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擴張型增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出口擴張型增長(Export Expansion Growth)
目錄 |
出口擴張型增長是出口行業生產能力的增長超過其他行業,使得生產和出口都得到了進一步擴張。[1]
出口擴張型增長對小國的影響[1]
如果中國增長的要素是勞動力而不是資本,或者說,中國的勞動力增長速度高於資本增長的速度,那麼中國生產大米(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能力會提高更快。大米是中國的出口產品,由此出現的經濟增長我們稱之為出口擴張型增長。出口擴張型增長對中國的影響也會因其在國際大米市場的地位輕重而不同。
中國勞動力的增長,會使中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外移偏向於大米。如果中國是小國,那麼,這種要素的增長和由此產生的生產和貿易的變化不會影響商品國際市場的價格,中國的貿易條件也不會出現變化。在圖中,新的貿易條件或相對價格曲線與原來的具有同樣的斜率,只是向外平移。
出口擴張型增長對小國生產的影響同樣可以用羅勃津斯基理論來說明。由於商品相對價格不變,中國勞動力的增長使勞動密集型產品(大米)生產擴大,資本密集型產品(鋼鐵)生產縮減。新的生產點會在S2 。中國本來就具有生產大米的比較優勢,出口擴張型增長則使這種優勢得到加強。出口工業部門比較優勢的增強更加提高了中國的出口能力,進口部門生產的下降則增加了對國外產品進口的需求。無論出口量還是進口量都比以前增加,中國的“貿易三角”比增長前擴大。
中國的經濟福利水平也會增強,在新的消費均衡點C2 上,經濟福利高於增長前的水平。
這種福利的增加雖然主要來自於經濟增長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出口工業比較優勢這一因素,但自由貿易使增加的比較優勢及時得到發揮也是重要原因。
出口擴張型增長對大國的影響[1]
跟進口替代型增長一樣,出口擴張型增長對大國生產貿易的影響與小國不同。如果中國是國際大米市場上的出口大國,其出口能力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會造成國際大米市場供給的增加。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中國大米出口的增加會造成大米國際市場價格的下跌。在圖中,新的大米國際相對價格曲線(TOT′)比原來的(TOT)斜率要小。大米作為中國的出口產品,其價格的下跌標志著中國貿易條件的惡化。為了換回同樣數量的鋼鐵,現在必須用出口更多的大米,這一點顯然對中國不利。
大國勞動力增長對大米生產的影響會有兩重性:一方面由於勞動力成本降低使大米生產的機會成本下降而促進大米生產和出口的擴大,但另一方面,大國出口增加造成大米相對價格的下跌,又對生產造成負面影響,從而降低了大米生產的增長幅度。同樣,鋼鐵的生產既會由於其機會成本的提高而減少,也會因為鋼鐵相對價格的提高而增加。一般情況下,大米生產會增加,而鋼鐵生產會減少。但也可能兩種產品的生產都會增加。出口擴張型增長對大國貿易量的影響也是不確定的:一方面,大米生產的增加會增加出口;另一方面,貿易條件變壞和可能出現的國內生產的增加會減少對鋼鐵的進口。
由於貿易條件的惡化,出口擴張型增長給大國帶來的經濟福利的增加會小於小國。一部分經濟增長的成果會被貿易條件變壞所抵銷。在圖中,大國的消費只能沿著新的國際相對價格曲線(TOT′)選擇,在均衡點C′2 上,社會的經濟福利水平(U′2 )雖然高於增長前的U1 ,但比貿易條件不變下的U2 要低。
第二張圖畫錯了吧,大國的新的國際相對價格曲線應該更扁平吧,斜率絕對值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