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作關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企業合作關係是指參與合作的企業基於彼此利益建立的存在於市場與層級組織之間的協議關係,這種關係的建立往往伴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參與合作的企業之間發生的資源交易行為。同時,這種合作關係是一種合作雙方在互惠承諾下的互動關係,強調雙方合作的長期性。企業合作關係為合作主體提供了一個信息和資源的交換平臺,合作成員可以通過這一平臺獲取自己所需的稀缺資源和能力,進而實現預期的合作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間的交流、協作、承諾、適應性、相互依賴性和信任等,對供應鏈成員間的合作關係和企業績效有著重要的影響。
企業合作關係在漫長的企業發展史中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拉明(Lamming)在《超越伙伴關係:革新的戰略和精細供應》一書中,將企業合作關係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1)傳統關係時期(1975年以前)。這個時期的市場基本特征是產品供不應求。企業的管理戰略是改進工藝和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降低單位產品成本。企業各自獨立,相互聯繫較少,企業間的競爭比較溫和競爭壓力較輕,競爭環境相對穩定。
(2)自由競爭時期(1972--1985年)。這個時期市場上產品供應日趨飽和,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相互之間處於敵對的關係緊張。企業間協調困難,外部交易成本上升。
(3)合伙關係時期(1982年前後)。這個時期市場競爭激烈而混亂,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質量競爭使企業經營戰略轉向縱向一體化經營,側重最終產品穩定的質量。企業間合作比較緊密,部分合作具有一定的戰略性。
(4)伙伴關係時期(20世紀90年代)。這個時期市場變化加快,縱向一體化經營反應遲緩,失去市場風險、投資風險和行業經營風險都不斷增大,企業逐漸由縱向一體化經營轉向橫向一體化經營,採取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競爭戰略。企業間確立伙伴關係,經營合作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能動性。競爭壓力很大,但比較穩定。
(5)戰略聯盟關係時期(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後)。這個時期由於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經營難度和經營風險不斷加大,企業間不得不改變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進行更緊密的合作。於是產生了雙贏的合作競爭和企業間的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競爭壓力非常大,但這種壓力是企業為了更好地發展而自我施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