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攝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綜攝法(Synectics Method),又稱類比思考法、類比創新法、提喻法、比擬法、分合法、舉隅法、集思法、群辨法、強行結合法、科學創造法
目錄[隱藏] |
綜攝法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威兼·戈登(W.J.Gordon)於1944年創造,併在1953年寫成的《綜攝法:創造才能的開發》一書中提到的一種利用外部事物啟發思考、開發創造潛力的方法。[1]
戈登發現,當人們看到一件外部事物時,往往會得到啟發思考的暗示,即類比思考。而這種思考的方法和意識沒有多大聯繫,反而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有緊密關係。
事實證明:我們的不少發明創造、不少文學作品都是由日常生活的事物啟發而產生的靈感。這種事物,從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飛禽走獸,到各種社會現象,甚至各種神話、傳說、幻想、電視等等,比比皆是,範圍極其廣泛。戈登由此想到,可以利用外物來啟發思考、激發靈感解決問題,這一方法便被稱為綜攝法。
綜攝法是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發明成果為媒介,並將它們分成若幹要素,對其中的元素進行討論研究,綜合利用激發出來的靈感,來發明新事物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綜攝法的核心是類比,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將互不相連的事物通過直接類比、擬人類比、矛盾壓縮等步驟加以整合,激發思考者運用直覺、靈感和潛意識的心理過程,並通過異質同化和同質異化,產生新的類比概念,獲得對概念的新認識,求得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綜攝法的宗旨是以已有的事物為媒介,將它們分成若幹元素,並將某些元素構成一個新的設想,來解決問題。因此它的最大用處在於利用其他產品取長補短,設計新產品,以及制定營銷策略等方向。
綜攝法的具體操作步驟:
1、準備階段
1)確定會議室和會議時間;
2)確定參加人員約十名,參加者可以為不同專業的研究人員,但須是內行;
3)指導員應具備使用本方法的一切常識及細節問題,如兩大思考原則、四種模擬技巧、實施要點等。
2、實施階段
4)主持人向與會者介紹本方法的大意及實施概要以及四種模擬技巧、兩大思考方式等;
5)主持人先不公開議題,而介紹與研究課題有關的更廣泛的資料,引導與會者進行討論,啟發他們的靈感;
6)當討論涉及到解決問題時,主持人再明確提出來,並要求參加者按兩條原則和四種模擬法積極構思解決問題的方案;
7)整理綜合各種方案,尋找出最佳方案。
綜攝法的實施過程[2]
- 第一個階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創新就是不斷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是外界提出來的,也可以是創意小組自己提出來的。分析問題,就是對問題進行簡短的分析,先由專家對問題進行解釋和概要的分析,這個過程是將陌生的東西熟悉化(異質同化)。
- 第二個階段:模糊主題,類比設想。
主持人引導小組成員討論,將與問題本質相似的同質問題在會議上提出,而把原本的問題隱匿起來。將具體問題包含在廣義的問題中提出,營造一種可以使構思自發產生的條件,以引起廣泛的設想,從而激發創造力,然後使廣義的問題逐步清晰和具體化,最終完成創意。
- 第三個階段:自由聯想,無限延展。
這一過程可以視為一次遠離問題的“假日”,也正是綜攝法的關鍵所在。因為目標十分抽象,與會者可以對問題的討論進行延展。當某些見解對於揭示廣告主題有利時,主持人及時加以歸納、予以引導。這一階段的目的是在於使熟悉者陌生。
比如引力與張力的類比聯想:彈簀的伸縮、拉緊的橡皮牽引放飛的風箏;編織中的毛衣、字元結構的離散;線團的束縛、傷口的愈合。上述的類似聯想還可以有更多,其目的是讓思維的鏈條鬆弛。
- 第四階段:架構互傳,牽強配對。
這一步有兩種做法,戈登的做法是把類比聯想的事物與主題牽強地進行配對,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會激發創意產生。而另一種做法是把兩種元素牽強地聯繫在一起,同時展開幻想並與主題聯繫起來。不管採用哪一種做法,小組成員均需要圍繞主題和類比元素展開討論和研究,直到找出表現主題的創意為止。這一階段由分而合的目的在於使陌生者熟悉。
比如針對聯想與主題進行鏈接:拉緊的橡皮筋可比喻為我們與家、與親人的關係一“拉得越開,彈得越疼”。牽引放飛的風箏可敘述為"放線一父母讓你闖世界;歸根一你讓父母享天倫”。 “線團的束縛”延展為電話線纏繞雙腿,訴諸於“不要讓電話線絆住你回家的腳步”。
- 第五階段:實用配對,制定方案。
在此階段,要結合解決問題的目標,對上一階段類比聯想所得的啟示進行藝術、技術、經濟方面等可行性研究,將創意構思轉化為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將方案圖形化,擬定具體的廣告方案。
1.異質同化
異質同化簡單說來是指把看不習慣的事物當成早已習慣的熟悉事物。在發明沒有成功前或問題沒有解決前,他們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異質同化就是要求我們在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事物或問題時,要用所具有的全部經驗、知識來分析、比較,並根據這些結果,作出很容易處理或很老練的態勢,然後再去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實施步驟:異質同化:引入話題-直接類比-擬人類比-矛盾壓縮-檢驗不當-表述自己觀點[3]
2. 同質異化
所謂同質異化就是指對某些早已熟悉的事物,根據人們的需要,從新的角度或運用新知識進行觀察和研究,以擺脫陳舊固定的看法的桎梏,產生出新的創造構想,即可熟悉的事物化成陌生的事物看待。
實施步驟:同質異化:引入話題-直接類比-擬人類比-矛盾壓縮-直接類比-回歸話題[3]
為了加強發揮創造力的潛能,使人們有意識地活用異質同化、同質異異化兩大原則,戈登提出了四種極具實踐性、具體性的模擬技巧:
1.人格性的模擬(擬人類比)
這是一種感情移入式的思考方法。先假設自己變成該事物以後,再考慮自己會有什麼感覺,又如何去行動,然後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2.直接性的模擬(直接類比)
它是指以作為模擬的事物為範本,直接把研究對象範本聯繫起來進行思考,提出處理問題的方案。
3.想象性的模擬(想象類比)
它是指充分利用人類的想象能力,通過童話、小說、幻想、諺語等來尋找靈感,以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案。
4.象徵性的模擬(象徵類比)
是指把問題想像成物質性的,即非人格化的,然後藉此激勵腦力,開發創造潛力,以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1、討論時最好開始先不公佈議題,到有人涉及時再提出來,以有利於與會者靈感的相互激發;
2、這種方法不追求設想的數量,它在於設想的質量和可行性;
3、人格性的模擬一般不易做到,因此必須集中精力;
我們以要改善機器的狀況為例,通常我們不但無法將自己完全想成一臺機器,更不用說用人的思想去感受機器的狀況了,這是由於“人是人,機器是機器”的觀念已在我們頭腦中根深蒂固了。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地將機器人格化呢?首先,必須拋棄“人與機器不一樣”的觀點,而把機器的外殼想象成人的皮膚,去想象“這樣它錶面一定很痛”等等新的創意出來。
4、想象性和象徵性的模擬方式。
這兩種模擬的思考方針要從“問題在童話、科幻小說中,會變成什麼樣呢?”的疑問開始尋求答案,這樣才能符合兩大原則。
1.模擬時要集中註意力。
2.綜攝法的精髓是通過識別事物之間的異同,從而捕捉富有啟發性的新思路,產生有用可行的創造性設想,並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要確定貫徹綜攝法的兩大原則。
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