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Stack·Sullivan)----美國著名的精神醫學家

目錄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簡介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892~1949)是美國著名的精神醫學家,也是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將精神醫學界定為研究人際關係的科學,特別重視人際間的相互作用對人格的影響,因此他的理論被稱為精神醫學的人際理論。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生平

  1892年2月2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諾威奇,1949年1月14日卒於法國巴黎。

  沙利文祖籍愛爾蘭,從小處於羅馬天主教的環境之中。他的父母很少過問他的學業,又因他的天主教家庭在新教的社會處境中孤立,因而沙利文的童年是孤獨的,這使他非常同情精神病患者的境遇,最終選擇了精神病學研究作為終生職業。

  1908年在科內爾讀過一學期的課程,而後於1917年在芝加哥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但他把這所學校稱作“文憑製造所”。在這兩所學校獲得的學識只能算是邊緣性的,其盛年展現的精湛才能,主要靠自學獲得。

  1918~1922年間,沙利文曾在陸軍醫療隊任軍醫,同時供職於處理退伍軍人問題的聯邦政府機構。在軍隊中的生活經歷構成了他的生活基礎。這段經歷是他獲得了多方面的臨床工作機會,並被政府正式承認為神經精神病學家。嗣後受聘於謝潑德?布拉特醫院,還曾服務於包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在內的若幹研究所。他深受著名神經精神病學家W`A`懷特的影響,致力於精神分裂症研究。期間,開闢了專門病室,治療一些男性少年的眼中精神分裂症。他反對當時對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看法,認為精神分裂症是遺傳的或是一種自戀神經症。他根據對患者動機的探討,認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於患者童年人際關係的破壞,產生思想怪癖或象徵化行為,在想象中占有自己和他人,導致患者思維、情感、活動的歪曲和經驗組織的分裂。

  1923年, 結識湯普遜,使他正式接觸到精神分析。

  1926年,結識薩皮爾,使他獲得了人際相互作用以及環境與社會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這一信念的有力支持。

  後半生,為了紀念懷特,他後半生創設了懷特基金會,任華盛頓精神病學校校長,以及《精神病學》雜誌的編輯,以此促進他的人際關係理論。

  1949年1月14日逝於法國巴黎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主要理論和思想

  沙利文的人際關係說對當時美國的新精神分析理論影響很大,霍妮和弗洛姆都受了他的影響。沙利文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之一是關於人格形成的學說,其人格理論又稱作人際理論,集中表現在《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一書中。這部著作的中心內容是把精神病學概述為人際關係的科學,強調人的社會本質,認為人格、精神疾病、診斷和治療等都可以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理解和處理。

  學術思想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有關人際關係的闡述,強調精神病學是研究人際關係的學說,把人際關係看作是人生存必需的環境,並以動力場去說明人際關係,詳盡闡述了動能的概念;二是有關人格的發展,討論了需要的張力,認為人除了有一般需要,還有從人機互動中產生的人際需要,強調了焦慮的張力和作用,探討了人的經驗發展具有的三種模式,提出了人格化問題,揭示了自我系統、自我動能的形成等。

  1、人格與人格的形成——人類本質的社會性

  基本觀點:一個人出生後,就生活在一個複雜、變動的人際關係之中,這種人際關係就是他的社會性。人的人格是社會的產物,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才能存在。單單研究個體本身而不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是無法確定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問題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人格形成於發展的原因。

  2、新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

  (1)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於患者童年時期因人際關係失調而產生了嚴重的焦慮,從而導致經驗組織的分裂;

  (2)早期生活的焦慮是由焦慮的母親所誘發的,這種焦慮可以稱為“不良聯結狀態”,是人類狀況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3)人生來就有追求滿足和安全的需要,併在人際關係中逐漸形成了穩定的人格模式。

  3、人格定義

  他的人格定義是,“人格是重覆的人際情境的相對持久的模式,重覆的人際情境是一個人生活的特性。” 人際情境從嬰兒與母親以及一些生活物品構成的情況,到不斷變動的、複雜的人際、社會情境。沙利文認為,“每個人有多少種人際關係,他就有多少種人格。”

  人格從來不能夠脫離開人生存在於其中的複雜的人際關係。他特別強調人際關係在人格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性,始終把研究的焦點定在個體與個體之間,而不是個體內部。

