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均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內部均衡(Internal Balance)
目錄 |
內部均衡指對國內商品和勞務的需求足以保證非通貨膨脹下的充分就業,或者簡單地說,內部均衡是指國內經濟處於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狀態。理想的內部均衡是高增長、高就業、低通脹。
按照時間跨度的不同,內部均衡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在短期,總需求可變而總供給不變,在中期,總供給和總需求都不變;在長期,總供給、總需求、潛在產出和要素生產率都可變,內部均衡體現為外延經濟和內涵經濟的平衡增長,即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內部均衡是指一國國內經濟運行所達到的理想狀況,因此其本身包含著價值判斷。對內部均衡與否的判斷標準與人們對經濟運行的理解有密切的聯繫。隨著人們對經濟運行看法的改變,對內部均衡的界定和理解也經歷一個演變的過程。最早提出內部均衡這一概念的是英國經濟學家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米德認為,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如果一國經濟劃分為生產貿易品的貿易部門與生產非貿易品的非貿易部門,那麼,內部均衡是指對國內商品和勞務的需求足以保證非通貨膨脹下的充分就業,即非貿易品市場處於供求均衡狀態。或者簡單地說,內部均衡是指國內經濟處於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狀態。在20世紀50年代末,隨著菲利普斯曲線的出現,由於菲利普斯曲線給出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的各種不同的組合,那麼內部均衡概念就進一步解釋為菲利普斯曲線上的某一個最優點,即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最優組合點。60年代以後,又出現了埃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與米而頓·弗里德曼的自然失業率假說,自然失業率假說背景下的內部均衡就是指國內的失業率水平處於自然失業率水平的狀況。一般將封閉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巨集觀經濟政策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歸為內部均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