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通牒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最後通牒效應是指對於不需要馬上完成的任務,人們往往是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才努力完成的情形。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對於一些不需要馬上完成的任務,習慣於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才去努力完成。這種習慣反映了人類的拖拉傾向,比如在從事一些活動時,總覺得準備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允許拖延的情況下,即使準備不夠充分,也基本能夠完成任務。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作“最後通牒效應”。
教育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班的小學生閱讀—篇課文。實驗的第一階段,沒有規定時間,讓他們自由閱讀,結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鐘才閱讀完;第二階段,規定他們必須在5分鐘內讀完,結果他們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讀完了。這個實驗反映了“最後通牒效應”對人們的心理促進作用。
這種心理效應可能反映了人類心理的某種拖拉傾向,即人們在從事一些活動時,總覺得預備不足,感到能拖就拖,但不能拖的情況下,例如當不答應預備的時候,或者已經到了規定的時間,人們基本上也能夠完成任務。
比如,4S店的汽車銷售們通常會是月度考核機制,那麼他們在月底的時候,都會傾向於拿出最好的價格來吸引客戶;比如,大型IT設備的廠商銷售們如果是基於季度考核機制的話,通常會在季度末,聽到他們在著急的四處打電話,讓出最大的利潤空間。
老派的談判學家,赫布-科恩(Herb Cohen) 在他1980年的暢銷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他曾經被派到日本替公司和一家大型供應商談判。
當他到達日本,代表日本企業與他談判的兩名職員已經在出口處迎接了。這兩個人熱情地接過科恩的行李,用高級轎車送他到已預定好的旅館。路上,日本職員彬彬有禮地詢問柯英,預定哪一天的班機回去,他們好預定汽車。科恩受到如此禮遇,自然從口袋裡取出回程機票給日本人看,上面寫著返程的時間。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因為無意中泄露了行程,讓自己在談判中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在接下來的七天時間里,接待他的人帶著他四處娛樂,旅游,吃飯,就是不開始談判。直到最後兩天,談判才正式開始,到了最後一天,雙方的談判才真正進入主題,當談到最重要的問題時,接科恩去機場的小轎車已經等在門口了。於是,最後的談判只好在車裡進行,雙方在科恩去機場的路上,在車裡,口頭草草達成了談判協議結果。
當然,談判的結果對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因為巧妙運用了最後期限的技巧,大獲全勝。
當科恩回到美國後,他隱隱覺得沮喪,感到他被耍了,因為他在臨走時為了成交,做了太大的讓步。他回憶起來,如果再來一次,他絕不會告訴對方自己會待多久,他認為,別人知道他的時間底線,而他並不知道對方的,因此他被利用了。
2004年,海地國家政府被推翻,社會動蕩,犯罪猖獗,加勒比海地區的八百萬人口中,每天就有8到10人被綁架,是全世界綁架案發生率最高的國家。此時,沃斯正被FBI任命為全球人質綁架談判專家,在海地首府太子港任職,每天都收到大量的綁架報案。大家當時都認為這和海地當時動蕩的政治局勢息息相關。
沃斯在這些案件的處理中發現了兩個規律:
一,周一似乎顯得特別的忙碌。就好像綁匪們都在周一特別有幹勁,特別想趕在所有人前面做出好的成績。
二,隨著每天向周末逼近,似乎所有的綁匪們都越來越急的讓你趕緊付錢。
一開始,這聽上去似乎很沒道理,但當你仔細地去聽那些綁匪和FBI救回來的人質怎麼說,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綁架案和所謂的政治爭鬥完全無關。這些匪徒就是很普通的流氓惡棍,他們心裡就想著讓你趕緊在周五前把贖金付了,他們好有錢在周末揮霍瀟灑。
一旦沃斯明白了這個模式,就明白了,本質上是綁匪自己給自己添加了一個“最後期限”,以此為依據,就能推導出兩個很關鍵的信息,並加以利用。
一,如果可以稍微拖延,讓談判能夠進入周四或周五,那麼綁匪會更傾向於成交。
二,因為實際上在海地,一個周末最奢侈的開銷也不可能用得了他們聲稱的贖金,比如15萬美金,那麼也就是說,實際上可能成交的金額會遠遠小於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