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李世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
放大
唐太宗李世民

目錄

李世民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漢族,唐朝第二位皇帝,出身隴西帶有北方少數民族血統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父唐高祖李淵,母竇皇後。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他是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最終統一天下。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年號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100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唐太宗在位23年,廟號太宗,死後傳位唐高宗李治。葬於昭陵。

李世民的生平

一、少年時期

  李世民於公元598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農曆十二月戊午日(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陝西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採“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公元613年(隋煬帝大業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為妻。公元615年(大業十一年),李世民參加雲定興的軍隊,去雁門關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

  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父親李淵出任晉陽留守,李世民跟隨到太原並隨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內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

二、晉陽起兵

唐高祖李渊
放大
唐高祖李淵

  公元617年(義寧元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

  公元617年(義寧元年)農曆十二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農曆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為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三、一統天下

  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最終統一中國。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四場大戰役。

  • 其一,破薛舉,淺水原平定隴西薛仁杲(薛舉之子),鏟除了唐朝自西方的威脅。
  • 其二,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
  • 其三,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
  • 其四,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武德四年十月,封為空前未有的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闢弘文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一個小內閣。

四、奪位登基

长孙无忌
放大
長孫無忌

  617年,李淵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並很快占領長安。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並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來源請求]太子李建成隨即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共同排擠李世民。同時,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此後,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知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而李世民也認為是自己奠下唐朝開國的基業,遂與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猜忌日深,兩派大臣之間互相傾軋。李世民曾在李建成東宮飲酒,吐血數升,懷疑李建成下毒。

  其中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將領薛萬徹等追隨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從李世民。宰相陳叔達、朝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餘將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邊境,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太子府率更丞王晊告訴了秦王:李建成想藉此控制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李世民。於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爾後李淵讓出軍政大權予秦王,而建成、元吉諸子則遭誅殺並從宗籍中除名。三天後(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當年十月,追封李建成為息隱王,李元吉為海陵剌王。次年改元貞觀。642年,追復李建成為隱太子,李元吉為巢剌王。

五、治國方略

  貞觀二年(628年),當時的人口已因隋末戰爭而銳減,此時唐朝只有二百九十萬戶,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高宗、武後、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殺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貞觀四年(630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師塞北,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滅亡東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諸國尊為“天可汗”。在位期間,積極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加強科舉制等政策。

  李世民本身也是個既英武又善辯之人,但是有鑒於帝位得之不易,加上隋煬帝楊廣本人亦以雄健爾雅善辯聞名,隋卻因此鑄下滅亡的大錯,因此在位期間,李世民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其中魏徵廷諫了200多次,在廷上直陳皇帝的過失,在早朝時多次發生了使李世民尷尬、下不了臺的狀況。晚年的李世民因國富民強,納諫的氣度不如初期,偶爾也發生誤殺大臣的遺憾,但是大致上仍剋制、保有納言的風範。641年,唐室文成公主下嫁於吐蕃的松贊干布。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另外,李世民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稱“飛白”,聞名後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史家曾疑李世民生前,指定以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為陪葬品。近年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者研究,《蘭亭集序》應該不在李世民之昭陵,而在高宗、武後所合葬的乾陵之中。

  唐太宗與身邊大臣魏徵、王圭、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的對答也在開元十八(730年)、十九年間被吳兢輯為《貞觀政要》一書,以發揚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精神。

六、漸不克終

昭陵六骏之飒露紫
放大
昭陵六駿之颯露紫

  面對自己空前的文治武功,太宗到晚年也出現一些過失。首先納諫不如貞觀早期積極,比如貞觀十年,魏徵發現他“漸惡直言”。其次奢侈之風日重。不過晚年他還是能反省自己過度奢糜的錯誤。司馬光說唐太宗:“好尚功名,不及禮樂,父子兄弟之間,慚德多矣”。同時,太宗晚年也由早年的清靜轉為奢縱,營建宮殿,計劃封禪泰山等,並自辯“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魏徵因此諫到“恐非興邦之至言,豈安人之長算?”不過由於太宗晚年能夠清醒認識自己的問題,所以也能進行調整,因此雖然太宗晚年存在這些過失,最終沒有出現敗亡的危機,“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維持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寫《帝範》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說是服用天竺長生藥無效),醫治最終無效,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初謚文皇帝,廟號太宗,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謚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加謚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加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李世民的經濟政策

