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模擬現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模擬現實(simulation hypothesis)

目錄

什麼是模擬現實

  模擬現實(simulation hypothesis),“模擬假說”“模擬假設”或者“模擬理論”是指所有的現實,包括地球和宇宙的其他部分,實際上都可以是人工模擬,例如電腦模擬

  模擬現實與哲學史上的各種其他懷疑情景非常相似。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以目前的形式推廣了這一假設。這種假設與我們所有的感性經驗相兼容的說法被認為具有哲學懷疑論形式的重大認識論後果。這一假設的版本也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在許多故事和電影中作為一個中心情節。

  簡單說:我們永遠不可能證實我們生存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模擬現實的起源

  關於現實是一種幻覺這一基本論點,有著悠久的哲學和科學歷史。這種懷疑的假設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莊子的“蝴蝶夢”,或瑪雅的印度哲學,或古希臘哲學中的Anaxarchus和Monimus將現存的事物比作場景畫,並假設它們類似於在睡眠或瘋狂中經歷的印象。

  勒內·笛卡兒(RenéDescartes)也將該假設的一個版本理論化,作為哲學論證的一部分。

   Nick Bostrom的假設:

  許多科幻作品以及一些嚴肅的技術專家和未來學家的預測都預測,未來將有大量的計算能力。讓我們暫時假設這些預測是正確的。後人可能會用他們超強的電腦做的一件事就是對他們的祖先或像他們祖先一樣的人進行詳細的模擬。因為他們的電腦非常強大,他們可以進行大量的模擬。假設這些被模擬的人是有意識的(如果模擬足夠精細,如果思維哲學中某個被廣泛接受的立場是正確的,他們就會有意識)。那麼,像我們這樣的絕大多數人可能不屬於原始種族,而是屬於由原始種族的高級後代模擬出來的人。

   Nick Bostrom的結論:

  因此,有可能認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會理智地認為,我們可能是在模擬的頭腦中,而不是在原始的生物頭腦中。

  因此,如果我們不認為我們現在生活在電腦模擬中,我們就沒有資格相信我們的後代會對他們的祖先進行大量這樣的模擬。

  Nick Bostrom的模擬論證: [1]

  2003年,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提出了一個他稱之為“模擬論證”的三元悖論。儘管名字如此,博斯特羅姆的“模擬論證”並沒有直接證明我們生活在模擬中;相反,博斯特羅姆的三重困境認為,三個看似不太可能的命題中的一個幾乎肯定是正確的:

  “達到人類後階段(即能夠運行高保真祖先模擬)的人類級文明的比例非常接近於零”,或

  “對模擬其進化歷史或其變體感興趣的後人類文明的比例非常接近於零”,或

  “在所有有我們這種經歷的人中,生活在模擬環境中的比例非常接近。”

  三元悖論指出,技術成熟的“後人類”文明將擁有巨大的計算能力;如果他們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運行“祖先模擬”(即對祖先生活的“高保真”模擬,從現實到模擬祖先都無法區分),那麼宇宙(或多元宇宙,如果存在的話)中模擬祖先或“模擬人”的總數將大大超過實際祖先的總數。

  博斯特羅姆接著使用了一種人類推理來聲稱,如果第三個命題是這三個命題中的一個是正確的,並且幾乎所有有我們這種經歷的人都生活在模擬中,那麼我們幾乎肯定生活在模擬之中。

  博斯特羅姆聲稱,他的論點超越了經典的古代“懷疑論假設”,聲稱“……我們有有趣的經驗理由相信關於世界的某種分離主張是正確的”,三個分離命題中的第三個是,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生活在模擬中。

  因此,博斯特羅姆和大衛·查默斯等與博斯特羅姆觀點一致的作家認為,“模擬現實”可能有實證原因,因此模擬現實不是一種懷疑假設,而是一種“形而上學假設”。

  博斯特羅姆表示,他個人認為三個三悖論命題中哪一個是正確的,沒有有力的論據:“如果(1)是真的,那麼我們幾乎肯定會在達到後人類之前滅絕。如果(2)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先進文明的進程中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趨同,以至於幾乎沒有任何人願意運行祖先模擬,並且可以自由運行。如果(3)是真的,那麼我們幾乎肯定生活在模擬中。在我們目前無知的黑暗森林中,在(1)、(2)和(3)之間大致平均地分配一個人的信任似乎是明智的……我註意到,聽到模擬論證的人通常會說,“是的,我接受這個論證,很明顯,獲得的是可能性。”但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n。有些人認為(1)是真的,有些人則認為(2)是真,還有一些人認為(3)是真。”

