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收入乘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旅游收入乘數指旅游目的地對旅游行業的投入所導致的本地區綜合經濟效益最終量的增加。無論是國家對旅游業的投資還是入境游客或國內游客在某旅游目的地的消費都是對旅游行業的投入,當這筆資金流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經濟運行中,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一系列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部門及提供其他服務的企業或部門的經濟運轉,從而通過社會經濟活動的連鎖反應,導致社會經濟效益的成倍增加。但在旅游收入的運轉過程中由於居民儲蓄(金融機構用於投資支出除外)和納稅(政府將稅收重新用於投入除外)、進口等行為,旅游收入會流出國民經濟的運轉過程,減少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而旅游乘數正是衡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投入所導致的國民經濟的增加。通常旅游經濟活動因為其綜合性故部門間的關聯性較強,因而旅游乘數要大於其他行業。[1]
旅游收入乘數的種類[2]
旅游收入的乘數效應,使一個國家或地區增加一筆旅游投入相應會引起該地區經濟的增長,使國民收入總量增加,並反映出國民收入的變化和經濟影響。這種影響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常用的乘數模式,從不同側面對國民經濟產生相應的經濟影響。
1.營業收入乘數
營業收入乘數,是指增加單位旅游營業收入額與由此導致其他產品營業總收入增加額之間的比率關係,該乘數表明一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對整個地區營業總收入的作用和影響。
2.就業乘數
就業乘數,是指增加單位旅游收入所創造的直接與間接就業人數之間的比率關係。該乘數表明某一地區通過一定量的旅游收入,對本地區就業產生的連鎖反應,並導致對最終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
3.居民收入乘數
居民收入乘數,是指增加單位旅游收入額與由此導致的該地區居民總收人增加額之間的比率關係。該乘數表明瞭這一地區旅游業的發展給整個地區的居民收入增加帶來的作用和影響。
4.政府收入乘數
政府收入乘數,是指增加一單位旅游收入對旅游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政府凈收入帶來的影響。該乘數用來測定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政府通過稅金從旅游經濟活動中得到的效益,即旅游收入對政府稅金增加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
5.消費乘數
消費乘數,是指每增加一單位旅游收入所帶來的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消費的影響。該乘數用來測定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旅游收入增加對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促進作用,即對社會消費擴大的作用和影響。
6.進口額乘數
進口額乘數,是指每增加一個單位旅游收入而最終導致旅游目的地國家總進口額增加的比率關係。該乘數表明旅游目的地國家隨著旅游經濟活動的發展,旅游部門和企業以及向這些部門、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其他相關單位,向國外進口設施、設備、生活消費品的增加量與旅游收入增量的關係。
旅游收入乘數的計算[2]
旅游收入乘數效應,可通過計算旅游收入乘數來判定,通常用K表示旅游收入乘數,則根據一定的投入增量和收入增量,即可計算旅游收入乘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K——旅游收入乘數;
——收入增量;
——投入增量。
旅游收入乘數表明瞭旅游目的地對旅游行業的投入所導致的本地區綜合經濟效益最終量的增加。應該指出,乘數效應的形成必須以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為前提。因為無論是海外游客還是國內游客在某旅游目的地的消費都是對旅游行業的投入,當這筆資金流入旅游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運行中時,就會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部門以。及其他服務性企事業單位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進而通過社會經濟活動的連鎖反應,導致社會經濟效益的增加。如果把這筆資金的一部分儲蓄起來或用於購買進口物資,使資金離開經濟運行過程或流失到國外,就會減少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的註入和作用,也就是說,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進口物資傾向越大,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就越小。根據以上乘數原理,計算乘數的公式可進一步表述為:
或 或
式中:MPC——邊際消費傾向;
MPS——邊際儲蓄傾向;
MPM——邊際進口物資傾向。
上述公式表明: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成正比,與邊際儲蓄傾向成反比。邊際消費傾向越大,乘數效應就越大;邊際消費傾向越小,乘數效應就越小。邊際儲蓄傾向越大,乘數效應就越小;邊際儲蓄傾向越小,乘數效應就越大。
例如,某旅游目的地旅游邊際消費傾向為70%,即表示在這個地區的旅游收入中,70%的資金在本地區的經濟運行系統中運轉,而餘下30%的資金用於儲蓄或購買進口物資,或是離開了本地區的經濟運行,則:
或
即旅游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獲得了3.3倍於原始收入量的經濟效果。如果把80%的資金投入經濟運行中,僅有10%的資金用於儲蓄,10%的資金用於購買進口物資,則: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