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3个条目

二元經濟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二元經濟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阿瑟·劉易斯在1954年發表的《勞動無限供給下的經濟發展》中提出的發展經濟學模型。

目錄

二元經濟模型模型內容

  “二元經濟”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是由兩個不同的經濟部門組成。一是傳統部門,二是現代部門。

傳統部門

  自給自足的農業及簡單的、零星的商業、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很低,邊際勞動生產率接近零甚至小於零,非熟練勞動的工資極低,在該部門存在大量的隱蔽性失業,但容納著發展中國家的絕大部分勞動力。

  • 生產方式:“維持生計”的產業

現代部門

  技術較先進的工礦業、建築業、近代商業、服務業、容納的就業勞動力較少,勞動生產率較高,工資水平較高,在傳統部門的工資之上。

勞動力供給的無限性

  存在著大量的剩餘勞動的傳統部門的人均收入水平決定了現代部門工資的下限,現代部門從傳統部門大量吸收勞動力,而其工資水平基本保持不變。這是該模型的理論核心。 現代部門的利潤來自勞動產出大於工資總量的部分,並不斷把利潤轉化為資本擴大再生產,直至傳統部門的剩餘勞動被全部吸收。於是,現代部門大大擴張,傳統部門只有在剩餘勞動被吸收完畢後勞動生產率才能提高,傳統部門的就業者的收入才能改善。

二元經濟結構的測度指標

  由於一國經濟由城市非農業、鄉村非農業和鄉村農業三部分組成,因此對這三部分的不同組合就形成了對二元經濟結構的不同分析架構。從國民經濟巨集觀角度來看,人們通常是從農業與非農業的角度來形成二元經濟結構的分析架構:其中一元為鄉村農業(以下稱農業部門),另一元為由城市非農業和鄉村非農業共同組成的非農業(以下稱非農業部門);也可以說,按照三次產業的劃分,通常人們是將第一產業歸為一元,而將第二、三產業合併後歸為另一元,從而形成二元經濟結構的分析架構。

  1、二元經濟結構的主要測度指標及其涵義

  二元經濟結構的測度指標主要有三個: 比較勞動生產率二元對比繫數二元反差指數

  1)比較勞動生產率是一個部門的產值(或收入)比重同勞動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1%的勞動力在該部門創造的產值(或收入)比重。一個部門的產值(或收入)相對比重越高,勞動力相對比重越低,比較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二元經濟中兩部門的比較勞動生產率的差別越大,二元性就越大。

  2)二元對比繫數是二元經濟中農業部門和非農業部門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比率。由於比較勞動生產率恰當地反映了一個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和勞動使用狀況,所以將農業部門與非農業部門的比較勞動生產率進行對比,就能很好地反映經濟的二元性程度。顯然,二元對比繫數越小,就表明兩部門的差別越大,即二元性越大。

  3)二元反差指數是兩部門產值(或收入)比重與勞動力比重之差的絕對數的平均值。如果二元反差指數越小,則二元經濟結構就越不明顯。

  2、二元經濟結構主要測度指標的數學計算公式

  設G為總產值(或總收入),L為勞動力總數,G1為農業部門產值(或收入),G2為非農業部門產值(或收入),L1為農業部門勞動力數,L2為非農業部門勞動力數。又設B1為農業部門比較勞動生產率,B2為非農業部門比較勞動生產率;R1為二元對比繫數;R2為二元反差指數。很顯然G1 + G2 = G,L1 + L2 = L。則,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數學計算公式:

  B_1=\frac{G_1/G}{L_1/L};B_2=\frac{G_2/G}{L_2/L}

  2)二元對比繫數的數學計算公式:

  R_1=\frac{B_1}{B_2}

  3)二元反差指數的數學計算公式:

  R_2=\frac{1}{2}\times(|\frac{G_1}{G}-\frac{L_1}{L}|+|\frac{G_2}{G}-\frac{L_2}{L}|)

二元經濟模型模型結論

  • 經濟發展的實質,就是現代部門的不斷擴張和傳統部門的不斷萎縮。
  • 工業化過程中,傳統部門為現代部門輸送剩餘勞動,以廉價勞動力為現代部門創造利潤,累積擴大再生產的資本
  • 剩餘勞動未輸送完畢的時候,傳統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處於停滯狀態。
  • 傳統部門是次要的、從屬的、消極被動的;現代部門是積極能動的。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二元經濟模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