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Stack·Sullivan)----美国著名的精神医学家

目录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简介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892~1949)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医学家,也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精神医学界定为研究人际关系的科学,特别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生平

  1892年2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诺威奇,1949年1月14日卒于法国巴黎。

  沙利文祖籍爱尔兰,从小处于罗马天主教的环境之中。他的父母很少过问他的学业,又因他的天主教家庭在新教的社会处境中孤立,因而沙利文的童年是孤独的,这使他非常同情精神病患者的境遇,最终选择了精神病学研究作为终生职业。

  1908年在科内尔读过一学期的课程,而后于1917年在芝加哥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但他把这所学校称作“文凭制造所”。在这两所学校获得的学识只能算是边缘性的,其盛年展现的精湛才能,主要靠自学获得。

  1918~1922年间,沙利文曾在陆军医疗队任军医,同时供职于处理退伍军人问题的联邦政府机构。在军队中的生活经历构成了他的生活基础。这段经历是他获得了多方面的临床工作机会,并被政府正式承认为神经精神病学家。嗣后受聘于谢泼德?布拉特医院,还曾服务于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若干研究所。他深受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W`A`怀特的影响,致力于精神分裂症研究。期间,开辟了专门病室,治疗一些男性少年的眼中精神分裂症。他反对当时对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看法,认为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或是一种自恋神经症。他根据对患者动机的探讨,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童年人际关系的破坏,产生思想怪癖或象征化行为,在想象中占有自己和他人,导致患者思维、情感、活动的歪曲和经验组织的分裂。

  1923年, 结识汤普逊,使他正式接触到精神分析。

  1926年,结识萨皮尔,使他获得了人际相互作用以及环境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信念的有力支持。

  后半生,为了纪念怀特,他后半生创设了怀特基金会,任华盛顿精神病学校校长,以及《精神病学》杂志的编辑,以此促进他的人际关系理论。

  1949年1月14日逝于法国巴黎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主要理论和思想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对当时美国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很大,霍妮和弗洛姆都受了他的影响。沙利文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关于人格形成的学说,其人格理论又称作人际理论,集中表现在《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一书中。这部著作的中心内容是把精神病学概述为人际关系的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本质,认为人格、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都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

  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际关系的阐述,强调精神病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说,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人生存必需的环境,并以动力场去说明人际关系,详尽阐述了动能的概念;二是有关人格的发展,讨论了需要的张力,认为人除了有一般需要,还有从人机互动中产生的人际需要,强调了焦虑的张力和作用,探讨了人的经验发展具有的三种模式,提出了人格化问题,揭示了自我系统、自我动能的形成等。

  1、人格与人格的形成——人类本质的社会性

  基本观点:一个人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复杂、变动的人际关系之中,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他的社会性。人的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单单研究个体本身而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无法确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问题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人格形成于发展的原因。

  2、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1)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童年时期因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

  (2)早期生活的焦虑是由焦虑的母亲所诱发的,这种焦虑可以称为“不良联结状态”,是人类状况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3)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并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

  3、人格定义

  他的人格定义是,“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的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 人际情境从婴儿与母亲以及一些生活物品构成的情况,到不断变动的、复杂的人际、社会情境。沙利文认为,“每个人有多少种人际关系,他就有多少种人格。”

  人格从来不能够脱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始终把研究的焦点定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不是个体内部。

  人格理论的研究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沙利文把人格定义为“在使人类生活具有特征的经常发生的人际情境中相对持久的形式”人际关系的相对持久的模式,即:人际关系彼此之间联系的重复出现,成为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化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可以完全是假想的或幻想的。刻板印象便是众人共同形成的人格化。

  4、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认为,需要和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动力。需要: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安全需要也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得到满足。焦虑: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人际关系分裂是焦虑的根源。人际情境必然会导致焦虑体验。当个体获取需要的满足的方式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或是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谴责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在人际情境中,人所感受到的焦虑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谴责者的重要性,这既指他人实际的重要程度,也指在个体想象中的重要程度。二是谴责者态度的严厉性 。“焦虑”最初来自于婴儿时期的无助特性,由于没有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慢慢形成一种“自我系统”。自我系统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消除紧张和焦虑以获得满足和安全。它是由“好我”、“坏我”和“非我”这三部分组成的。

  儿童渐渐认识到,自己的有些行为会使母亲焦虑,而又有些行为则不会使母亲焦虑。基于这一发现,婴儿就逐渐发展出一套复杂的过程,用以控制母亲的焦虑,并进一步通过“移情联结”来控制自己的焦虑。(焦虑传递说)

  A.自我系统

  沙利文所说的“自我系统”,也是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社会性的。拿沙利文自己的话来说,自我系统“是我们在重要的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因素的集合,换言之,我们的自我是我们人格映象的集合,这种映象是从同我们打交道的人那里得到的”。

