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元宇宙(Metaverse)
目錄 |
元宇宙一詞最早出自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只要帶上耳機和目鏡,找到一個終端,就可以通過連接進入由電腦模擬的另一個三維現實。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中擁有自己的分身。”
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1]
“元宇宙” 最有代表性的定義是:“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映射現實世界的線上虛擬世界,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
“維基百科”對“元宇宙”的描述更符合“元宇宙”的新特征:通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於未來互聯網的,具有連接感知和共用特征的3D虛擬空間。
2021年3月,游戲公司Roblox找到一本29年前出版的科幻小說里的概念“Metaverse”,並寫到了自家招股書里,成為了“元宇宙第一股”。上市當日,市值就達到了383億美元,相比一年之前,暴漲了十倍。[2]
2021年5月,Facebook表示將在5年內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2021年8月,位元組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
第一階段:以文學、藝術、宗教為載體的古典形態的“元宇宙”。
在這個歷史階段,西方世界的《聖經》、但丁的《神曲》,甚至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巴赫的宗教音樂,都屬於“元宇宙”。其中,但丁的《神曲》包含了對人類歷經坎坷的“靈魂寓所”——一個閉環式的至善宇宙的想象。在中國,《易經》《河洛圖》《西游記》則是具有東方特色的“元宇宙”代表。
第二階段:以科幻和電子游戲形態為載體的新古典“元宇宙”。
其中,最經典的作品是200年前雪萊夫人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和J. K.羅琳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1996年,通過虛擬現實建模語言(VRML)構建的Cybertown,是新古典“元宇宙”重要的里程碑。最有代表性和震撼性的莫過於1999年全球上映的影片《黑客帝國》(The Matrix),一個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可能被名為“矩陣”的電腦人工智慧系統所控制。
第三階段:以“非中心化”游戲為載體的高度智能化形態的“元宇宙”。
2003 年,美國互聯網公司Linden Lab推出基於Open3D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標誌性事件。之後,2006年Roblox公司發佈同時兼容了虛擬世界、休閑游戲和用戶自建內容的游戲Roblox;2009年瑞典Mojang Studios開發《我的世界》(Minecraft)這款游戲;2019年Facebook公司宣佈Facebook Horizon成為社交VR世界;2020年藉以太坊為平臺,支持用戶擁有和運營虛擬資產的Decentraland,都構成了“元宇宙”第三歷史階段的主要的歷史節點。
“元宇宙”源於游戲,超越游戲,正在進入第三階段的中後期:一方面,游戲為主體的“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和框架趨於成熟;另一方面,游戲與現實邊界開始走向消融,創建者僅僅是最早的玩家,而不是所有者,規則由社區群眾自主決定。
Roblox的CEO David Baszucki提出了“元宇宙”的八個基本特征:身份(Identity)、朋友(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遲(Low Friction)、多元化(Variety)、隨地(Anywhere)、經濟系統(Economy)和文明(Civility)。基於Baszucki的標準,“元宇宙”=創造+娛樂+展示+社交+交易,人們在“元宇宙”中可以實現深度體驗。
“元宇宙”正在形成其特定的構造。Beamable公司創始人Jon Radoff也提出“元宇宙”構造的七個層面:體驗(Experience)、發現(Discovery)、創作者經濟(Creator Economy)、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下典型事件觸發了人們對“元宇宙”的期待。
其一,虛擬演唱會:美國著名流行歌手Travis Scott在游戲《堡壘之夜》(Fortnite)中舉辦了一場虛擬演唱會,全球1230萬游戲玩家成為虛擬演唱會觀眾。
其二,虛擬教育:家長們在沙盤游戲《我的世界》和Roblox上為孩子們舉辦生日派對。
其三,虛擬金融:CNBC報道“元宇宙”的地產浪潮,投資“元宇宙”資產基金的設立,全方位虛擬化“元宇宙”資產和財富模式正在形成。
其四,學術活動虛擬化:全球頂級AI學術會議ACAI在《動物森友會》(Animal Crossing Society)上舉行研討會。
其五,虛擬創作:Roblox影響了整個游戲生態,吸引的月活躍玩家超1億人,創造了超過1800萬個游戲體驗。
如此下去,人們很快可以隨時隨地切換身份,穿梭於真實和虛擬世界,任意進入一個虛擬空間和時間節點所構成的“元宇宙”,在其中學習、工作、交友、購物、旅游。對於這樣的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社會生態,人們目前的想象力顯然是不夠的。
元宇宙的技術基礎[3]
在技術視角下,技術意義的「元宇宙」包括了內容系統、區塊鏈系統、顯示系統、操作系統,最終展現為超越屏幕限制的 3D 界面,所代表的是繼 PC 時代、移動時代之後的全息平臺時代。支持「元宇宙」的技術集群包括 5 個板塊:
其一,網路和算力技術:包括空間定位演算法、虛擬場景擬合、實時網路傳輸、GPU 伺服器、邊緣計算,降低成本和網路擁堵;
其二,人工智慧;
其三,電子游戲技術:如支持游戲的程式代碼和資源(圖像、聲音、動畫)的游戲引擎;
其四,顯示技術:VR、AR、MR,特別是 XR,持續迭代升級,虛擬沉浸現實體驗階梯,不斷深化的感知交互;
其五,區塊鏈技術:通過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的清結算平臺和價值傳遞機制,保障價值歸屬與流轉,實現經濟系統運行的穩定、高效,透明和確定性。
元宇宙以「硬技術」為基礎,包括電腦、網路設備、集成電路、通信組件、新型顯示系統、混合現實設備、精密自由曲面光學系統、高像素高清晰攝像頭。元宇宙形成的產業鏈包括微納加工、高端製造、高精度地圖、光學製造等,例如衍射波導鏡片、微顯示和晶元製造以及相關的軟體產業。最終,元宇宙的運行需要物理形態的能源。
元宇宙的架構[4]
對於整個元宇宙的架構,天風證券按照科技-應用的正迴圈主要分了6層:底層的硬科技、硬體計算平臺、系統、軟體、應用、經濟系統。
- 硬科技包括數據傳遞/交互、AI演算法、雲計算;
- 硬體計算平臺包括XR、腦機介面、感測器、手機、PC、晶元處理器;
- 系統主要為IOS、安卓、華為鴻蒙;
- 軟體包括底層工具、人工智慧;
- 應用包括游戲娛樂、虛擬體驗、社交、教育培訓、工業;
- 經濟系統就是區塊鏈。
簡單理解,就是類似“阿凡達”的模式,現實中生存困難,虛擬中自己的一切都是美好,結論是很快在現實中就死了,非常難以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