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互聯網基金是指在藉助互聯網媒介的基礎上實現投資客戶與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直接交流,從而繞開銀行介入,是對傳統金融理財服務的延伸和補充。在這種“金融脫媒”的理財模式下,銀行在客戶和第三方理財機構之間不再起著有償連接作用,弱化了銀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大大提高了理財效率並降低了理財成本。
基金與網路的結合涉及到的僅是其銷售平臺或模式的變化。即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創新,也使得互聯網基金理財除了具備傳統基金理財高流動性、高安全性和較高收益性的特征外,又具有區別於傳統基金理財模式的特點。
首先,互聯網基金依靠大數據、社交網路、移動支付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交易場所的虛擬化。相比於傳統基金理財模式,不但便捷了基金的業務操作,降低了運營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業務效率。
其次,可以實現基金產品和客戶投資需求的高效匹配。在互聯網基金理財模式下,投資者可以通過網路平臺掌握更多有利於自身投資的信息並能輕鬆完成對各種基金產品的比對,從而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優質投資標的。更為重要的是,互聯網基金理財作為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重要內容,使絕大多數人(尤其是低收入階層)都能夠參與到這種金融創新活動中來,有效地緩解了金融排斥,很好地詮釋了普惠金融的內涵。
1、對投資者的影響
節省了投資者前往銀行、營業部的時間、交通成本,使投資者能享受更方便、快捷的服務,而且投資者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可以保證投資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投資,投資者的行為不再受時空和最低資金要求的限制,提高了投資者的自由度,金融理財投資更加趨於民主化和大眾化。
2、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互聯網提供個人理財服務,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程度和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爭奪了銀行原有的客戶。一方面,購買這類網上基金產品的資金積累的越多,給銀行帶來的協議存款成本就越大。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基金產品沒有出現之前,客戶投資基金產品的渠道大多是通過商業銀行的代銷。商業銀行代理基金業務的收入也隨著互聯網基金的盛行而大幅縮水。以上兩個方面都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銀行的利益,但是,從打破銀行業的壟斷地位,倒逼商業銀行應對挑戰改革經營模式的層面來講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互聯網基金是對傳統金融理財服務的延伸和補充,因此,網路理財不可避免地帶有傳統金融理財的各種風險;同時又具有不同於傳統金融理財風險的新特性。
首先,這種風險的特性來源於網路的公共性和開發性。互聯網基金理財得益於網路技術的發展,同時,也使其面對來自網路技術安全的風險。由於互聯網基金交易場所的虛擬化,任何交易都在互聯網平臺進行,網路系統更新不及時,系統安全防範不嚴或是網路系統設計和建設不規範等問題,很可能造成黑客、病毒入侵或是理財機構內部人員有目的地非法竊取客戶資料而導致客戶信息數據的泄露,給客戶資金帶來損失。
其次,相比於傳統的金融理財,互聯網基金更傾向於爆發信譽風險,這種傾向性主要來自於互聯網本身。在某一些互聯網基金出現虧損,或是客戶資金遭到來自不安全網路的威脅時,投資者就會喪失對互聯網企業、第三方理財機構甚至是銀行的交易信心。而且,在網路信息傳播如此迅速的今天,任何有關投資者切身利益的信息(甚至包括謠言)都會很快地在網上傳播。一旦某一機構的不利消息在網路蔓延,不僅僅造成該機構發生擠兌、客戶流失等情況,可能導致整個互聯網基金理財出現信譽危機。
最後,由於互聯網基金在我國仍處於萌芽階段,原來的有關傳統金融理財的法規和監管措施在很多方面已不能滿足目前的情況,而關於互聯網基金理財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存在很多法律約束的空白區。在這種不完善的法律環境下,互聯網基金會產生多種形式的法律風險。
雖然,現代網路信息技術使金融理財服務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和人性化,但是也加速了風險的積聚過程。一旦某種潛在風險爆發,即便是很小的問題都很可能通過網路迅速擴散而傳遞到互聯網金融的方方面面,從而引發連鎖效應,很可能來不及採取補救措施就已經導致了一連串的損失。因而,在風險發生可能性和作用範圍上產生了擴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