  人格理論的研究以人際關係為中心。沙利文把人格定義為“在使人類生活具有特征的經常發生的人際情境中相對持久的形式”人際關係的相對持久的模式,即:人際關係彼此之間聯繫的重覆出現,成為一個人生活的特性。“人格永遠無法與個人生活於其中並因此具有本質的人際關係的背景相脫離”。

  沙利文用人格化來表示人的社會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化是個人對他們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滿足和焦慮中產生的情感、態度和概念的綜合印象。人格化可以完全是假想的或幻想的。刻板印象便是眾人共同形成的人格化。

  4、人格發展的動力

  沙利文認為,需要和焦慮是人格發展的動力。需要:人只有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人的安全需要也只有在人際情境中才能得到滿足。焦慮:焦慮是人際關係分裂的表現,人際關係分裂是焦慮的根源。人際情境必然會導致焦慮體驗。當個體獲取需要的滿足的方式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譴責,或是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譴責時,個體就會產生焦慮。在人際情境中,人所感受到的焦慮強度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譴責者的重要性,這既指他人實際的重要程度,也指在個體想象中的重要程度。二是譴責者態度的嚴厲性 。“焦慮”最初來自於嬰兒時期的無助特性,由於沒有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慢慢形成一種“自我系統”。自我系統的主要功能就在於消除緊張和焦慮以獲得滿足和安全。它是由“好我”、“壞我”和“非我”這三部分組成的。

  兒童漸漸認識到,自己的有些行為會使母親焦慮,而又有些行為則不會使母親焦慮。基於這一發現,嬰兒就逐漸發展出一套複雜的過程,用以控制母親的焦慮,併進一步通過“移情聯結”來控制自己的焦慮。(焦慮傳遞說)

  A.自我系統

  沙利文所說的“自我系統”,也是人際關係的產物,是社會性的。拿沙利文自己的話來說,自我系統“是我們在重要的他人對我們的反應中得到的所有經驗因素的集合,換言之,我們的自我是我們人格映象的集合,這種映象是從同我們打交道的人那裡得到的”。

  “自我系統”是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具有自我知覺和防禦功能的模式,自我系統是人格化的產物,是“涉及到人際安全的維持系統。”自我系統的開始始於焦慮。童年時期兒童經歷的各種焦慮和滿足的經驗逐漸固化為自我系統,自我系統形成後,對與自我衝突的,不利於自我的行為進行忽略和曲解,相反,對有利於自我的行為則消化吸收。

  沙利文認為,嬰兒在忍受焦慮時,是被動、無能的。究其原因,是其起防禦作用的自我系統(self—system)尚未發展、成熟。自我系統既有滿足軀體需要的功能、又有防禦焦慮的功能。但它主要是一種防禦機制,是“用以避免焦慮程度提高的經驗組織”。它是由好我、壞我和非我這三部分組成的,而這三者的形成又同個體的焦慮經驗密切相關。

  好我:使需要得到滿足,同時又受到重要的他人贊許的行為和經驗,構成“好我”

  壞我:使需要得到滿足,但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重要的他人反對的行為和經驗,構成“壞我”

  非我:那些可能導致嚴重焦慮的經驗會從自我系統中分離出去,這種經驗是自我系統拒絕註意的部分。既沒有使需要得到滿足,又受到重要的他人強烈譴責的行為和經驗,構成“非我”

  B.(焦慮傳遞說)

  兒童焦慮的最初來源是“撫養者表現出焦慮時,就會引起嬰兒的焦慮”。如果撫養者對我們充滿愛心和關懷,我們就會感到愉快;反之,如果撫養者對我們漠不關心或嚴厲譴責,我們就會感到焦慮。撫養者與嬰兒之間存在著“移情聯結”。移情就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對他人情感的體驗。如當孩子做錯事時,母親就會責備他,孩子能從母親的責備和表情言行反應中,理解母親此時此刻對他的態度,這樣,他就喪失了人際安全感,產生焦慮。沒有移情能力的人,不會產生焦慮。焦慮使人寢食難安、使人難於同他人交流情感。

