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出口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實際上,無論進口增加給該國帶來多大的好處,總是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存在著,就是進口的增加所帶來的貿易支出問題。因為在該國商品出口量不變的情況下,進口量的增加將給該國帶來大量的進口支付,從而出現貿易收支逆差的情況。在現實中,一國參加關稅同盟不僅能夠帶來一定的商品進口量的增加,還會帶來出口的增加,對於一個希望參加關稅同盟的國家(特別是小國)而言,它的加入往往並非看準該關稅同盟能給他帶來多少進口的好處,更多的是看重其產品的出口市場。總體上看,關稅同盟將給參加國帶來更大的出口機會,從而帶來更多的福利,即形成一種擴大出口效應。
下麵我們以圖對此進行闡述。其中,P和Q分別表示該商品的價格和數量,DA,SA,DB,SB分別表示A國、B國的需求和供給曲線。不過,這裡假設A國是一個出口國,而不僅僅是一個進口國,並假設C國的生產成本固定不變,在組成關稅同盟之前世界價格為PW,等於C國的生產成本。在圖中,左半部分為A國的生產、消費和出口情況,右半部分為B國的生產、消費和進口情況。B國對來自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一律征收關稅,徵稅後的價格為PT。此時A國的出口為fg,B國的進口量為ab。B國的進口量中有一部分來自A國,從A國進口的數量為ac,即ac = fg,而剩下的部分則從C國進口,進口量為cb。
但是,當A、B兩國組成關稅同盟後,由於B國對A國的進口商品免稅而對C國的進口商品征收關稅,故在B國國內市場上A國商品的價格要低於C國同樣商品的價格,於是B國轉而只從A國進口。而這時,B國對進口的需求大於A國的出口供給(對應於PW),所以A國的出口商品價格要上升,出口擴大。當價格升至PU時,A、B兩國的貿易達到平衡,A國的出口等於B國的進口,即hi = de。
由此可見,加入關稅同盟對A國來說,可以達到擴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的目的。這一點對於那些國內市場狹小的國家來說無疑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入關稅同盟,利用區域內市場擴大出口,帶動經濟發展,對這些國家來說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