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互聯網+政務服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互聯網+政務服務

  互聯網+政務服務是繼2015年提出“互聯網+”概念後,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其內涵是實現部門間數據共用,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展

  2016年國務院將“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明確寫入201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4月,國辦轉發了發改委等10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的實施方案》,這一概念正式進入實操。

  2016年9月4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會議指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關鍵之舉,有利於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辦”。

  目前,中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迅速,但仍有巨大提高空間。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數據,截至2016年6月中國線上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1.76億,占總體網民的24.8%,相當於每四位網民里只有一位接受過線上政務服務。

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背景

  近期中國經濟雖呈現企穩向好態勢,但下行壓力仍存。考慮到推動創業創新是儘快擺脫增長動力“青黃不接”困境,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舉措,破解公共服務不到位等“堵點”勢在必行。

  有鑒於此,利用“互聯網+”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促進辦事部門相銜接,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辦”,讓信息代替人“跑腿”,可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從源頭上減少“迴圈證明”,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要求

  • 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群眾必須到現場辦理;
  • 凡是能通過網路共用的材料,不得要求群眾重覆提交;
  • 凡是能通過網路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覆提供;
  • 在服務平臺上,則要求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平臺融合。
  • 力爭到2017年底前,各省級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面向公眾、開放共用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國、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同時,也著力推進互聯網對傳統政務的形塑,要求加快清理不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各種規定。

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重點

  一是強調打通數據壁壘,促進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力爭到2017年底前,各省級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面向公眾、開放共用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國、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此舉將使官方能夠提供更精準、切實滿足民眾需求的政務服務,提高決策水平。長期以來政府部門“信息私有”的固有思維和格局也將被打破。

  二是強調加強系統和信息防護能力,加大對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數據保護力度。   中國網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數據,逾六成網民通話記錄等網上活動信息遭泄露,近80%的網民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

  在此情況下,官方明確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過程中加大對重要數據保護力度,正是對準了民眾的“痛點”,將解除人們使用電子政務的後顧之憂。[1]

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優點

  政府的服務可以利用互聯網快速、泛在、精準的特點,令服務更高效透明。中國的政務服務現在也在改革,包括簡政放權等等,這個方面做過很多的探索。互聯網+,現在很多加的是比如各種各樣的行業,政府的服務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一些優勢和特點。比如互聯網的特點:快速、泛在、精準,更重要的是解決信息不對稱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互聯網+政務服務"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