  5.兒童人格發展六階段

   沙利文認為,人生來就具有一種自我調節和整合的功能,使人的潛能想完善的方向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人格具有連續性,個體必須達到魔種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識到外界環境中的種種人際關係,從而加以對待和適應。因此根據與某種能力成熟的相當年齡而把人格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根據人格的結構、自我系統的防禦機制和語言的動力作用和人際關係的模式,沙利文把兒童的人格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一)嬰兒期,從出生到能清晰地表述語言

  這一階段中口唇區是嬰兒與環境之間的人際關係區域。母親的喂養使嬰兒初次有了人際交往的體驗,這種交往使兒童內心中形成了4種不同的乳頭的概念:(1)標誌滿意的好乳頭,(2)嬰兒不餓時的好的但不滿意的乳頭,(3)無奶可供的錯誤乳頭,(4)焦慮母親的壞乳頭。這一階段的另外的特點是:(1)脫離冷漠、懵沌的活力顯現,(2)認知方式從原始的經驗方式向平列的經驗方式轉移(3)諸如壞的、焦慮的、拒絕的、挫折的母親和好的、輕鬆的、接受的滿意的母親的人格結構形成,(4)學習經驗的形成和初始的自我系統的出現,(5)嬰兒能區辨自己的身體,(6)學習手――眼、手――口、耳――聲音的協調運動。

  (二)童年期(childhood)從掌握語言到對玩伴需要的產生

   語言的學習和綜合的經驗方式組織是嬰兒期向童年期轉移的動力。童年期是發展自我意識的時期,自我人格化極快地增加。這一時期兒童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家庭關係。語言的發展使不同的人格化能夠融合,自我系統整合為一個更緊密的結構。自我系統的性別的概念開始發展,開始採取與性別相適應的行為。兒童可以利用語言降低焦慮,例如,辯明是非、認錯道歉,也包括害怕懲罰而說謊。

  (三)少年期(the juvenile era)從尋求玩伴到同性密友形成

   這一時期是兒童更趨社會性的時期,兒童開始獲得與家庭之外他人交往的經驗,出現了父母之外的另外的重要他人,教師、同伴、同伴父母等。與自己父母相比較,這些互動的關係對兒童的自我觀念影響很大,特別是同伴關係在重要性上不次於嬰兒與父母的關係。兒童開始具備了初步的綜合經驗模式,開始實現社會化,懂得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性。這一時期,兒童的人格首次覺醒了,自我系統把世界看成是有其自身的原因而存在、遵循自身規律。兒童逐漸明白了世界不可能隨其所願。

  (四)前青年期(preadolescence)從需要親密的同伴到異性朋友的需要

  這一時期是真正的人際關係的開始。之前兒童的人際關係是依賴於成人的,現在,兒童開始形成平等、成熟、互惠的、比同伴更深的愛的關係,相互公開自己的隱私。兒童可以為朋友犧牲自己的需要,二人之間彼此同化、互相影響、互相忠誠,從而培養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品格,他們在他人眼裡發現自己。沒有親密的同伴兒童會成為孤獨的犧牲品。

  (五)青年初期從性欲發生到性行為形成模式

   青年人感受到了性欲的體驗,開始與異性交往。由於性機能的成熟,性欲成為生活的主要矛盾,但社會性道德和種種禁忌,使個人在性活動中感到自尊的破壞,導致幻想和白日夢。這一時期的性活動雖然強烈,但卻不成熟。

  (六)青年後期(late adolescence)、從生殖活動到完全成熟的豐富的人際關係

  這一時期的生活主要矛盾集中在社會責任方面,工作、掙錢、事業等成為個人感興趣的問題。複雜的人際關係逐漸成熟,綜合經驗方式有所增加,自我系統更加穩定。由於教育和工作經驗,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有了進一步認識,各方面的知識大增而趨於成熟,經驗的積累會在以後的成熟人格中顯露,成熟的人格基本上反映了親近的需要和與他人的合作。

  6.精神病理學及心理治療

  精神疾病是由於人格障礙,而人格障礙則是人際關係困境造成的。沙利文對精神醫學的具體貢獻在精神分裂症方面。即精神分裂症是由失敗的人際關係造成的。

  沙利文很少從遺傳的、機體的或生物的方向去解釋精神病。沙利文認為精神疾病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沒有種類的區分。精神病人與正常人沒有本質的區別。

  所有非器質性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都是由病態的人際關係造成的。

  這種病態的人際關係有:

