人的一種非約定性損失。

延滯損失的產生

  延滯損失與航次租船中的“滯期費”是不同的,後者是一種約定賠償金,只要船舶承租人未能按租船合同約定完成裝卸作業,也不管船舶出租人是否存在實際損失,均要賠償。而延滯損失並非租船合同當事人事先約定的,它是因船舶承租人的過失或非承租人的其他原因,造成船舶出租人產生實際損失,按照損失大小進行賠償的金額。

  常見的延滯損失產生的幾種情況如下:

  1.合同中有裝卸時間的規定,但沒有滯期費費率的約定。

  2.合同中有關於滯期時間的約定。

  3.在CQD條款下產生的延滯。

  4.船舶承租人未按時提供貨物產生的延滯。

  5.其他原因。

延滯損失的分析及責任認定[2]

  延滯損失和滯期費具有完全不同的內涵。滯期費通常是船租雙方在合同中訂立滯期費條款,滯期費的金額是雙方事先同意的一種約定損害賠償。而延滯損失是指由租方造成的、與貨物裝卸工作無關的延誤損失。在CQD(Customary Quick Despatch)條款下或“沒有滯期、沒有速遣”情況下,船東對於因租方違約造成的船舶延誤可以向租方索賠延滯損失。在金康合同1976年範本中,規定滯期時問只有10天,那麼超過這lO天以後發生的就是延滯損失。但船東須對該部分延滯損失負舉證責任,通常這些損失是以船東在市場中可賺取的運費租金為計算標準的。對於本案,在裝港租方指定的代理辦理船舶離港手續時,應視為船方的代理,該代理未及時辦理該輪的離港手續致使船舶延滯,責任不應由租方承擔,而應由船方自己承擔。

參考文獻

  1. 呂鳴編著.海商法.中國商務出版社,2008.6.
  2. 孟於群著.國際海運疑難典型案例精析.中國商務出版社,2009.0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延滯損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