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成敗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成敗效應

  成敗效應是指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和失敗效應,是格維爾茨在研究中發現的。通過實驗證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跟任務是否容易成功完成有關,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使他們感到內心的愉快。

成敗效應的發現

  來自教育學家的實驗研究:設置幾套難度不等的學習材料,由學生們自由地選擇,並解決問題。教育學家發現: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轉而挑戰難度更高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

  他發現能力較強的學生,解決了一類中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而挑較為複雜的艱難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而感到興趣更濃。這就是顯示學生的興趣,不僅是來自容易的工作獲得成功,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感到內心的愉快與願望的滿足。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在另一方面,能力較差的學生,如果經過極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敗經驗累積的次數過多之後,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厭棄學習。這就是努力後的失敗效應。因此,教師應幫助能力強的學生將目標逐漸提高,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將目標適當放低,以便適合其能力和經驗。

成功效應

  格維爾茨發現能力較強的學生,解決了一類中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而挑較為複雜的艱難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而感到興趣更濃。這就是顯示學生的興趣,不僅是來自容易的工作獲得成功,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感到內心的愉快與願望的滿足。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

失敗效應

  格維爾茨在研究中發現在另一方面,能力較差的學生,如果經過極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敗經驗累積的次數過多之後,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厭棄學習。這就是努力後的失敗效應。

成敗效應的案例

  1888年,美國第23屆總統競選之日,候選人本傑明·哈里森(1833—1901年)很平靜地在等候最終的結果。他的主要票倉在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州的競選結果宣佈時已經是晚上11點鐘了,一個朋友給他打電話祝賀,卻被告知哈里森在此之前早已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上午,那位朋友問他為什麼睡這麼早。哈里森解釋說:“熬夜並不能改變結果。如果我當選,我知道我前面的路會很難走。所以不管怎麼說,休息好不失為是明智的選擇。”

  休息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工作會帶來壓力。哈里森明白這一點,但他也許不知道自己所要對付的,實際上是因工作壓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在心理學上,這種狀態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它源於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經作過的一次很有意義的實驗:他將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干預,使他們路上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而對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得到不同的結果。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齊加尼克效應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接受一項工作時,就會產生一定的緊張心理,只有任務完成,緊張才會解除。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則緊張持續不變。

成敗效應的意義

  每個人的成功與失敗是我們自己可以把握的,只要我們勇於面對困難,及時的疏導心裡上的恐懼就一定能夠剋服困難實現我們自己的人生理想,為了親人朋友關心我們的人,我們有理由在自信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邁向成功的大門。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咪小鸭,Edward Liang.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成敗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