  (1)嬰兒期時母親的過度焦慮

  (2)幼兒期的孤獨

  (3)父母懲罰的標準不一和缺乏溫柔

  (4)沒有滿意的少年同性伙伴

  (5)青春期的戀愛問題處理不好

  治療目標:使患者對他們選擇性忽視的事物獲得全新的認識,重新整合人格中互相分離的部分,在好我和壞我之間建立起一個適當的平衡,形成一個更為廣泛和有效的人際行為資源庫。

  治療措施:首先要創設良好的人際情景,在治療過程中參與觀察,通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通過交談、夢的分析等治療技術,是患者恢復健康的人格。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主要著作

  1、本人生前出版有關心理學的書籍

  《現代精神病概論》(1947)

  2、由其同事整理出版的有關心理學的書籍

  《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1953)

  《精神病會談法》(1964)

  《作為人的一種過程:精神分裂症》(1962)

  《精神病學與社會的融洽》(1964)

  《平民精神病學》(1972)等。

  其中沙利文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之一是關於人格形成的學說,其人格理論又稱作人際理論,集中表現在《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1953)一書中。這部著作的中心內容是把精神病學概述為人際關係的科學,強調人的社會化本質,認為人格、精神病、診斷和治療等都可以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理解和處理。書中的學術思想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有關人際關係的闡述,強調精神病學是研究人際關係的學說,把人際關係看作是人生存必需的環境,並以動力場去說明人際關係,詳盡闡述了動能的概念;二是有關人格的發展,討論了需要的張力,認為人除了有一般需要,還有從人機互動中產生的人際需要,強調了焦慮的張力和作用,探討了人的經驗發展具有的三種模式,提出了人格化問題,揭示了自我系統、自我動能的形成等。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評價

  沙利文受當代哲學思潮的影響,企圖將精神病與其他學科如自然哲學、人類學、生物學、語言學和行為學等結合起來,他以其獨特方法,並以人際關係心理過程為主要參數,構成其新的精神分析理論體系。

  儘管我們可以從沙利文的思想中清晰分辨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和米德的符號互動論等思想脈絡,但他的思想顯然不是以上思想的簡單相加、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他從臨床實踐中看到了費羅伊德忽視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的缺點,把精神分析的焦點從個體之內轉向個體之間。他把社會環境、文化這些重要的變數納入了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群中,這是對心理學研究的極大推動。

  1、主要貢獻

  (1)在精神醫學中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認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於患者的童年人際關係的失調,產生了嚴重的焦慮,從而導致經驗組織的分裂。

  (2)提出了自我系統概念。主張人生來就有追求滿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際關係中逐漸形成了穩定的人格模式。

  2、局限性:

  沙利文特別強調二人小組構成人際的互動的作用,認為正是這種基本的人際關係構成了人際群體,構成了社會,甚至他在心理治療中也採用了“治療者――患者”的二人小組形式。

  理論缺乏一整套完整的概念體系,術語晦澀難懂,相互關係不甚明瞭。未能揭示出人際關係的豐富內涵,只看到人際之間的心理關係,沒有看到更深層的以生產關係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語錄

  • Sullivan認為人的主要欲望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生物的。它只與身體的需要有關,而且尋求滿足的對象是固定的。第二種衝動大半是社會的。它的目標是企圖在社會裡獲得安全感。Sullivan相信每個人在出生後就有想得到周圍人們贊同的衝動;還有另一個衝動和它比鄰存在,這就是逃避反對的衝動。在個人生活的塑造上,這兩種壓力一塊兒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它們與他『決定如何生活』有密切的關係。
  • 在我們這個社會,人們內心最隱秘的問題就是孤獨感、被孤立感,以及難以建立自尊。在弗洛伊德早期時代的問題癥結是性欲的壓抑,而在30年代早期的主要問題,則是卡恩·霍妮所說的,掩飾的敵意,到了今天,孤獨感成為問題的核心。
  • 個人的人格乃是由他出生後所接觸的人及社會力量逐漸模塑而成。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敬千夜,Mis铭,Tracy,林晓辰,nonameh.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8.26.110.* 在 2019年1月19日 10:27 發表

不錯,挺詳盡。可惜目前缺少沙利文著作的經典譯本,甚至一些譯本根本感受不到絕代大師的靈感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