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992个条目

壓力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壓力效應

  在組織行為學中,人們把由於壓力而導致心理上的異常反應,從而影響績效的現象,稱之為壓力效應。

  這種效應主要由壓力而引起,而壓力對每一個人而言是不一樣的。它與一個人的知覺、經歷、人際關係等有關。人的知覺不同,所體驗的壓力就不同。有的人把領導交給的重擔視為一種增長才幹的大好機會,有的人卻把它視為領導給自己的一種懲罰,這種不同的知覺,其壓力就大不一樣,前者處於一個壓力的發展區,而後者處於一個壓力的破壞區,會感到絕望、無力承受與支持,甚至會選擇放棄、逃避。人的壓力經歷不同,其壓力程度也不同。有壓力經驗的人就能應付各種強度的壓力,而沒有壓力經驗的人對些許壓力就會承受不了。當然,壓力經驗還要講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果是消極的如失敗就可能增加人的壓力感,如果是積極的如成功就可能降低人的壓力程度。此外,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也會影響到壓力的大小,如果人際關係緊張的人在場,其壓力就會增大,因為這種人在場他感到不舒服,因而降低他對付壓力的能力。反之,如果人際關係較好的人在場,就可能產生社會助長作用,使他更有效地對付壓力,從而減輕壓力。

壓力效應的產生原因

  那麼,壓力效應是怎麼產生的呢?它主要受那些因素影響?一般來說,它主要受到瞭如下因素的影響。

  一是由於工作壓力引起的。這是引起這一效應的直接原因。引起工作壓力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工作太重太多、工作任務時間緊迫、工作物質條件太差、工作責任重大、工作人際環境緊張、工作分工不明、工作缺乏安全感、工作中與上、下級關係不好、工作開展困難,等等。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人的心理壓力隨時可能產生。為了減輕心理壓力,人們就會做出種種努力,以致恢復心理平衡,達到壓力效應的效果。

  二是由於生活壓力引起的。這是引起這一效應的間接原因。引起生活壓力的原因很多,例如,配偶死亡、離婚、夫妻分居、家庭近親死亡、個人受傷或患病、結婚、失戀、失業、離退休、家庭成員傷病、子女入學、妊娠、性障礙、家庭新成員出現、工作調動、兒女離家、子女就業,等等。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人的心理壓力隨時可能產生。為了減輕這種心理壓力,避免得病,人們就會做出各種努力,儘量釋放由於壓力所帶來的巨大能量,從而產生壓力效應。

  三是由於個人對壓力的敏感性所引起的。這是這一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這是說,上述的工作壓力源與生活壓力源都可能引起壓力效應,但是這種可能是否能轉變為現實,還要看一個人的個性特征。在所有個性特征中,人對壓力的敏感性尤為重要。對壓力源的敏感性強,就越會產生壓力,從而產生壓力效應,反之,就不太可能產生壓力效應。

  上述可見,壓力對學校導學育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學生能否正確處理壓力,對他們本人的健康與學習的效果都有密切關係。而學生能否正確處理壓力,又與學校教師的正確導學育人密切相關,如果能正確導學育人,學生就能產生積極的壓力效應,否則,就可能產生消極的壓力效應。因此,學校教師一定要運用如下方面的對策。

  首先,學校教師要正確對待“焦慮曲線”。因為焦慮曲線反映了一個人承受的壓力與壓力效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如圖 2-1-1 所示:一般來說,壓力會帶來心理焦慮。隨著壓力的變化,人們的心理焦慮程度也會發生變化,而心理焦慮程度的提高,在前四個區內都呈現出人們行動力的增強,以使產生壓力效應。但到了破壞區後,壓力效應反而迅速減低。這就是說,在不同區域內所產生的壓力效應是不同的。在乏力區,壓力效應很小,因為在該區內,無什麼壓力可言,因此,總處於一種乏力狀態,產生不了壓力效應。在舒適區,壓力效應雖有,但不太明顯,因為在該區內,人們感到很舒適,“站著就能摘到果實”,因此,也不需要化費很大的力氣,只是一般應付即可。在發展區,壓力效應強度增大,因為進入發展區壓力便增大,為了減輕壓力,回到舒適區,人們便做出了各種努力,從而產生了“跳一跳摘到果實”的壓力效應。可見,在發展區人們如果要想產生壓力效應就必須付出努力。在潛能區,壓力效應達到了極至水平,是一種超能力的發揮。因為,在常規情況下,人們遇到的這一區域的壓力是無法應付的。怎麼辦?此時,便動用了潛意識中的潛能,以致產生“應激性”的壓力效應。按照美國知名學者奧圖博士以及世界著名潛能大師伯恩·催西等的研究,其效應比平常高達三萬倍以上。

  可見,在潛能區人們欲要產生壓力效應就必須做出超常的努力。在破壞區,壓力效應迅速降低,以至趨於零效應,甚至負效應。這就是說,在這一區域,人們面對強大的壓力已無能為力,十分沮喪,在行為上表現出放棄、倒退的行為,有時還會出現精神崩潰、心理受挫、行為失常的變態現象。學校教師瞭解了這一特點後,再根據前面所述的壓力效應產生的原因,進行科學的壓力管理。使多數學生多數時候心理壓力處於發展區階段,必要時可控制在潛能區,但要嚴密監控,以免稍不註意便進入破壞區,產生消極的壓力效應。

  其次,學校教師在壓力管理中,下述要點知識和技巧也是需要掌握的。一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焦慮曲線”存在;二是焦慮曲線的每一區域,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域面,有的發展區域面較大,有的潛能區域面較大,這是因人而異的;三是焦慮曲線及其域面是可以通過測量而得到的;四是學校教師可以根據測得的學生焦慮曲線進行有的放矢的壓力管理;五是焦慮曲線的每一區都是動態變化的,這與學生的壓力經驗、認知水平有關。壓力經驗豐富、認知水平高,一般來說,動態變化就越有可能,其方向視壓力經驗的正負而定,如果是負面的壓力經驗,就有可能產生倒退的行為,從上一區退向下一區,如果是正面的壓力經驗,就會產生上升的行為,從下一區上升到上一區。六是壓力經驗可以通過訓練而累積。因此,在學校導學育人中,適當給學生以壓力,給他們壓壓擔子是有好處的,這樣能提高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和經驗,以應付更大的壓力,產生更大的壓力效應。七是在壓力管理中,對那些壓力敏感性特強的學生,要運用逐步增強的原則進行壓力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壓力承受能力,切忌給予過強的壓力,以避免被壓垮。這些方法不妨在學校導學育人中試試,也許還蠻管用的。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Zfj3000,Dan,Yixi,Tracy,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壓力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