  作為三元悖論的推論,博斯特羅姆表示:“除非我們現在生活在模擬中,否則我們的後代幾乎肯定不會運行祖先模擬。”

  模擬現實的物理測試假設

  2012年,波恩大學(現位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塞拉斯·R·比恩(Silas R.Beane)和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佐赫·達沃迪(Zohreh Davoudi)和馬丁·J·薩維奇(Martin J.Savage)在一篇聯合論文中提出了一種測試一種模擬現實的方法。

   在有限計算資源的假設下,宇宙的模擬將通過將連續時空劃分為一組離散的點來進行。與晶格規範理論學家今天進行的從強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論(稱為量子色動力學)構建原子核的微型模擬類似,在他們的工作中研究了類似網格的時空的幾個觀測結果。提出的特征之一是超高能宇宙射線分佈的各向異性,如果觀察到,這將與這些物理學家的模擬現實一致。2017年,坎貝爾等人在他們的論文《論模擬理論的測試》中提出了幾項旨在測試模擬現實的實驗。

  2019年,哲學家普雷斯頓·格林(Preston Greene)建議,最好不要發現我們是否生活在模擬中,因為如果發現這是真的,這種瞭解可能會結束模擬。

  博斯特羅姆人道主義推理批判

  進一步信息:人類原理

  博斯特羅姆認為,如果“所有有我們這種經歷的人中,生活在模擬環境中的比例非常接近”,那麼我們很可能生活在模擬中。一些哲學家不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模擬人”可能不像未模擬的人類那樣有意識地經歷,或者他們是人類而不是模擬人對人類來說是不言自明的。

  哲學家巴裡·戴恩頓(Barry Dainton)修改了博斯特羅姆的三重困境,用“神經祖先模擬”代替博斯特羅姆“祖先模擬”(從缸中的字面大腦,到遙遠的未來人類,他們會產生高保真的幻覺,認為自己是自己的遠祖),基於每一個哲學學派都同意,足夠高技術的神經祖先模擬體驗與非模擬體驗是無法區分的。即使高保真電腦模擬人從未意識到,戴恩頓的推理得出了以下結論:要麼人類水平的文明達到了人類後階段,能夠並願意運行大量神經祖先模擬的比例接近於零,要麼我們處於某種(可能是神經)祖先模擬中。

  一些學者斷然拒絕或對人類推理不感興趣,將其斥為“僅僅是哲學的”、不可辯駁的或本質上不科學的。

  一些評論家認為,我們可能是第一代人,而所有有一天會被創造出來的模擬人都還不存在。

  宇宙學家肖恩·M·卡羅爾(Sean M.Carroll)認為,模擬現實導致了一個矛盾:如果我們是典型的,就像假設的那樣,而我們沒有能力進行模擬,這與論證者的假設相矛盾,即我們很容易預見到其他文明最有可能進行模擬。

  物理學家弗蘭克·威爾切克(Frank Wilczek)提出了一個經驗上的反對意見,他說宇宙法則具有“不適用於任何事情”的隱藏複雜性,而且法則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所有這些在模擬中都是不必要的和無關的。他進一步認為,模擬論證相當於“乞求問題”,因為模擬宇宙的潛在現實的性質是“令人尷尬的問題”。“好吧,如果這是一個模擬的世界,那麼它是由什麼組成的?這有什麼規律?”

  三元悖論中反對模擬現實的論點

  一些學者接受三元悖論,認為第一個或第二個命題是真的,而第三個命題(我們生活在模擬中的命題)是假的。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使用博斯特羅姆的三重困境作為反對近無限多重宇宙的一個可能論點的一部分。這一論點如下:如果有一個近乎無限的多元宇宙,就會有人類後文明在運行祖先模擬,因此我們會得出一個站不住腳的、科學上弄巧成拙的結論:我們生活在模擬中;因此,通過還原和荒謬,現有的多元宇宙理論很可能是錯誤的。(與博斯特羅姆和查默斯不同,戴維斯(以及其他人)認為模擬現實是自取滅亡的。)

  一些人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技術證明能夠促進足夠高保真的祖先模擬的存在。此外,沒有證據表明後人類文明創造這種模擬在物理上是可能的或可行的,因此就目前而言,第一個命題必須是正確的。 此外,還有計算限制。

  物理學家馬塞洛·格萊塞反對後人類有理由運行模擬宇宙的觀點:“……如此先進,他們會收集到足夠的關於他們過去的知識,對這種模擬幾乎沒有興趣……他們可能會有虛擬現實博物館,在那裡他們可以體驗祖先的生活和苦難。但對整個宇宙進行全面的、耗費資源的模擬?聽起來像是巨大的時間浪費。Gleiser還指出,沒有合理的理由停止在一個模擬級別,這樣模擬的祖先可能也在模擬他們的祖先,等等,產生了類似於“第一原因問題”的無限回歸

