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的綜合國力方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美國喬治敦大學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任R·S·克萊因(Ray S.Cline)在1975年出版的《世界權利的評價》和1981年寫的(80年代的世界國力趨勢與美國對外政策》中,從政治結構上論述了國際衝突中的國家實力的概念。他指出“在國際舞臺上的所謂實力,簡言之,乃是一國之政府去影響他國政府去做本來不願意為之的某一事情之能力,或是使他國不敢去做本來躍躍欲試的某一事情之能力,而不論其影響方式是利用說服、威脅,或明目張膽的訴諸武力。” [1]根據這一觀點,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對綜合國力進行系統的定量比較和分析,認為綜合國力分為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兩部分,這兩部分可以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一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測算綜合國力的方程為:
,即綜合國力為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乘積。
式中:PP是指現實的國力而不是潛力;C(Critical Mass)為基本實體,E(Economic Capability)為經濟實力,M(Military Capability)為軍事實力,S(Strategic Purpose)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戰略目標,W(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為追求國家戰略的意志。 各要素的指標體系和所規定的標準得分如表1所示:
指標合成的方法是:
- (1)物質要素的各指標,將數值最大的國家或美國計標準分,其他國家則按它與標準國的比例計分,例如國民生產總值美國為最大值,計100分,則某一國家GNP得分:(某一國GNP/美國GNP) ×l00分。
- (2)將要素內各指標的計分進行加總,分別得出C、E、M的總計分。
- (3)計算物質要素的總得分即C+E+M。
- (4)精神要素中的s和w,按專家評定的方法,估算繫數,一些國家可能大於1,另一些國家可能會小於1。
- (5)最後按國力方程,計算各國國力的最後得分值,並以此進行各國綜合國力大小的排序。[2]
顯而易見,克萊因認為綜合國力是一國強制另一國服從自己利益和意志的能力,並且把人口、土地、軍事實力作為評估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種從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出發的評價體系。
克萊因按照他的“綜合國力方程”計算並對世界上幾個主要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排序,如表2所示:
按照克萊因的“國力方程”評估,20世紀7O年代末8O年代初,以基本實體(人口+領土)測算的中國國力,位於前蘇聯、美國、巴西之後,位居世界第4位;以經濟實力測算的中國國力,次於美國、前蘇聯、前西德、法國、加拿大、日本、居世界第7位;以軍事實力計算的國力,僅次於前蘇聯、美國,是世界第三軍事大國;以基本實體、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加總之後計算的國力,也僅次於前蘇聯、美國,居世界第3位;以國力方程最終評估的綜合國力,排在前蘇聯、美、巴(西)、前西德、日、澳之後,居世界第7位。[3]
克萊因對綜合國力的評估方法,在指標體系、定量分析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對以後的有關綜合國力的定量研究有著很大的影響,迄今為止,不少學者所提出的綜合國力評估公式,仍未完全脫離它的計算模式。但克萊因模型由於其創立的歷史背景及創立目的限制,該模型在很多方面的缺陷也是值得探討的。
1、研究綜合國力的目的具有明顯的片面性
克萊因在《80年代的世界國力趨勢與美國對外政策》中毫不隱諱地說:“有關國力的研究,即是對發動戰爭的能力的一種研究。”“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去認清國家目標並研判能否達成此等目標。”他在該書最後一章中,為美國政府獻策:為稱霸全球,必須建立“三洋大聯盟”……他還宣稱,該三洋大聯盟之使命,是結合彼此的海軍實力,用空軍戰力予以支援,確保各盟國之間海運貿易航路的安全。克萊因強調,此聯盟並非旨在對付蘇聯集團,他認為只要這些由國家以如此方式團結一致,並確保經濟的不斷繁榮進步,自可促使社會主義制度“趨於瓦解”。[4]
可見,克萊因研究國力的目的是為美國和西方的“強權政治”服務的。
2、忽視了“科學技術力量”這一重要因素
“科學,是指‘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技術,‘泛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 '”鄧小平同志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推動社會發展,使世界發生深刻變革。優先掌握科學技術者,在未來綜合國力競爭中將居於領先地位。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據統計,美國國民經濟從20世紀7O年代起,平均每年增長3.5%,其中有1.8%來自新科技進步的貢獻。日本在1965—1970年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實際增長率平均每年為11.6%,其中4.4%是靠科技進步因素取得的。日本9O年代的經濟增長,據說有65—70%左右要靠科技進步的力量做貢獻。據世界銀行測算,從2O世紀5O年代到7O年代,發達國家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為50%,80年代以來則達到70%到80%[6]。世界各國儘管社會制度不同,綜合國力不等,但都選擇了積極開拓高科技發展道路,匯成了高科技競爭的巨流。高科技是2l世紀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未來國際綜合國力較量的總流向是:軍事戰一經濟戰一科技戰。[6]