  “自我系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我知觉和防御功能的模式,自我系统是人格化的产物,是“涉及到人际安全的维持系统。”自我系统的开始始于焦虑。童年时期儿童经历的各种焦虑和满足的经验逐渐固化为自我系统,自我系统形成后,对与自我冲突的,不利于自我的行为进行忽略和曲解,相反,对有利于自我的行为则消化吸收。

  沙利文认为,婴儿在忍受焦虑时,是被动、无能的。究其原因,是其起防御作用的自我系统(self—system)尚未发展、成熟。自我系统既有满足躯体需要的功能、又有防御焦虑的功能。但它主要是一种防御机制,是“用以避免焦虑程度提高的经验组织”。它是由好我、坏我和非我这三部分组成的,而这三者的形成又同个体的焦虑经验密切相关。

  好我:使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受到重要的他人赞许的行为和经验,构成“好我”

  坏我:使需要得到满足,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重要的他人反对的行为和经验,构成“坏我”

  非我:那些可能导致严重焦虑的经验会从自我系统中分离出去,这种经验是自我系统拒绝注意的部分。既没有使需要得到满足,又受到重要的他人强烈谴责的行为和经验,构成“非我”

  B.(焦虑传递说)

  儿童焦虑的最初来源是“抚养者表现出焦虑时,就会引起婴儿的焦虑”。如果抚养者对我们充满爱心和关怀,我们就会感到愉快;反之,如果抚养者对我们漠不关心或严厉谴责,我们就会感到焦虑。抚养者与婴儿之间存在着“移情联结”。移情就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情感的体验。如当孩子做错事时,母亲就会责备他,孩子能从母亲的责备和表情言行反应中,理解母亲此时此刻对他的态度,这样,他就丧失了人际安全感,产生焦虑。没有移情能力的人,不会产生焦虑。焦虑使人寝食难安、使人难于同他人交流情感。

  5.儿童人格发展六阶段

   沙利文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自我调节和整合的功能,使人的潜能想完善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格具有连续性,个体必须达到魔种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识到外界环境中的种种人际关系,从而加以对待和适应。因此根据与某种能力成熟的相当年龄而把人格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根据人格的结构、自我系统的防御机制和语言的动力作用和人际关系的模式,沙利文把儿童的人格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一)婴儿期,从出生到能清晰地表述语言

  这一阶段中口唇区是婴儿与环境之间的人际关系区域。母亲的喂养使婴儿初次有了人际交往的体验,这种交往使儿童内心中形成了4种不同的乳头的概念:(1)标志满意的好乳头,(2)婴儿不饿时的好的但不满意的乳头,(3)无奶可供的错误乳头,(4)焦虑母亲的坏乳头。这一阶段的另外的特点是:(1)脱离冷漠、懵沌的活力显现,(2)认知方式从原始的经验方式向平列的经验方式转移(3)诸如坏的、焦虑的、拒绝的、挫折的母亲和好的、轻松的、接受的满意的母亲的人格结构形成,(4)学习经验的形成和初始的自我系统的出现,(5)婴儿能区辨自己的身体,(6)学习手――眼、手――口、耳――声音的协调运动。

  (二)童年期(childhood)从掌握语言到对玩伴需要的产生

   语言的学习和综合的经验方式组织是婴儿期向童年期转移的动力。童年期是发展自我意识的时期,自我人格化极快地增加。这一时期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语言的发展使不同的人格化能够融合,自我系统整合为一个更紧密的结构。自我系统的性别的概念开始发展,开始采取与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儿童可以利用语言降低焦虑,例如,辩明是非、认错道歉,也包括害怕惩罚而说谎。

  (三)少年期(the juvenile era)从寻求玩伴到同性密友形成

   这一时期是儿童更趋社会性的时期,儿童开始获得与家庭之外他人交往的经验,出现了父母之外的另外的重要他人,教师、同伴、同伴父母等。与自己父母相比较,这些互动的关系对儿童的自我观念影响很大,特别是同伴关系在重要性上不次于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儿童开始具备了初步的综合经验模式,开始实现社会化,懂得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儿童的人格首次觉醒了,自我系统把世界看成是有其自身的原因而存在、遵循自身规律。儿童逐渐明白了世界不可能随其所愿。

  (四)前青年期(preadolescence)从需要亲密的同伴到异性朋友的需要

  这一时期是真正的人际关系的开始。之前儿童的人际关系是依赖于成人的,现在,儿童开始形成平等、成熟、互惠的、比同伴更深的爱的关系,相互公开自己的隐私。儿童可以为朋友牺牲自己的需要,二人之间彼此同化、互相影响、互相忠诚,从而培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品格,他们在他人眼里发现自己。没有亲密的同伴儿童会成为孤独的牺牲品。

