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旅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影視旅游,即由影視劇引發的旅游行為,是潛在旅游者被影視作品的人物、故事情節、風景等所吸引,萌生旅游動機,進而到影視拍攝地參觀游覽的旅游活動。它是影視與旅游交叉的產物,或者說是影視產品在旅游領域的延伸。
相對於傳統的觀光旅游而言,影旅游屬於深度旅游,它有以下特征影響著其開發和發展:
(1)覆蓋的受眾範圍廣;
(2)對旅游的宣傳是附帶、間接進的;
(3)影視和旅游產業的相互滲透化。
影視旅游對目的地的影響[1]
(一)積極作用
1.有利於開發旅游主題,塑造旅游地形象影視旅游是專項文化旅游的一種,因此在影視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宣傳了這種文化所依托的旅游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從而塑造自己的獨特形象,使旅游者有一個更直觀、更深刻的印象,形成潛在旅游者的旅游動機,並促成最終的旅游行為。許多地方藉助影視作品塑造當地的旅游主題,開展影視旅游,影視主題公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根據影視作品開發旅游主題,塑造自己獨特的形象而建立的影視主題公園,對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迪斯尼樂園。
2.有利於傳播旅游信息,提高游客感性認識游客要選擇一個目的地,首先要對目的地有一個必要的思維認識和感性認識,以此提高游客對旅游地的滿意度。而影視作品則通過大眾傳播工具,更直觀有效地給觀眾展示故事發生地的人文景觀、地域風光和民族風情,從而激發觀眾的興趣。如電影《劉三姐》、《五朵金花》、《廬山戀》,其濃烈的少數民族風情和纏綿愛情故事感染著觀眾,人們也記住了美麗的桂林山水、優美的大理風光和廬山風貌。
3.有利於增強游客體驗,提高景區吸引力將影視拍攝地作為影視作的背景,觀眾因為影視情節產生共鳴,自然產生自己也能到現場看看,體驗當時的情境的願望,從而提高了景區的吸引力。電影《似水年華》中將浙江烏鎮的小橋、流水、烏篷船、人家等景緻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不僅產生與戀人一同前往古鎮的衝動,去體驗那水鄉的古樸和寧靜,從而拉動了一座座江南水鄉古鎮的旅游風采。
4.有利於開展旅游營銷,推進旅游地促銷每個旅游景區都需要一個好的傳播方式進行營銷宣傳,現如今如果不能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營銷宣傳,就可能會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環境中被遺忘甚至被廢棄。由於影視作品在給人們帶來物質與精神享受的同時,還會吸引他們到影視作品的拍攝地去旅游,由此引發的旅游效應是其他營銷手段無法比擬的,如《紅高粱》推出了鎮北堡影視城、《大紅燈籠高高掛》營銷了喬家大院。
5.有利於培育旅游市場,增加旅游者數量影視作品的熱播不但培育了大量影迷,從另~方面看也培育了大批潛在的旅游者。他們渴望通過親身前往尋訪影視作品中的地廳感悟真實。韓閩是影視旅游比較成功的例子。據韓觀光公社的統計,2003年,有23萬人次到南韓游玩是為了參觀韓劇的外景地或希望能見到韓劇明星,他們由此帶來的消費占旅游總收入的10%。其中,《冬季戀歌》的外景地南怡島就有150萬人前往觀光,其中外國游客有將近90萬人。
6.有利於創新旅游產品,發展其文化產業影視旅游是以影視作品為基礎的旅游,旅游地就可藉此策劃傘新的旅游線路或產。許多旅游目的地利用影視作品的製作辦式,用大型歌舞表演的形式,糅合當地風光和人文特色,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給旅游者帶來別樣感受甚至可以說是震撼。如《印象·劉了姐》等的“印象系列”,《宋城千古情》的“千古情”系列。
7.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居民就業率影視拍攝以及由此帶來的旅游效應,最直觀的收益就是當地經濟的增長。在影片拍攝過程中,不管是拍攝場地的租用,還是劇組的吃飯住宿之類的日常消費,都能為當地帶來一筆較可觀的收入。很多周邊居民也因此看到了商機,自己開店,發展相關產業。影視拍攝過程中,需要很多臨時演員,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
(二)消極作用
1.造成旅游承載力下降,增加景區壓力旅游承載力包括生態、心理、社會和經濟承載力,是指在不降低游客滿意度的前提下旅游目的地可承受外來游客接待的最大能力。旅游目的地受到影視作品的宣傳,造成眾多的游客在同一時間段前往,給當地的豐十會、文化、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
2.破壞旅游地生態系統,造成垃圾污染影視拍攝過程中由於劇組沒有很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地方職能部門又缺乏督促管理,給旅游景區造成了巨大的環境迫害。如《神雕俠侶》劇組在幾寨溝對珍珠灘植被的破壞、《驚情神農架》劇組在神農架拍攝時對原始生態景觀的損害。此外,眾多的影視劇組丁作人員,每天在景區拍攝所製造的生活垃圾極為可觀,如《無極》劇組人員在香格裡拉拍攝完後留下的遍地垃圾代替了原來的杜鵑花海。
3.造成景物價升,限制旅游地發展影視作品的拍攝在為旅游目的地地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造成了目的地物價的不正常提升。如拍攝地租金的增長和物價的飛升等很多問題也相繼出現了,這都限制了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
- ↑ 高鵬,闞耀平等.影視旅游對目的地的影響和發展策略探析(A).旅游學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