  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推行了均田制。唐太宗已明確規定,婦女一般情況下不授田,奴婢及丁牛不再受田。因授田面積不足,在需要依耕的狹鄉地區也不再加倍授田。唐代還規定,凡遷徒及貧無以葬者得出賣永業田,狹鄉遷到寬鄉者得賣口分田(即北魏的露田),這就擴大了土地買賣的範圍。

  唐太宗均田制的實行是,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老男、殘疾受口分田四十畝,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畝;這些人如果為戶主,每人受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三十畝。雜戶受田如百姓。工商業者、官戶受田減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給田三十畝,尼姑、女冠給田二十畝。此外,一般婦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有爵位的貴族從親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業田一百頃遞降至五頃。職事官從一品到八、九品,受永業田六十頃遞降至二頃。散官五品以上受永業田同職事官。勛官從上柱國到雲騎、武騎尉,受永業田三十頃遞降至六十畝。此外,各級官僚和官府,還分別領有多少不等的職分田和公廨田,職分田的地租作為官僚俸祿的補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費用。這兩種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

  貴族官僚的永業田和賜田,可以自由出賣。百姓遷移和無力喪葬的,准許出賣永業田。遷往人少地多的寬鄉和賣充住宅、邸店的,並准許賣口分田。買地的數量不得超過本人應占的法定數額。

賦稅制度

  唐太宗在隋朝的基礎上,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稅體制,實行租庸調製。唐朝的租庸調製不再有年齡的限制。唐初施行租庸調製時,運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國家收入穩定。但自安史亂後,戶籍失修,生產破壞,國家支出大增,舊有的租庸調製已不合時宜,不得不以兩稅制取代之。

商業政策

  中國封建王朝的經濟特征是“重農抑商”,商業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相當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種田人要低好幾個等次。這也是中國的封建經濟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發展的主要原因。

  貞觀王朝是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李世民的高瞻遠矚之處。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肅敦煌)、涼州(甘肅武威)。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唐朝的強盛給統治者在對外關係上帶來了無比的自信,因而唐朝開放程度很高,路上、海上的絲綢之路貿易興盛,舉世文明的“絲綢之路” 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可這條商業通道在唐帝國時才達到她的最高使用價值。唐帝國的疆域空前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四個軍事重鎮(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綢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李世民的民族政策

  唐王朝建立之初,東有稽胡的擾邊,西有吐谷渾的威脅,北有突厥的侵襲,尤以奴隸主貴族統治的突厥武裝曾直逼唐廷首都長安(今西安)的近郊,成為當時的主要威脅。李世民即位後,經過三、四年的認真努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好轉,政權得到一定的鞏固,便對突厥的騷擾從防禦轉入反擊。[24]但是同時它周邊的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說:“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公元627年(貞觀元年),又說:“朕以天下為家。”公元644年(貞觀十八年),又說:“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公元647年(貞觀二十一年),又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的這種認識和思想,顯示了處理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的仁和寬厚的胸懷。在這種思想和胸襟指導下,貞觀時期推行了十分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政策。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唐朝滅亡東突厥汗國後,沒有採取歷史上慣用的分離肢解措施,而是採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在東起幽州(今北京)西至靈州(今屬寧夏)一帶,設置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置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突厥留居民眾實施管理。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領擔任,可以世襲,創立了新的羈縻府州制度。開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成效。

  公元647年(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被回紇等族擁戴為“天可汗”,成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領,各族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條“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從此以後,“以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諸蕃渠帥死亡者,必詔冊立其後嗣焉”,形成了少數民族政權首領例由唐廷冊封的制度。唐太宗還實行了與吐蕃等少數民族政權和親的政策,以婚姻親情的方式協調強化與周邊各民族的關係。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長期實施,大大減少了漢族和少數民族間的隔閡,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廣泛互補和血肉融合,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巨集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y桑.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李世民"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3.112.130.* 在 2017年1月16日 00:27 發表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李世民的水分很多,也歪曲隋煬帝,李很懂媒體宣傳所以。。。

回複評論
119.177.236.* 在 2020年2月23日 11:24 發表

李世民一面仁,一面惡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