3、克萊因公式是靜態的,即沒有從時間流程變化來估算綜合國力,無法評價同一國家在各不同歷史時期的綜合國力變化狀態。[5]
綜合國力系統應該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綜合國力的生成與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6]一是因為綜合國力系統內的各構成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其中某一要素的變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乃至引起綜合國力系統的整體性變動。例如經濟實力的增強有助於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而軍事力量的增強能夠更好地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二是因為綜合國力系統及其構成要素的狀態是隨時間而不斷變化的。
4、綜合國力評價系統應該是一個對外開放的系統,而克萊因的理論模型只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弱國無外交”。要努力發展經濟和科技,增強綜合國力,開展以實力為後盾的外交。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說話的份量,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擴大中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反過來通過外交可以達到與他國或其他集團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目的,為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5、過於註重人口數量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忽視了人口的質量問題。
在綜合國力中,人口數量確實占有重要份量。人力資源是資源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數量很少的國家,是很難擠進強國之林的。一定的人口數量是保持國力強大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是基礎因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就中國而言,1949年,中國的人口數量就居世界之首,然而綜合國力卻排在12個人口遠遠少於中國的國家之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口發展對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制約因素。當人口發展與經濟發展處於動態平衡時,人口發展會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當人口發展與經濟發展失去平衡,就會造成社會經濟的停滯乃至衰退。[6]比如我國人口基數大,許多經濟指標的總量雖然不低,但在人均占有的指標上強度被明顯地弱化。
因此,在克萊茵的國力方程中僅考慮人口總量而不考慮人均量問題,是無法更真實有效地反映一國綜合國力的實際情況的。
6、過於註重資源因素和軍事力量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這些因素對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有影響的。但不是主要因素。隨著科技的發展,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步降低。比如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但其經濟發展卻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被人們所利用的原料、材料的範圍在不斷地擴大,不僅有大量自然物質,而且有許多人工合成的物質。
事實說明,在當今,在一個相互依存的核世界里,以軍事實力為中心的國力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像美國這樣一個手拿原子彈的超極大國,在印度支那打了那麼多年的戰爭,競嚇不倒越南這樣一個小國。
7、沒有把社會體制因素納入其中,S、W繫數雖有所涉及,但又含混不清,依據不足。
特別是對中國綜合國力的評估中,按克萊因所賦予S、W 的涵義及所給的繫數,前西德為1.5,日本、巴西為1.4,前蘇聯和澳大利亞為1.2,而中國僅為0.6,顯然有其偏見,從而大大低估了中國的綜合國力。 其戰略目標、國民意志、政府要素、政策水平等要素也很難找到一個客觀統一的估價標準,因而克萊因評分往往帶著各評分人主觀臆斷的偏見。
- [1]施祖輝.綜合國力理論的歷史考察及其應用[J].預測,1993,(4):64-66
- [2]餘芳東.國外綜合國力研究方法的評價[J].複印報刊資料統計學、經濟數學方法,1994,(1).58-62
- [3]綜合國力評價與我國之國際地位[J].遵義基礎教育網
- [4]黃碩風.綜合國力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 [5]秦正雲.有關競爭力問題的綜述[J].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2003-8-l2
- [6]郭雷.人口和資源在綜合國力評估中的作用[J].中國國情國力,1997,(3):31-32
- 張繼鵬,劉德鑫,張家來,劉少敏. 關於綜合國力評價克萊因理論模型的缺陷性分析[J]. 當代經濟科學. 200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