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假性親密關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目錄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里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與家人可以進行共同的家庭活動,卻無法分享彼此的內心,心門緊閉;與朋友可以一同聚會、吃飯、做美容、健身,卻無法向對方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心理學上將這種錶面上親密,實際上卻保持距離的關係稱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一種形式大於內容的親密關係,是雙方經過心理博弈後形成的一種防禦機制,使人際關係保持一種安全距離。

假性親密關係的特征[1]

  假性親密關係有一個理論假設,認為親密關係不能太過靠近,否則雙方如同刺蝟一樣,會遭遇對方的“尖刺”而受傷。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暴露和分享被視為一種不好的行為,認為這是公開拋出矛盾,是對親密關係最大的否定。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狀況,雙方都不想表達個人的內心愿望,害怕個人的期待一旦出口, 就宣告了親密關係的破裂。

  只不過,這種“親密關係”讓人“總覺得缺點什麼”。假性親密關係迴避了心靈的交融,雙方不是開放式地解決問題,而是壓抑問題。在這樣的關係中,雙方的內心都是孤獨的,從而造成空虛感和寂寞感。

  與真正的親密相比,假性親密關係往往過多關註形式和名義上的親近,兩個人的互動更多基於理性思考,對彼此的理解停留在行為表象,而不是其背後的依附需求情感表達。在遇到矛盾分歧時,我們也誤認為爭辯對錯可以修複關係,卻忘記了親密關係的本質是情感連結,當情感連結出現裂痕的時候去講道理、爭是非,恰恰是情感上疏遠對方的行為。

  在典型的假性親密關係里,兩個人很容易片面膚淺地理解彼此的言行,並且試圖去評價這此行為的合理性。由於懼怕評價和批判,兩個人都在關係里感到不夠安全。無法坦誠地敞開內心。一些亟待表達的情感,例如傷心、難過、脆弱和無助的感受,需要被用憤怒、指責或者冷漠加以掩飾,然面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更大的誤解和情感傷害。

假性親密關係的心理處方[2]

  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的人往往沒有認識到交流的重要性,實際上,心靈碰撞會讓雙方能更好地照顧到彼此,把隱藏的問題擺在桌面解決,能促使雙方更加有包容之心。心理學家為此開出了一個心理處方,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發現問題。仔細審視自己的親密關係,找到讓自己感覺焦慮不安和擔心的部分,並寫在紙上。思考一下:為什麼這讓自己產生了迴避的心理?是擔心對關係中的某個方面失去控制,還是存在無法解決的人際衝突?

  步驟二:修複問題。將自己先前迴避的內容歸納為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改正迴避問題的“鴕鳥心態",積極修複受損的親密關係,將人際關係中的問題一一解決。比如,不信任對方、嫌棄對方較強的情感需求、不願意自我暴露等。

  步驟三:發揮優點。發掘個人內心的潛在力量,鼓動自己去改善人際關係。如果自己健談,就積極與對方溝通。註意要有真誠的態度,這樣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

  步驟四:換種方式。嘗試新的社交模式,並學會用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積極地關註他人的想法與感受。這種嘗試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參考文獻

  1. 單子軒. 我們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當陷入假性親密關係如何避免惡性迴圈[J]. 人物, 2018.
  2. 李則宣, 黃任之. 假性親密關係應該如何破解[J]. 大眾醫學, 2017, 000(005):47.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假性親密關係"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