  (五)青年初期从性欲发生到性行为形成模式

   青年人感受到了性欲的体验,开始与异性交往。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欲成为生活的主要矛盾,但社会性道德和种种禁忌,使个人在性活动中感到自尊的破坏,导致幻想和白日梦。这一时期的性活动虽然强烈,但却不成熟。

  (六)青年后期(late adolescence)、从生殖活动到完全成熟的丰富的人际关系

  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矛盾集中在社会责任方面,工作、挣钱、事业等成为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复杂的人际关系逐渐成熟,综合经验方式有所增加,自我系统更加稳定。由于教育和工作经验,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进一步认识,各方面的知识大增而趋于成熟,经验的积累会在以后的成熟人格中显露,成熟的人格基本上反映了亲近的需要和与他人的合作。

  6.精神病理学及心理治疗

  精神疾病是由于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则是人际关系困境造成的。沙利文对精神医学的具体贡献在精神分裂症方面。即精神分裂症是由失败的人际关系造成的。

  沙利文很少从遗传的、机体的或生物的方向去解释精神病。沙利文认为精神疾病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种类的区分。精神病人与正常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有非器质性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都是由病态的人际关系造成的。

  这种病态的人际关系有:

  (1)婴儿期时母亲的过度焦虑

  (2)幼儿期的孤独

  (3)父母惩罚的标准不一和缺乏温柔

  (4)没有满意的少年同性伙伴

  (5)青春期的恋爱问题处理不好

  治疗目标:使患者对他们选择性忽视的事物获得全新的认识,重新整合人格中互相分离的部分,在好我和坏我之间建立起一个适当的平衡,形成一个更为广泛和有效的人际行为资源库。

  治疗措施:首先要创设良好的人际情景,在治疗过程中参与观察,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交谈、梦的分析等治疗技术,是患者恢复健康的人格。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主要著作

  1、本人生前出版有关心理学的书籍

  《现代精神病概论》(1947)

  2、由其同事整理出版的有关心理学的书籍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1953)

  《精神病会谈法》(1964)

  《作为人的一种过程:精神分裂症》(1962)

  《精神病学与社会的融洽》(1964)

  《平民精神病学》(1972)等。

  其中沙利文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关于人格形成的学说,其人格理论又称作人际理论,集中表现在《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1953)一书中。这部著作的中心内容是把精神病学概述为人际关系的科学,强调人的社会化本质,认为人格、精神病、诊断和治疗等都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书中的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际关系的阐述,强调精神病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说,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人生存必需的环境,并以动力场去说明人际关系,详尽阐述了动能的概念;二是有关人格的发展,讨论了需要的张力,认为人除了有一般需要,还有从人机互动中产生的人际需要,强调了焦虑的张力和作用,探讨了人的经验发展具有的三种模式,提出了人格化问题,揭示了自我系统、自我动能的形成等。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评价

  沙利文受当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企图将精神病与其他学科如自然哲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和行为学等结合起来,他以其独特方法,并以人际关系心理过程为主要参数,构成其新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

  尽管我们可以从沙利文的思想中清晰分辨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等思想脉络,但他的思想显然不是以上思想的简单相加、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从临床实践中看到了费罗伊德忽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的缺点,把精神分析的焦点从个体之内转向个体之间。他把社会环境、文化这些重要的变量纳入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群中,这是对心理学研究的极大推动。

  1、主要贡献

  (1)在精神医学中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的失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

  (2)提出了自我系统概念。主张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

  2、局限性:

  沙利文特别强调二人小组构成人际的互动的作用,认为正是这种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人际群体,构成了社会,甚至他在心理治疗中也采用了“治疗者――患者”的二人小组形式。

  理论缺乏一整套完整的概念体系,术语晦涩难懂,相互关系不甚明了。未能揭示出人际关系的丰富内涵,只看到人际之间的心理关系,没有看到更深层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语录

  • Sullivan认为人的主要欲望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生物的。它只与身体的需要有关,而且寻求满足的对象是固定的。第二种冲动大半是社会的。它的目标是企图在社会里获得安全感。Sullivan相信每个人在出生后就有想得到周围人们赞同的冲动;还有另一个冲动和它比邻存在,这就是逃避反对的冲动。在个人生活的塑造上,这两种压力一块儿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们与他『决定如何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 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们内心最隐秘的问题就是孤独感、被孤立感,以及难以建立自尊。在弗洛伊德早期时代的问题症结是性欲的压抑,而在30年代早期的主要问题,则是卡恩·霍妮所说的,掩饰的敌意,到了今天,孤独感成为问题的核心。
  • 个人的人格乃是由他出生后所接触的人及社会力量逐渐模塑而成。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敬千夜,Mis铭,Tracy,林晓辰,nonameh.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18.26.110.* 在 2019年1月19日 10:27 发表

不错,挺详尽。可惜目前缺少沙利文著作的经典译本,甚至一些译本根本感受不到绝代大师的灵感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