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對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會計對象(Accounting Object)
目錄 |
會計對象就是指會計工作所要核算和監督的內容。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或者民間組織,無論是工業、商業等何種企業組織形式,也不論企業規模的大小,會計(會計工作)的對象是原始單據(按其取得發類外部原始單據和內部自製原始單據)。會計憑證(包括憑證上會計科目所歸屬的會計要素類別)及其記錄、分類的對象依據就是原始單據。 會計工作就是在對所取得的原始單據進行審核、分類、序時記錄的基礎上展開的記帳、編製報告和分析的工作。
會計對象的抽象描述[1]
會計對象的抽象描述,是指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資金是指能用貨幣表現的財產物資,它不是靜止不變的,通過自身不斷的運動而變化。資金運動的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
- 資金進入企業:企業通過吸收投資、銀行借入、發行股票或債券來籌集資金,引起企業資金的增加。
- 資金在企業中的周轉:企業用貨幣資金購買材料,形成儲備資金。工人利用自己的生產技術,藉助於機器設備對材料進行加工,發生的耗費形成生產資金。產品完工後形成成品資金。將產品銷售,收回貨款,得到新的貨幣資金。整個周轉過程表現為:貨幣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新的貨幣資金
- 資金退出企業:企業償還銀行借款、上交稅金和分派利潤或股利。
會計對象的具體描述[1]
把會計的對象描述為資金運動,這是很抽象的。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應該是詳細具體的,這就要求必須把企業的資金運動進行若幹次分類,使之具體化。對資金運動進行的分類。就是會計要素;對會計要素進行的分類,就是會計科目。根據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我國企業的資金運動分成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而每一會計要素又可分成若幹會計科目。
研究會計對象的目的,是要明確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活動範圍,從而確定會計的任務,建立和發展會計的方法體系。會計需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因此,凡是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的特定對象,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被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會計所要核算和監督的對象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相互關聯的環節所構成。包括多種多樣的經濟活動。由於會計的主要特點是以貨幣為統一計量單位。它只能核算和監督再生產過程中可以用貨幣計量表現的那些內容。在商品貨幣經濟條件下,作為統一整體的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切社會產品,即一切財產物資都可以用貨幣表現,而再生產過程中財產物資的貨幣表現和貨幣本身就稱之為資金。資金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形式是在不停地運動的,其表現為資金的籌措、投入、運用、耗費、增殖、收回、分配等活動。資金運動貫穿於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各個方面,哪裡有財產物資(包括無形的)哪裡就有資金和資金運動,就有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因此,概括地說會計對象就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研究會計對象,必須研究資金運動規律。
會計對象的分類[2]
1.會計的一般對象
會計的一般對象是指會計作為一項管理活動所要核算(反映)和監督(控制)的內容,即會計的客體。
2.工業企業會計的對象
會計的一般對象是會計核算(反映)和監督(控制)的內容,而核算(反映)和監督(控制)的是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是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所以,工業企業會計的對象就是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
3.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的對象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的對象就是商品流通企業的資金運動。商品流通企業資金的投入和資金的退出與工業企業基本類似,所不同的是資金的周轉,商品流通企業的經營過程一般只分為採購過程和銷售過程。
4.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對象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對象就是預算資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