模擬現實的擁護者

  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與喬·羅根(Joe Rogan)的一次播客中表示,“如果你假設有任何改進的速度,游戲最終將無法與現實區分開來”,然後得出結論,“我們很可能處於模擬狀態”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是該假說的另一位備受矚目的支持者,他在NBC新聞採訪中表示,該假說是正確的,給出了“超過50%的可能性”,並補充道:我希望我能提出有力的反對意見,但我找不到。

模擬現實的應用

  在哲學中的其他用途

  除了試圖評估模擬現實是真是假,哲學家們還用它來說明其他哲學問題,特別是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大衛·查默斯(David Chalmers)認為,模擬人可能會懷疑他們的心理生活是否受環境物理的支配,而事實上這些心理生活是單獨模擬的(因此,事實上,不受模擬物理的支配)。

  Chalmers聲稱,他們最終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思想並不是由物理原因造成的,並認為這意味著笛卡爾二元論不一定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哲學觀點的問題,儘管他並不贊同這種觀點。關於個人身份的哲學觀點也提出了類似的論點,認為你可能是另一個人,而不是你自己,以及關於誇誇其談的觀點,認為顏色可能看起來與他們不同(反轉光譜場景)。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都聲稱,這一切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將心理生活與模擬物理聯繫起來。

  流行文化中的體現

  第一個將現實作為模擬的基本概念表述出來的是公元前380年的柏拉圖,他在著名的《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中描述了從小就被監禁的人(但不是從出生起),這導致人們相信,基於人工光的現實表現是真實的,而事實上,它們是一種虛構的幻覺。

  模擬現實類科幻題材

  50多年來,科幻小說一直強調虛擬現實人工智慧電腦游戲等主題。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Jokster》(1956年)探討了幽默實際上是一種由研究人類的外星人強加給外界的心理研究工具的想法,類似於人類研究老鼠的方式。

  丹尼爾·加盧耶(Daniel F.Galouye)的《模擬器-3》(1964年)(另一個標題:假冒世界)講述了一個虛擬城市的故事,它是為市場研究目的而開發的電腦模擬,其中模擬的居民擁有意識;除了一個居民之外,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世界的真實本質。

  這本書被拍成了一部由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執導的德國電視電影《電線上的世界》(1973)。電影《十三樓》(1999年)也大致基於這本書。

  《我們可以為你批發記住》是美國作家菲利普·K·迪克的短篇小說,1966年4月首次發表在《幻想與科幻雜誌》上,是《全面回憶》(1990年電影)和《全面回憶(2012年電影)》的基礎。

  在1983年的電視電影《記憶銀行透支》中,主角花錢讓自己的大腦連接到模擬中。

  1993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 Trek:Next Generation)一集《瓶中的船》(Ship in a Bottle)探討了人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模擬中的想法,皮卡德在最後假設,也許他們也在桌子上的一個盒子里進行模擬。這也是戲劇性諷刺的一種可能用法,演員和觀眾都意識到電視節目確實是一種模擬。

  1999年的電影《黑客帝國》也重覆了同樣的主題,該片描繪了一個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當代世界的模擬場景中奴役人類的世界。

  2012年的戲劇《電線世界》部分靈感來自博斯特羅姆關於模擬現實的文章。

  在科幻系列《神秘博士》(Doctor Who)的“極端”(Extremes,2017年5月20日在BBC One播出)一集中,被稱為“僧侶”(the Monks)的外星人通過運行和研究有意識居民的地球全息模擬來計劃入侵地球。當虛擬醫生髮現模擬後,他會向真實的自己發送一封關於模擬的電子郵件,這樣真實的醫生就能拯救世界。

  在科幻動畫喜劇《瑞克和莫蒂》的第一季中,“M.Night Shaym外星人!”(2014)外星人將主角(瑞克)困在模擬現實中,以誘使他揭示濃縮暗物質的公式。這一假設也成為《無人天空》總體劇情的高潮,其中揭示了游戲的設定本身是一個模擬,玩家角色是一個為探索該游戲而製作的種族的成員。

  在游戲《Xenoblade編年史》中,有人透露,在克勞斯在一次多宇宙實驗中摧毀了宇宙之後,Bionis和Mechonis諸神的整個世界是由Alvis運行的模擬,Alvis是一個相變實驗設施的管理電腦(在《Xenoplade編年史2》中被嚴重暗示為“Onto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NICK BOSTROM .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Philosophical Quarterly.2003,(53)211:243-25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模擬現實"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